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工,配套我們附近幾個廠區(qū)的后方醫(yī)院準備開工建設了!下次再遇到你兒子出生當晚的緊急情況,就不用擔心意外可以直接送到自己的醫(yī)院去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我要告訴你,配套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全部來自滬江市瑞金醫(yī)院。他們組建了一個三十多人的巡回醫(yī)療隊在當地長期駐扎替我們服務,其中就有一位熟悉兒童骨科的老中醫(yī)胡大夫。
我去開會路上正好碰到他們,就把小逸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胡大夫說情況好的話還有治療機會,但要先實地看看病人再做診斷?!?p> 八零一一廠既是一個軍工廠,也是一個小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周建國兒子骨折患病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廠,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未滿一歲的小三線寶寶去滬江治病沒有好結果。惋惜之余,路遇周建國時人們眼神之中都不免多了幾分同情。
在“扎根三線”的口號下,最實際的行動就是將戶口從全國最大城市滬江遷出,不留后路地遷進安皖省山區(qū)軍工企業(yè)集體戶口。換句話說,就是自愿從城市人變成了農村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獻青春。
周建國當然就是遷戶口進山的首批人群之一,不過獲得積極分子的稱號卻并非如此。而是他破天荒成為整個小三線軍工企業(yè)首批2萬余名職工之中,第一個“扎根再扎根”的模范典型。
遷戶口進山是第一次扎根,而敢于跟安皖省本地人結婚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扎根!
此時國家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用戶籍制度來對全國人口進行管理,控制人口隨意流動。納入城鎮(zhèn)政府管理的戶籍,口糧副食品供應、孩童學籍、成人就業(yè)以及住房分配等各種福利跟戶口一一相掛鉤,也就是俗稱的吃商品糧。
在當前國家城鄉(xiāng)二元分割戶籍管理體制下,想要從安皖省調到滬江市吃糧怕是比登天還難,要知道前幾年滬江市曾因經濟困難,動員疏散了數十萬市民返鄉(xiāng)來精簡城市人口,因此娶當地人為妻就真的今后都不要想回滬江市了。
雖然所有前來小三線建設的滬江人,都是響應了“三線建設不好,我睡不好覺”的號召,但絕大部分人內心深處都還存著返回滬江市的念頭。
從繁華富裕的十里洋場,來到荒蕪貧窮的山溝深處,這之中的巨大心理落差,依靠精神的力量可以克服一陣子,但卻很難支撐人的一輩子!
跟當地人通婚,就意味著將回鄉(xiāng)之路徹底斷絕,一輩子在皖南山區(qū)扎根奉獻了。更值得深思的原因在于,依照當前管理規(guī)定,新生兒戶口跟隨母親走,意味著跟當地人結婚的話,大城市滬江人后代就完全蛻變?yōu)榘餐钍∪恕?p> 因此,前來小三線建設的青年之中也有幾對新人結婚,但都是在滬江人內部解決,像周建國這樣的卻是獨此一份。
第一個和當地人通婚,還在小三線軍工企業(yè)之中,土生土長誕下了第一個新生兒!
所以說,周建國可真的是“三線建設積極分子”,其他人都不敢也不愿跟他搶奪這樣的榮譽稱號。而周逸,也成為“小三線寶寶”之中的典型,屬于下一代的先進人物。
看著周逸出生,副廠長鄭云德當然對此極為上心。他趁外出開會之際,留意打聽終于有了新發(fā)現,一回廠就迫不及待前來找周建國通氣。
“真的嗎?他真的這樣子說?”
原本被兒子受傷事情折磨而情緒低落的周建國一聽,立即重新燃起了希望。
“不騙你,你有空趕緊到縣城接小逸一起去現場找大夫看看,他說這個病早一天看早一天好?!?p> 周建國原本在廠里住著單人宿舍,是四人一間的上下鋪宿舍。后來他跟俞美詩結婚,背景審查通過后,廠里為了照顧小夫妻特意讓他們搬到家屬宿舍,40平方米的單間算是他倆的婚房。
平時俞美詩在華陽縣城上班,只有到星期天放假時,她才會來到八零一一廠跟丈夫相會。因此,兩人又被廠里職工戲稱為華陽縣的牛郎織女,一星期只能相會一天。
現在有了小孩,平日俞美詩就返回父母家居住,上班時間就由自己母親在家?guī)兔φ湛粗芤荨?p> 眼見兒子治病有了新希望,周建國當然坐不住,趕緊請假騎車返回縣城接人恨不得馬上見到名醫(yī)求救。
從八零一一廠所在的虎頭山,到華陽縣城區(qū)大概是11公里路程。但由于接近七成是砂石路,只有靠近縣城的3公里公路鋪設了瀝青,加上坡多彎急全程合計有28個彎頭路。像周建國這樣的成年男子腳力快騎車也得需要1個半小時方能抵達,若是普通人的話至少得騎車2個小時。
當然公交班車也有,是小三線建設后地方特意開通的新線路。廠門口公路上有臨時??奎c,每天只開兩趟,間隔在4個小時左右,上午11點是首班車。趕不上班車的話,廠里有時貨車外出可以捎帶一段路程,或者只能在路邊招手尋求過往拖拉機好心幫忙順風車載到縣城。
為了貫徹小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政策,軍工廠選址都故意遠離城鎮(zhèn),位于偏遠的山區(qū)之內。因此,廠里職工想要出門去縣里一趟,除了要提申請待廠里批準之外,交通出行還是一大難題。
耳邊風聲呼呼叫,周建國全神貫注騎著自己的二八式鳳凰單車趕往縣城。一輛鳳凰單車180元售價,相當于普通人半年工資,還得需要單車票才能購買,誰有能耐能買上一輛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當初周建國小兩口結婚,雙方家庭共同出錢購置了“三轉一響”的標配,即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和收音機。湊不齊的話,結婚時至少一輛自行車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乘人載物外出都異常方便。
滿身大汗的周建國于晚飯時分來到丈母娘家,就聽到里面?zhèn)鞒鲆魂囁实男β?,原來是下鄉(xiāng)插隊的小姨子回來了。下鄉(xiāng)插隊就是將城鎮(zhèn)初高中畢業(yè)生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以此緩解就業(yè)壓力,同時建設農村偏遠地區(qū)。
“姐夫,我剛說到你,你就現身,看來這個忙是非你莫屬了!”
跟姐姐俞美詩不同,俞建英長得偏向母親,但性格卻大大咧咧。如果說俞美詩繼承了父母身上的長處,那么妹妹就包攬了余下的大部分短處。
她在距離縣城26公里之外的橋頭鄉(xiāng)插隊,跟上次周建國所見相比明顯皮膚黝黑了許多,看來沒少干農活勞作。
眼見妻子俞美詩尚未下班回來,瞧了一眼尚在熟睡之中的兒子后,周建國便耐心傾聽小姨子的請求是什么。
“我們一起插隊的同學準備結婚,想買一輛單車當聘禮,沒想到縣供銷社每個月只有12輛份額,現在已經排隊到9個月后去了。他家里父母看好了結婚日子,就在3個月后!車子買不到,估計婚也結不成了!
我嘛,就自告奮勇替他們解決麻煩,今天就請假趕回來了?!?p> 估計是別人知曉俞建英家里有關系,因此便拜托她幫忙,這位大姐就一口答應下來。
“你有什么能耐能替他們搞定單車呢?”
“我是沒啥能耐,但我爸和姐夫你有能耐??!”
俞建英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讓周建國都不知道要如何接話了。
估計老丈人俞天陽肯定不會幫忙,雖然擔任華陽副縣長一職,但他是一個非常講究原則的人。讓他向供銷社開口,怕是先打折了小姨子的腿再壓著她返鄉(xiāng)插隊。
之前小兩口歸還替周逸治病而帶去滬江的500元錢時,俞天陽幾番推辭不過才收回,他是真將周建國當成半個兒子看待。
自己嘛,好像還真幫得上忙!
華陽一個近10萬人口的縣,每個月單車供應量才分配到12輛。而八零一一廠,職工數量700余人,每個月分配到單車票有25輛,足以傲視當地政府。
原因嘛當然是八零一一廠屬于飛地,隸屬滬江市政府直接管轄,按照大城市標準配置資源。而滬江市又是工業(yè)重鎮(zhèn),鳳凰、永久這兩大國內單車名牌都坐落于此,每年市屬機關企業(yè)獲取內部指標數量不是外省市所能相比。
回到廠里稍微運作一下,兩個月內弄到一輛指標應該不成問題,周建國心里有數。
180元一輛單車可不是小數目,加上廠里絕大部分職工生活工作都脫離不了軍工廠一公里范圍內導致需求有限,以及他們之中許多人從滬江來三線時就將單車托運帶了過來,所以單車票在廠內部并未很搶手。
“我盡量看看吧,但不敢保證一定有?!?p> 周建國心里打算幫忙,卻不像小姨子般隨便敢打包票。
下班歸來,俞美詩一聽丈夫帶過來的好消息,立馬又騎車趕回單位托人請假,為兒子治病成為了夫妻倆最優(yōu)先的任務。
第二天一早,俞美詩打著背帶將周逸牢牢背在身后,然后側身坐在二八式鳳凰單車后面,攬著周建國的腰部,一家三口騎車朝著瑞金醫(yī)療隊所在的地方奔去。
沒想到天空不作美,很快路上雨點陣陣,幸好周建國出門前準備了雨衣,將母子兩人一起籠罩在內,艱難在砂石路上騎行。為了方便周逸透氣,俞美詩將兒子用背帶包裹束在胸前抱著,三人躲在同一件雨衣下冒雨前進。
雨勢漸大,正好處于下坡路段,周建國打算過了彎就找地方避雨頭,不然視線被雨水阻擋都快看不清楚前方的路。
“哐——”
突然單車碾壓到路中一塊半突出的石頭,導致車把手一彎,周建國下意識握緊剎車,三人一車徑直朝路基方向沖去。
“哎喲——”
撲騰一聲,一家三口連車帶人從右側重重地摔倒在路邊,還被二八式單車裹著雨衣一起重重壓在下方。
“哇嗚——”
本來睡著迷糊的周逸被如此撞擊,頓時醒了過來大哭不已。
“小逸沒事吧?美詩,你怎么樣?”
周建國感覺右手肘位置火辣辣,估計蹭破了皮,但他更關心妻兒的安危。
“我沒事,得趕緊看看小逸!”
側身而坐的俞美詩在事故發(fā)生瞬間,緊緊護住周逸在胸前,所以她此刻實際上是坐在單車之上,和周建國被壓住一條腿不能動彈不同。
俞美詩拼了命從雨衣底部爬了出來,趕緊抱著周逸來到路邊防護林下查看兒子有沒有受傷,她最怕就是這一摔加重病情導致剛看到的治愈希望再次破滅。
“喲——”
沒有妻子坐在上面,周建國可以獨自一人將單車翻過來,吸了一口氣扶起單車后也趕緊跑到妻子跟前一起檢查兒子的病情。
此時此刻,不需要言語,夫妻倆都知曉對方在擔心什么。
解開背帶包裹,周逸出現在兩人眼前,反倒開始安靜下來不再哭泣。
先拉拉右手,再動動左腳和右腳,隨后按一按胸腹部,發(fā)現兒子沒有哭泣倒以為父母在和自己玩耍,反而開始笑了起來,黑溜溜的眼睛轉個不停。
如此表現這讓周建國和俞美詩松了一大口氣。
不過還沒有到完全放心的時候,俞美詩最后小心摸了摸兒子患病的左手,周逸一直沒有動靜,直到按到老病患處才有不適反應。
“剛才我一直緊緊抱著他,應該沒有摔到身體。”
危急關頭,俞美詩頭腦都是周逸的安危,所以她寧可自己充當肉墊也要死死擁抱將兒子護住。
“都怪我沒看清楚路,若是再出問題我真不知道要如何交差!”
自責的周建國趕緊將雨衣張開在頭頂,為妻兒遮擋風雨,幸好頭上還有樹冠分流讓三人可以在此避雨。
“你說我們如此誠心求醫(yī),會不會感動上天帶來好消息!”
將兒子周逸緊緊摟在懷里,俞美詩望著天空喃喃發(fā)問。
“會的。”
周建國在心中立誓,只要醫(yī)生能治好兒子的病情,他愿意用任何代價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