首頁 短篇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280章 肥義

我讀歷史之碎碎念 九折肱 1359 2021-01-19 14:00:00

  趙世家》·沙丘亂(4)·肥義

  看到“肥義”這個名字,我是馬上想象出一個肥肥的圓臉粗身的人,至于肥義本人是不是確如我的想象,不敢說,大概也并不像這人的名字這樣果真肥肥。肥義不是中原血統(tǒng),屬于三胡血統(tǒng)。趙國南北由不同的民族構(gòu)成,北方多半夾雜了游牧民族,就是說趙國本身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國家。

  肥義自趙肅侯時就地位顯赫,太史公的史記中稱為“貴臣”,趙武靈王初即位,“及聽政,先問先王貴臣肥義,加其秩”,肥義是作為“先王貴臣”出現(xiàn)在趙武靈時的政治舞臺上的。所謂“貴臣”,肯定是一個尊重的說法,地位尊崇,對趙肅侯忠誠,又系北部民族出身,有利于團(tuán)結(jié)交通三胡,是為貴臣,肅侯特別敬重的一個大臣。貴臣非能臣。對肥義最詳細(xì)的描述在史記中有兩處,一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是沙丘亂中身死。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首先征詢了肥義等胡地出身的大臣的意見,充分討論可行性,肥義給了堅定的支持,趙武靈王師夷長技以制夷,用胡人以制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肥義功不可沒。后來為了徹底征服三胡,達(dá)成“中山吾必有之”的愿望,趙武靈干脆讓位給兒子趙何,囑托肥義輔佐。胡服騎射的成功使得肥義在趙國的地位更加隆盛,他能輔佐趙何可以看出趙武靈王廢長立幼扶持趙何的決心。

  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英雄暮年也犯了糊涂,趙武靈感慨長子趙章有赳赳大丈夫氣概卻俯身向弱子稱臣,有所不忍,“心憐之”,于是封趙章領(lǐng)地,后來甚至要將趙國一分為二,任趙章為代王。趙武靈的晚年所為引發(fā)了趙國的政治動蕩,可以說是他一手造成的,趙章得到趙武靈的鼓舞,公開奪權(quán)的心越來越強烈。這些在趙國的大臣看來都已是心里明明白白,“禍且逮國”。

  趙國發(fā)生這么大的禍亂,趙武靈難道一點消息也沒有嗎?恐怕未必,就算他看到亂局將發(fā),估計也無力挽回,一面趙章的勢力已經(jīng)養(yǎng)成,而且這是“主父”允許的,趙武靈已退位,實際上在實權(quán)上受到了限制,目睹事態(tài)的發(fā)展竟然無能為力,任由動蕩發(fā)生。

  李兌謂肥義曰:“公子章彊壯而志驕,黨眾而欲大,殆有私乎?以吾觀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勢大,亂之所始,禍之所集也,子必先患。子奚不稱疾毋出,傳政於公子成?毋為怨府,毋為禍梯。”

  肥義殉難的過程太史公給予了詳細(xì)的描述。大臣李兌勸肥義,你身居高位,現(xiàn)在大亂將生,肯定會被卷入政治斗爭中去,你首當(dāng)其沖。不如退位讓公子成,毋為怨府,毋為禍梯。李兌希望肥義明哲保身,不要摻和他們趙家的事,把權(quán)力交給公子成,讓他們自己人玩去吧。

  肥義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屬義也,。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吾有語在前者也,終不敢失?!碑惾辗柿x謂信期曰:“禍且逮國。今吾憂之,夜而忘寐,饑而忘食。盜賊出入不可不備。自今以來,若有召王者必見吾面,我將先以身當(dāng)之,無故而王乃入。”

  肥義這時表現(xiàn)出了無比的忠貞,既然我受先王所托,就應(yīng)該忍辱負(fù)重,重任在肩,就算死于難也在所不惜,當(dāng)初既然選擇了輔佐幼主,就要實現(xiàn)我的諾言,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世事本就難以兩全,我將用我的生命來踐行我的理念。如果有誰假托主父的命令召見當(dāng)今王上,一定要先通知我,我確定無疑后才可,就算死我也是第一個。為君身死,死得其所!這就是肥義,太史公帶著無比敬仰的態(tài)度將肥義大義凜然,臨危不懼的氣概表述無遺。現(xiàn)在看來,肥義被尊稱為“貴臣”,的確是這樣的?,F(xiàn)在HD仍有肥鄉(xiāng)地名,肥義公園,肥義之忠義可謂銘記后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