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接近晚上七點,羅萌導演也已起身告辭了。
而呂鐘自己則在街上毫無目的的亂逛著,欣賞著橫店美麗的夜景!
對橫店來說,黑夜來臨,也意味著,不夜城生活才剛剛開始。
呂鐘對著直播間里的網友道:“咱們既然來到橫店,那就不能只觀景,我來帶大家體驗一下橫店的酒吧文化!”
入夜之后的橫店影視城并沒有變得沉寂起來,相反還同樣的熱鬧。車水馬龍,穿著各種服裝的人們走來走去的,游客們也在欣賞橫店的夜景,甚至還有一個景區(qū)是專‘門’在夜間開放的。
與此同時,這里也不缺少拿著長槍短炮的記者們,這里遍地都是新聞,時不時就會發(fā)現一個明星的蹤跡。
從早到晚,這里沒有休息這一說。每個景區(qū)都還有劇組在拍攝夜戲,這里就是一座不夜城,男男‘女’‘女’都不會這么早就休息。
所以橫店的酒吧一條街自然就是燈光最絢爛,人最多的地方。
如果說,橫店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影視生產要素最齊全、影視產業(yè)鏈最完善、明星最密集的地方,大家都不會有質疑。
而且,橫店每年還有2000萬人次的中外游客,名列全國5a景區(qū)前茅。就是這樣一個熱鬧的、星味十足的、充滿傳奇的小鎮(zhèn),卻還是少了點什么。
少了點什么呢?少了點底蘊?少了點文化?少了點情調?少了點休閑?
也確實,對橫店這種驟然暴富的城市來說,少了一種燕京、西京、楠京那樣的文化底蘊。也難怪有那么多兄弟城市酸溜溜的稱其為‘暴發(fā)戶’?
但最近幾年的時間,橫店在休閑上面也‘花’了重大的‘精’力跟資金,“酒吧一條街”只是一個“俗稱”,其實它的名稱叫“橫店老街”,位于橫店影視城夢幻谷景區(qū)左側,與秦王宮景區(qū)相毗鄰,南接清明上河圖景區(qū)。
它由橫店老街和江南水鄉(xiāng)兩部分組成,統(tǒng)稱為“橫店老街”。在夢幻谷景區(qū)未建成之前,江南水鄉(xiāng)曾是橫店最熱鬧的夜游景區(qū),濃縮了江南六大古鎮(zhèn)‘精’華,正是它小橋流水人家般濃郁的舊時水鄉(xiāng)風情,使得橫店影視城的夜游品牌迅速在市場上打響。
嬌笑著打情罵俏的男‘女’,渾身酒味的醉漢,風情萬種的舞女,俊俏的服務生,不斷閃爍變換的霓虹燈,耳畔dj打碟的喧鬧聲,這里就是橫店本地人最喜歡的‘東磁酒吧’。
呂鐘在吧臺拿了幾瓶百威之后,環(huán)顧四周,驀然,眼神一滯。
抬眼望去,只見不遠處的卡座上,坐著一個中年啤酒肚男人。
“大家看?!眳午姄u了一下鏡頭:
“那個,是橫店這邊最有名氣的群頭之一滿威。”
滿威大腿上面坐著一個妖艷的女人,這女人看起來正是最成熟的年紀,‘波’濤洶涌的‘胸’幾乎要將滿威給淹沒了,她脫掉鞋子正在用自己的腳尖輕輕摩擦著滿威的小‘腿’,偶爾嚶嚀一聲顯得格外風‘騷’。
而滿威身邊同樣也坐著一個略顯忸怩的‘女’子,那年齡看起來才不過是剛剛大學畢業(yè)而已,微微蹙起的眉頭帶著些許的困惑與掙扎。
在滿威對面坐著的則是幾個穿著黑色緊身衣的壯漢,這些壯漢渾身肌肉鼓鼓的,胳膊上面還有各種刺青,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他們各自摟了一個女人在懷里相互喂酒,嬌笑聲還有調戲的聲音一直沒有停息。
呂鐘微嘆了口氣,卻又無可奈何。對著攝像機的鏡頭道:“大家看到了吧,這就是橫店,娛樂圈的最底層?!?p> “所以,奉勸那些做著一夜成名‘夢想’的年輕人,如果你想來橫店,我希望你們最好想清楚了!這里并不是傳說中的‘天堂’,這里是最‘現實’的地方!”
“好了,咱們走吧!”
不知道為什么,呂鐘在也沒有呆下去的欲望!
正好,出來酒吧的呂鐘接到了黃歡歡她們打來的電話。
她們比呂鐘多了一場戲,是一場夜戲,不過如今,已經結束了。
她們也算是‘殺青’了!
呂鐘又租車回到秦王宮,“接下來,咱們就看一看,這些橫店最底層的‘橫漂’們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樣的?”
在橫店,‘橫漂’是一個很龐大的流動性群體。在橫店橫漂的人約有8000多,每天約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沒戲拍。每個橫漂都抱著成為大明星衣錦還鄉(xiāng)的夢想而來,而現實卻是只能演演士兵甲、路人乙。蹉跎數年,最后實在混不下去了,在黯然神傷的離開!
但橫店永遠不會缺群演,走的人多,但來的人卻會更多!
很多堅持了十幾年的資深老橫漂說,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到現在。原因有二:
第一,是因為一部叫《喜劇之王》的電影。尹天仇的那句話: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第二,就是因為寶寶,寶寶是他們的動力,寶寶是他們的榜樣,寶寶是他們的精神圖騰,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王寶寶。
雖然都知道概率很低,但誰不覺得自己是天命豬腳呢?(與眾不同?主角光環(huán)?自命不凡?)誰不希望自己能成為那幾十萬分之一呢?
就這樣,走的人黯然神傷,來的人滿心希望,如此輪回,反復不停,沒有休止。但是橫店,卻從來沒出過一個,哪怕是半個王保強!
作者君不禁要問,值得么?
要說北漂,同樣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流動性群體,但在北漂里面,出過的勵志人物還真不少。典型的比如:周訊、寶寶、老郭、孫南、三十二郎、沙保亮等等。
但是說到橫漂,這么多年成功的,能被人記住的人,幾乎一個都沒有。(西游降魔篇里的那個大媽算不算?)
也就14年,當時爾冬升導演前往橫店,打算找自己的老朋友徐克,然后商討一下用3D技術翻拍《三少爺的劍》。
到了那里卻意外結識漂了三年卻一無是處,混不下去打算閃人的萬國鵬,然后通過與之聊天,對橫漂這個群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就找了一群群演,拍了一部勉強算作勵志片的《我是路人甲》。
這部電影15年上映,口碑還可以,但票房稀爛。(好在賠的不多,畢竟片酬趨近于零)也可以理解,畢竟就一群群演,誰愛看那玩意?
但里面的幾個主演卻也因此獲得了不同程度的關注,事業(yè)上也算頗有起色,但最多也只能算是四五線藝人。
畢竟現在院校畢業(yè),科班出身的演員一抓一大把,那么多人都還沒機會,你一個群演出身的,混到這一步已經算不錯了。
寶寶的奇跡,在這個時代,不可復制。
做群眾演員和群特演員一天按照8小時算,收入分別是80元和120元,(這還是限薪令后稍稍提高了點待遇)演員公會‘抽’取10元管理費,超出8小時,會有加班費。
如果想要拍攝更多的戲份,只有找那些地頭蛇群頭,男生需要將演戲得到的收入按照比例支付給他們。女生呢則是,(咳,咳,大家都懂的)他們就會發(fā)動自己的關系幫忙找到合適的角‘色’,只是這樣的代價比較高,可還是有人愿意送上‘門’去。
有的人說,在橫店隨隨便便一個群頭,都能潛.規(guī)則到最后,對這項活動徹底失去興趣。
可就算是送上‘門’去,那些群頭也不一定敢收,因為他們不敢往劇組輸送一些歪瓜裂棗,一旦讓劇組不滿意之后,他們就再也接不到生意了,名聲壞了。
按照黃歡歡的說法,之前的她比較努力,又勉強算是個藝校生。能經常接到戲,一個月能賺到五六千元多,這在橫漂里算是高收入了。不少橫漂來了半個月、二十多天沒有戲拍,吃飯、租房都成了問題,最后只能卷鋪蓋走人。
不過在橫店,女生確實要比男孩子,更容易出頭一點,也更容易獲得機會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