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55歲,有那么幾天,每天凌晨兩點左右,她就會來店里買一瓶江小白,再買幾串關東煮,坐在窗邊的桌子那里,喝光江小白,發(fā)一會呆,然后就回家。上周二,她又來了,買了同樣的東西,付款的時候她笑著問我,你如果不忙,能聊聊嗎,我失眠越來越厲害了。凌晨以后,店里沒什么客人,于是我點頭答應她,然后安靜的坐到她對面,聽她說出她的故事。王女士出生在農(nóng)村,家里靠種地養(yǎng)家禽為生。她有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家里雖然很窮,但也省吃儉用的供他們幾個讀到了中學。中考結束后,王女士的大哥跟父母說:“我是老大,也是家里的長子,高中我就不讀了,我下來幫你們干活養(yǎng)家吧?!备改鸽m然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默許了。從此每天天不亮,大哥就扛著鋤頭拿著水壺跟著父母去地里干活風雨無阻。就這樣到了高考的那一年,父母召集了全家開會,決定讓唯一的女兒放棄高考,號召全家一起打工供兩個最小的兒子讀大學。那時候王女士的成績特別好,考名牌大學很有希望,可是父母卻以女孩讀書沒用,以早晚要嫁人在家相夫教子為由,只讓她讀到了高中畢業(yè)。輟學后的王女士,在家里做起了內(nèi)勤的工作,每天幫大家做飯洗衣服,還幫著大哥一起蓋了婚房。幾年后,大哥跟同村的一個女的結婚了,父母把家里的土地分了幾畝給他,這就算是徹底分家單過了?;楹蟛痪么笊┍闵艘粚堷P胎,一家人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倒也很開心。又過了兩年,經(jīng)過媒婆說媒,王女士和鄰村的一個男青年結了婚,婚后很快便懷孕生下了一個女兒。婆家也是靠種地為生,但因為就一個孩子所以日子過得能好一點。王女士的兩個弟弟,高考后,一個去城里讀了大學,另一個因為落榜招呼都沒打就和朋友去城里打工了,至此十幾年沒和家里再聯(lián)系,全家托人到處找,始終沒有半點消息,這個人就像是人間蒸發(fā)了一樣,這件事也成了全家的一個心病。讀大學的那個弟弟畢業(yè)后,留校當了老師,后來在城里找了女朋友,結婚生子順其自然的定居在了城里。在那個年代,誰家能供出一名大學生,這可是特別光宗耀祖的事情,父母覺得特別有面子,當時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為此還賣了幾畝地,王女士和大哥一家也出了錢,大家一起給弟弟辦了一個很風光的婚禮,唯一的遺憾就是,因為弟媳婦體質(zhì)差,婚后幾年一直反復的懷孕流產(chǎn),兩個人始終沒有孩子。都說離得近的,需要動胳膊腿,而離得遠的,就只需要動動嘴,這話一點也不假。這些年,父母一直都是由大哥和王女士一家照顧,因為住處離得近,所以大到頭疼腦熱的出入醫(yī)院,小到吃喝拉撒一日三餐,王女士和大哥一家盡心盡力忙前忙后,村里的人沒有不豎大拇指的。而家里那兩個最小的兒子,一個毫無音信玩消失,這么多年只給家里寄過一封問候信,讓大家知道他還活著。而另一個因為住在城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春節(jié)會帶著媳婦回父母家住幾天,每次都住不到一個星期,倆人就急匆匆的收拾行李回城了。說是因為工作忙,其實就是住不慣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老爺子六十大壽的時候,兩個小兒子沒有一個人記得,哪怕是請他們回家吃頓團圓飯也都說沒時間,只有王女士一家和大哥大嫂忙前忙后的操辦。老爺子雖然嘴上不說,心里倒也知道誰好誰賴。于是私下偷偷立了遺囑,家里的三間平房,閨女和大兒子各分一間,剩下的一間給其余兩個小兒子,至于怎么分,讓他們將來自己決定。本來這事誰也不知道,結果有一次老爺子喝大了,就把這事順嘴說出來了還正好被老太太聽到了,老太太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于是就翻箱倒柜的找出了遺囑偷偷的燒掉了。老爺子六十九歲的那一年,因為心臟病突然就去世了。喪禮剛辦完,小兒子突然提出要把母親帶到城里生活由他來照顧,說這么多年也辛苦哥哥姐姐們了,怎么著自己也該盡盡孝道。大家倒是沒什么意見,老太太自己也愿意到城里生活,于是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后,老太太就被小兒子一家?guī)ё吡?。事情發(fā)展到這都挺好,村里的人也都認為老太太是去城里享福了,都夸小兒子懂事孝順,說這么多年沒有白供他讀書。日子一晃過了半年,秋收后王女士和大哥合計,也該去弟弟家看看老太太了,順便給弟弟一家送點自家地里的收成。兄妹倆按照地址,倒了兩次車,好不容易來到了弟弟家。開門的是弟媳,屋子里并沒有看見老太太,甚至連老太太的隨身換洗衣物都沒了。弟弟一看是哥哥姐姐來了,突然就變得神色慌張,后來終于說出了老太太的下落。原來兩個月前,老太太在樓下摔了一跤,送到醫(yī)院搶救了幾天,因為腦出血半身不遂了,甚至連說話都不利索。把老太太接出院以后,每天喂飯端屎端尿,沒過三天,兩口子就受不了了,于是便合計把老太太送到養(yǎng)老院,兩個人到處打聽,終于是找到了一家地址在城鄉(xiāng)結合處,可以說是最便宜的養(yǎng)老院,辦好了入院手續(xù),兩個人便急三火四的就把老太太給送過去了。送走老太太之前,兩口子合計著,這老太太的病肯定是沒法痊愈了,老太太那么大年紀,說不好哪天人就沒了,到時候家里的那幾間房子怎么分,可就不好說了。于是兩口子決定先下手為強,兩個人寫了一份遺囑,哄騙著不識字的老太太按了手印,把所有的房子都歸到了自己名下,這下兩個人心里算是徹底踏實了。只是沒想到,大哥大姐這么快就找過來了。王女士和大哥商量了一下,決定去養(yǎng)老院把老太太接回家親自照顧,小兒子怕老太太會說出遺囑的事,就堅決不同意,怎么都不肯說出養(yǎng)老院地址。就這樣,這件事就這么一直僵持著,時間過的很快,一眨眼老太太在養(yǎng)老院已經(jīng)住了快一年了,王女士和大哥一家托人到處打聽,也始終沒找到老太太。在老爺子走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王女士為了能接母親回家過年,于是找村長出面調(diào)解,村長把兄妹幾個喊到一起,苦口婆心的勸了一下午,小兒子就是不肯說出老太太在哪。后來大哥壓抑不住心中怒火,兄妹幾人打了起來,弟媳為了護老公,一磚頭下去把大哥打的頭破血流。于是雙方都被請進了派出所,在警察的幫助下,王女士和大哥終于找到了老太太的養(yǎng)老院,而此時,老太太已經(jīng)瘦的皮包骨頭誰也不認識了。和養(yǎng)老院溝通后,王女士和大哥順利把老太太接回了家過年,只是好景不長,沒出正月,老太太就因為病情惡化在家里去世了。辦喪禮的那天,小兒子帶著一群人回來到處翻找老太太的存折,還拿出遺囑告訴大伙房子都在他的名下,讓哥哥姐姐不要惦記。大鬧了靈堂以后,小兒子便帶著媳婦回城里了,據(jù)說老太太出殯的那天下午,小兒子出了車禍,雖然沒死,但是腿留下了終身的殘疾,也不知道是不是老頭老太太在天顯靈了。我默默的聽她訴說著她的故事,心里感慨萬千,也不知道該怎么勸她。沉默了一會,她突然小聲的說了一句:“如果當初我沒讓弟弟把我媽帶走就好了,如果是我親自照顧我媽就好了,她是不是就不會那么早離開我們。”說完她一仰頭喝光了瓶子里最后一滴酒,起身跟我道別,說她該回去休息了,我點頭目送她離開。她轉身的剎那,我看到她臉上淚流滿面。也許時間會是最好的良藥吧,希望它能慢慢的化解開我們藏在心底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