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綠道拾秋

第四章 狗尾枯黃

綠道拾秋 光頭碩俠 779 2020-10-04 22:01:31

  生于晚春,靜默成長,狗尾草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它不常被人注意,似乎甘當野草、野花。

  在老家大別山中,常見漫山遍野的狗尾草,從青蔥到枯黃,美到極致。

  記憶中,無論是狗尾巴形狀的花穗,還是突然爬出的小黑蟲,都是小孩子手里常拾的玩具。

  但凡秋天就一定有枯榮,也有逝去與別離的存在。古人常常悲秋、傷秋,由此生發(fā)出諸如“一葉知秋”的感慨。

  對此,我恰恰持相反態(tài)度,我總覺得秋天多少帶給人豐收的喜悅和升華的期待。

  小時候,很多期待的美味都會出現(xiàn)在秋天,板栗、柿子、月餅等只有這個時節(jié)才能吃得到,還有那一年的收成和管夠的水果都在這個時段得以滿足。

  上學后每年的學費和全家過年的費用,是一個令人發(fā)愁的巨大開銷,恰恰秋天能幫我們度過難關(guān)。家鄉(xiāng)在在大別山深處的一偏僻小村子,板栗是我們那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全家開銷和小孩學費全都指望在此。

  記得那會老師會在講臺上大聲點名,挨個找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詢問學費繳納時間:你家的板栗準備啥時賣呀?

  我那會大部分時間都隨奶奶一起生活,自然受她的影響比較大。對于老師的催問,一般都會第一時間告訴老人家。奶奶也會催著我們幫忙剝板栗及打包板栗,然后一起搬運到離家不遠的板栗販子處進行變賣,趕緊交上學校的學費,免受催促之煩憂。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對秋天的感覺滿滿都是板栗豐收和納藏。

  狗尾草經(jīng)常被叼在嘴上,酷酷的充滿著傲嬌。

  同村的小伙伴,每人嘴里都含著一根,一個個都那么的自由和滿足。直至狗尾草開始變黃,再到枯萎和變干,我們會在大人的指揮下,用鐮刀割下來拾回家當柴火。

  第一次在家之外的地方看到成片狗尾草,是在石巖生態(tài)公園的綠道之中。只見褐紅色的葉子和化穗,佇立在一片雜草和荒野中。

  由于雨水及光照充足,石巖湖綠道的馬尾草比老家的長的更高更好。遠遠看去,隨著風在向你搖曳招手,像極了長者的問候與親情的守候。

  有時在想,要是媽媽能活到現(xiàn)在,也恰好路過此處,一定會忍不住抽幾枝馬尾草拾在手里,哼唱著她熱愛的歌謠。時而手舞足蹈,時而忘情拍照,那樣的母親一定很美麗。

  秋天的記憶,有愛的守候、收獲的期待與成長的隱忍。

  枯黃的馬尾草,讓人看到時光的流逝,生命循環(huán),周而復始,寂靜過后終于迎來榮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