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逆流之我是學霸

056章 實驗原理圖

逆流之我是學霸 術小城 2175 2020-10-23 07:00:00

  戴維森早在1921年便開始研究電子衍射實驗,卻一直失敗。

  1926年初,薛定諤發(fā)表了波動力學的論文,戴維森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篇意義重大的論文,深受啟迪。

  隨后,戴維森改進了實驗方法,終于在1927年取得成功。

  現在,1922年年初,李康平剛剛發(fā)表了《物質波》,波動力學只不過是有了雛形,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論,需要薛定諤等人補充完善。

  而薛定諤這個時候應該在阿爾卑斯山的某棟別墅里善待他的情婦,沉迷于愛情的薛定諤,此時想必沒多大心思研究波動力學。

  現在直接拋出薛定諤的波動力學論文,顯然超綱了。

  李康平設計了一條理論/技術路線,到了某個時間節(jié)點,就推出某種理論或技術。

  新理論、新技術的推出,要結合當前的整體環(huán)境,以及人們能接受的超前值。

  如果人們的超前值是未來五年,而你推出未來十年、二十年的黑科技,未免不妥。

  美國的專利保護期是十七年,李康平沒有必要那么早申請未來幾十年才能做大規(guī)模應用的專利技術。

  怎樣把握火候,考驗的是李康平的整體布局與細節(jié)操作。

  商業(yè)方面亦是如此,新商品、新商業(yè)模式的推出需要結合當前的消費習慣和市場格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消費者接受的超前值。

  薛定諤的論文就讓薛定諤自己去寫吧。

  李康平繞開薛定諤的那套理論,主要從實驗技術方面論證電子衍射實驗的可行性。

  “X射線和光線對晶體原子只有微弱的影響,易于穿透晶體結構。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使得X射線的衍射圖像比較微弱。理論上來說,電子波與X射線有很大的不同,晶體原子所帶電荷對它的作用很強,在晶體中會迅速被吸收。也就是說,X射線衍射驗證不了的東西,有可能通過電子衍射來達成?!?p>  “基于這個原則,我構思了這么一種實驗設計,嘗試利用電子衍射實驗來證明物質波?!?p>  李康平一邊說一邊在黑板上畫圖,其余三人靜靜聆聽、認真觀察。

  李康平畫的電子衍射實驗原理圖的整體視覺效果是一個扇面,他看圖說話:“我是這么設計的,一束速度已知的電子打向鎳晶體,收集器只能接收彈性散射的電子,并可沿一圓弧圍繞晶體移動,晶體本身可繞入射軸旋轉,所以我們有可能測出晶體前面任何方向的彈性散射,入射束10°或15°角以內除外。”

  煙不離手的伍德蓋特教授猛地吸了口香煙,他說:“李,你的實驗原理設計,與冉紹爾圓環(huán)法有很大的區(qū)別,確切的說,是兩種不同的實驗?!?p>  博覽群文的伍德蓋特教授讀過德國物理學家冉紹爾發(fā)表于1920年的論文《氣體分子對慢電子的截面》。

  冉紹爾圓環(huán)法是研究電子運動的實驗方法,冉紹爾利用這種方法高度精確的確定了慢電子的速度和能量。

  粒子間相互碰撞的有效截面概念由冉紹爾首先提出,一戰(zhàn)之后,冉紹爾繼續(xù)用他的圓環(huán)法研究慢速電子與各種氣體原子彈性碰撞的實驗。

  冉紹爾圓環(huán)法,顧名思義,這種實驗方法的原理圖看上去是一個圓環(huán)。

  而李康平電子衍射實驗的原理圖是120度的扇面。

  究竟是老一輩德國物理學家的方法管用,還是后起之秀中國物理學家的方法有效?

  20世紀20年代是物理學發(fā)展史中不平凡的十年,新舊思想激烈碰撞,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新人莽著往前沖,老將堅守傳統(tǒng)陣地,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普通百姓在思想上的超前值是很低的,據說只能超前7秒左右。

  有些人不但不超前,反而倒退,實在是可悲又可笑。

  具有幾年、十年、幾十年甚至百年超前思維的人基本上是最聰明、最精英的那群人。

  幸運的是,伍德蓋特教授在學術上具備一定的超前值,他說:“冉紹爾主要研究氣體,而我們的實驗研究晶體,我想可以試試李的實驗設計,馬克,艾倫,你們也說說,談談你們的想法?!?p>  馬克走到黑板前,他指著實驗原理圖說道:“關于李的實驗設計,我的理解是,散射電流取決于四個因素:轟擊電流、方位、散射角度和轟擊電壓。我們都知道---即便實驗還沒開始我們也知道,散射電流與轟擊電流之間有簡單的正比關系。所以我們的實驗主要考察散射電流跟后面三項的關系。我這么理解,有沒有問題?”

  “馬克,我覺得你的理解沒有任何問題?!崩羁灯奖硎玖丝隙ā?p>  這間實驗室里,除伍德蓋特教授之外,學歷最高的是馬克·菲利普斯博士。

  博士畢竟是博士,博士的水平是很高的。

  現階段的李康平還不能稱之為Dr.Lee,康平正在努力成為李博士。

  “我覺得,應該以李的實驗設計原理圖為綱領,繼續(xù)開展下面的工作?!卑瑐愓劻苏勊目捶ǎ臼俏换顫姛崆榈那嗄?,此時卻有點沉悶、郁悶的神色。

  艾倫是幸運的,他讀碩士的第一個實驗便是大名鼎鼎的伍德蓋特-李實驗。

  然而情況演變?yōu)楝F在這個樣子,伍德蓋特-李實驗跟艾倫似乎沒有什么關系。

  伍德蓋特參加了索爾維會議、晉升為大教授,李康平的姓氏出現在學術名詞中、他在物理界漸漸有了名氣。艾倫全程參與了伍德蓋特-李實驗,但艾倫連碩士學位證書都沒拿到。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物理學人才需要很長的時間,艾倫畢竟只讀了一年碩士,他的學術水平與教授、李有一定的差距。艾倫認命了,亦服從學術界的規(guī)矩。

  馬克忽然來到實驗室,令艾倫的危機感加劇。

  博士VS碩士研究生,等級壓制呀。

  什么時候才能出頭?。?p>  跟著大教授的諸多好處無需贅述,然而大教授時不時安排高等級玩家來壓制你,真是讓人苦惱。

  不管如何,物理實驗室里的地位由學術實力來決定,或許也存在不公平,但絕對比實驗室外面的世界要公平許多。

  學術界的生態(tài)鏈大致如此,你先被高等級玩家消費,等你成為了高等級玩家,你再去消費別人。

  實驗原理圖類似于大綱,這玩意一旦確定了就不可輕易修改。

  伍德蓋特四人團隊極為謹慎,他們討論了整整一周,最終決定按照李的實驗原理圖去做后面的事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