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貳拾貳 西歐史(中卷)
神圣羅馬帝國的分裂。神圣羅馬帝國因控制教皇國走向成功,也因與教皇國的斗爭走向衰弱并最終解體。公元 756年,丕平獻土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chǔ)。從法蘭克王國的解體,到德皇說任命權(quán),由國王用世俗的主教掌管教會,使得教會亂成一團糟。這些不懂教會教義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宗教,更別說治理教會。在他們的治理下,直接將教會搞得烏煙瘴氣。教皇因此與國王矛盾激化。創(chuàng)辦于 910年的教會克呂尼修院教會紀律嚴明。隨著該派日益增強,慢慢的推動教會內(nèi)部改革。1073年克呂尼派修士“希爾德布蘭特”榮膺教皇,稱為“格里高利七世”。改革致使 1077年“卡諾莎覲見”事件爆發(fā)。亨利四世與教皇展開激烈的斗爭。于 1076年教皇下令廢除亨利四世教籍以及皇位,在重大的壓力下,迫于局勢的亨利四世冒雪跪求教皇。得到教皇原諒后,他果斷決定征伐發(fā)動派,并將屈辱向意大利地區(qū)教皇展開報復。格里高利七世遭到流放,最終客死他鄉(xiāng)。公元 1122年雙方達成協(xié)議,亨利五世便與教皇簽訂《沃爾姆斯協(xié)約》。與教皇的紛爭,地方勢力的抬頭,皇位世襲的中斷。致使皇權(quán)衰弱,帝國走向分裂也成為定局。一些恢復昔日輝煌的皇帝崛起,如著名德皇“紅胡子”腓特烈·巴巴羅薩。于 1152年上位。其以擴大領(lǐng)主權(quán)利去壓制小地主,來穩(wěn)住分裂趨勢。前期還有一定程度效果,后期弊端逐漸出現(xiàn)逐漸加劇神羅的分裂。接著便是增加皇室收入。也正是這一舉動,財迷心竅的腓特烈將擴張伸入那里—倫巴第。教皇自然不會讓其得逞,于是這對冤家再次發(fā)生沖突。時任教皇亞歷山大三世支持倫巴第軍事聯(lián)盟。這下直接激怒腓特烈,他發(fā)兵困住米蘭并焚燒它。雙方戰(zhàn)斗了 10多年,1176年,在萊尼亞諾戰(zhàn)役中倫巴第取得決定性勝利。雖然戰(zhàn)場失利,但情場卻得意。兒子亨利六世娶了意大利南部西西里王國公主康絲坦斯。這樣便可以雙面圍住意大利地區(qū)的教皇。1180年腓特烈迎來高光時刻。他擊敗了國內(nèi)最難對付的封臣—薩克森公爵和韋爾夫家族。次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去世。腓特烈迎來無上的榮耀和權(quán)力。 1190年腓特烈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不幸淹死了。亨利六世登基上位。亨利六世因瘧疾而死,王位留給 3歲的腓特烈二世。在皇室王權(quán)爭奪時,教皇英洛森三世登上歷史舞臺。他先是支持韋爾夫家族的奧托繼位,于是又轉(zhuǎn)而支持腓特烈二世。1214年爆發(fā)布汶戰(zhàn)爭。英國王室崩潰,法王腓力登頂歐洲。德皇腓特烈二世重奪王位。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shù)婪驃Z得王位。開啟了哈布斯王朝。
英法恩怨。1066年諾曼征服兩國恩怨的開始。法王的封臣諾曼底公爵,丹麥人意圖搶奪昂撒人王位。留下了伏筆。 1016年,英王埃塞爾雷德去世。丹麥克努特成功奪得韋塞克斯王權(quán)。丹麥克努特為了解決自己統(tǒng)治的合法性,便娶了埃塞爾雷德的妻子愛瑪(諾曼底公爵之女)。克努特死后,王位便由兒子“懺悔者愛德華”掌握。1066年愛德華死后無嗣,便將愛德華妻子的弟弟哈羅德推上位。但遠在諾曼底的公爵威廉(愛瑪?shù)闹秾O)便不爽,立即率軍攻來。由于愛德華生前許諾過將王位讓給他,所以威廉覺得他應(yīng)該成為英格蘭的繼承者。1066年 9月?!昂谒雇ニ箲?zhàn)役”,威廉獲得勝利。威廉建立諾曼王朝,這場戰(zhàn)斗又被稱為“諾曼征服”。這樣以來,他便掌握英、法兩國。語言上,促使法語融入英格蘭。制度上,西歐分封制度沖擊西歐郡縣制。領(lǐng)地上,他既是法蘭西統(tǒng)治著,又是英格蘭統(tǒng)治者。從他的這一事件,英法的恩怨便埋下來。
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先后繼位。1135年,亨利一世因貪戀海味,吃海鮮消化不良去世。其女馬蒂爾達(德皇亨利五世妻子)。1125年亨利五世。她便嫁給法國安茹伯爵杰弗里。英國還沒有女王,其表兄斯蒂芬率先稱王。兄妹倆便打了 19年,期間被稱為“斯蒂芬無政府時期”。戰(zhàn)爭以兩派的妥協(xié)告終。斯蒂芬生前仍是英格蘭國王,但死后由馬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繼承。由于他是馬蒂爾達和杰弗里的兒子,他順利成為安茹伯爵和英格蘭國王,而且他還是阿基坦女公爵的丈夫,故享有阿基坦的統(tǒng)治。開創(chuàng)新的“金雀花王朝”。843年的法蘭克分裂到 987年的加林王朝的覆滅,法王王室整整窩囊了 100年。于格·卡佩為新國王,至此加洛林王朝覆滅。1060年的腓力一世意識到王權(quán)問題,便專著于王室統(tǒng)治(歷腓力一世、路易六世、路易七世三代統(tǒng)治)。
三代的努力經(jīng)營下,使得王室領(lǐng)地逐漸成為法國的中心。1152年法王路易七世和妻子埃莉諾離婚。埃莉諾立即和英王亨利二世結(jié)婚。由于她是阿基坦女公爵,擁有法國的權(quán)勢很大,亨利二世立即擁有大量合法的法國領(lǐng)地,這把路易七世氣得七竅生煙。由于種種事情,亨利二世不斷平息妻子兒子們帶來的叛亂。其死后將王位傳給“獅心王”理查手中。其對外樹立不錯的威望,對內(nèi)的國家治理卻沒什么興趣。而法國的腓力二世,卻是一個特別有手段的君主。1189年英王理查、法王腓力、德皇腓特烈三足鼎立。三人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結(jié)果腓力二世幾個月便返回了法國,趁機占了英國。理查死后,弟弟約翰繼位。其對付老狐貍腓力二世和教皇英洛森三世。在兩個家伙的施壓下,約翰苦不堪言。而德國也發(fā)生大事。教皇先支持奧托繼位,后支持幼主腓特烈二世。四股勢力各自堅守自己的理念。英王約翰想要奪回屬于自己的領(lǐng)地,法王則希望將英王驅(qū)逐法境,德皇希望廢除教皇,教皇則想擁立法王,幫德皇腓特烈二世復位。德、英勢力合力打法王腓力二世,法王卻獲得勝利。并獲得“奧古斯都”的美譽。約翰被迫向腓力簽訂五年合約并賠償損失。約翰只能灰溜溜回去英國,其再次顏面掃地,獲得“失地王”的污名。英貴族發(fā)動叛亂,使約翰簽下《大憲章》。教皇目的達成,奧托下臺腓特烈重新上位。此役過后法國勢力大漲,最終在路易十四時期達到頂峰。而英國實力則大大縮減。至于德國的實力,在與教皇的爭斗中,也已經(jīng)消耗殆盡,此役更是加劇德國的分裂。戰(zhàn)役雖然結(jié)束,但英法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并最終引發(fā)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這就是“英法百年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