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億萬細(xì)胞修行

第25章 白虹貫日

億萬細(xì)胞修行 凌凌凍 3071 2020-08-01 09:51:00

  清明走到自己的帳內(nèi),正欲打坐用神識去探尋那玉圭時,小喬從自己的帳蓬內(nèi)走了進(jìn)來。

  哥,怎么了?

  今兒起的這么早!小喬問道。

  沒什么,只是心煩走一走、轉(zhuǎn)一轉(zhuǎn)。

  你說我們來了這幾天了,都沒有看到什么神仙姐姐。

  你猜,你猜,會有這事兒嗎?

  清明見他問起花媚兒的事情,不禁一愣,然后隨口答道:

  許是真的,但不一定能夠碰到。要看各自的緣分吧!

  哥,那你陪我走走吧!

  說不定我們今天可以碰上呢。

  清明聽了他如此說法,只好點點頭應(yīng)承到。

  兩人圍著湖邊一邊走一邊聊著天,時不時的還看看這湖上的水霧。

  不知道是心情的原因還是先前的事發(fā),這水面上的水霧減了不少,只在這水面上漂浮著一層薄紗。

  太陽升起時,竟然能夠看到湖面上波光粼粼的。

  兩人走著走著,前面突然有白色的東西一閃而過。

  也許是過的太快,也許是眼前一花。

  兩人皆是一愣,眨了眨眼睛,怎么也沒看見,也沒在意,繼續(xù)往前走著。

  沒走幾步又是一團(tuán)白霧一閃而過,這下倒讓兩人吃驚不小。

  以為是那神仙姐姐在跟他們捉迷藏,于是兩人隱在假山陋石之旁,看看還會再遇著否。

  沒過多久,果然那一團(tuán)白霧便停留在他們眼前不遠(yuǎn)的地方。

  兩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小白狐。

  借著陽光的斜射,再仔細(xì)一瞧,原來是只長了三條尾巴的小白狐貍。

  大家伙兒的心里頓時一驚,這可是一只靈物。

  據(jù)傳言那白狐一百年可生長一條尾巴,一般等到長到六條尾巴時便可化形成人。

  如若能夠長到九條尾巴,那便是千年的妖狐王。

  不僅可以開宗立派,而且若遇道法機(jī)緣還能飛升成仙。

  真可謂靈異至極,因為在萬獸萬妖之中,可以與帶身成仙成圣的靈物,無外乎只有四方神獸,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等,另外再加之一個中守獸——麒麟而已。

  所以,這白狐兒,不論在哪一界、哪一派都將其視為不可多得的修道之中的靈輔。

  居然能夠看見,那便是頗有一定的眼緣。

  兩人也不驚嚇于它,只是緩緩的從石后走出,繞過它,回到自己的駐地。

  這白狐許是感應(yīng)到他們的善意,也不懼他們。

  就在他們周圍十幾步之遙竄動,你若想靠近于它,它便逃走;你若想離開于它,它便跟隨,頗具靈性。

  兩人嘗試試探了多少次,看白狐兒依然如此也就作罷。

  等上幾天,還是沒有等到神仙姐姐露面,于是便準(zhǔn)備打道回府。

  在收拾行李的過程中,清明有意無意的吟到了那首詩:

  玉在匣中待時飛,

  龍影息湖月中天。

  雪花頻頻六出計,

  山中猶有馬蹄驚?!?p>  待清明念完這首詩時,小喬問道,這誰寫的詩?

  挺棒的!

  清明傻傻的回應(yīng)到,隨口瞎胡咧咧,沒啥!

  那曉得小喬倒不依不饒的說道:

  這可是一首藏頭詩,你不知道嗎?

  啊,是一首藏頭詩啊!

  怎么解?

  清明隨口便問。

  這首詩的前四個字,就告訴了你是個地方名字,所以稱它為一首藏頭詩長咧!

  小喬驕傲的挺了挺胸脯。

  哦,原來如此!

  清明這才知道,這首詩的真正含義。

  它不僅是一首藏頭詩,而且還是一首藏頭落尾詩。

  這首詩的最后三個字就告訴了他珊瑚馬蹄金在哪里,這個驚便是取了個諧音字。

  說明這珊瑚馬蹄金就在這玉龍雪山之中,虧得那花媚兒如何想得出來。

  有了小喬的提示,清明這才決定下一程所去的地方——直奔玉龍雪山,一路之上不僅有馬兒陪侍,那三尾靈狐亦是忽隱忽現(xiàn)在周圍玩耍,也不寂寞,總在無人處給他們倆一個驚喜。

  不知道是貪心玩耍的原因,還是小白狐的引逗,一行二人不知不覺的來到了石林碑谷之地。

  這碑谷乃是浩然天下第五大不可知之地,其神秘之處不亞于四大不知之地。

  除了華山不歸路、西疆不毛地、點蒼不知崖、南海不言宮等等之外,要數(shù)這石林碑谷之地最為神秘。

  這石林碑谷之地,同時也是進(jìn)入石林迷境的必經(jīng)之處,“石林勝景”的背后是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致“千鈞一發(fā)”。

  兩列高聳入云的石峰構(gòu)成一道天然石門,頂上夾懸一塊巨石搖搖欲墜,令人不得不加快腳步,穿過這危險之門。

  傳聞此門暗合奇門遁甲,禁制陣法等等。

  經(jīng)“千鈞一發(fā)”,峰回路轉(zhuǎn),便到了如廳似屋的“且住為佳”崖洞,廳內(nèi)有石桌、石凳、石欄,是小歇納涼的好地方,同時也是療養(yǎng)復(fù)功之勝地。

  過了“且住為佳”,順右邊小路可去蓮花峰。

  蓮花峰雄踞劍峰池旁,高出水面十丈有余。

  峰頂巨石橫臥,石片上翹,宛如盛開的蓮花猶為奇妙。

  登上蓮花峰,俯瞰四周,溝壑縱橫,如無底深淵,仿佛坐在刀山劍叢之上。

  “蓮花峰”下是“劍峰池”,是石林最低的地方,池的四周群峰高聳、密如刀叢,這也是兵祖棲息之地。

  劍峰池水若隱若現(xiàn),蜿蜒于石縫之間。

  抬頭藍(lán)天一線,白云朵朵;俯瞰池水,天光云影,石峰倒映。

  往前走,便可到達(dá)無極望峰亭。

  登上無極望峰亭,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里是俯看石林碑谷之地全景的最好去處和地方。

  小徑曲折,形若蛛網(wǎng);景色變化,神奇莫測;仰天俯地,便可看到雙鳥渡食、犀牛望月、象踞石臺、千年壽龜、鳳凰梳翅等景點。

  它們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

  石林碑谷之地以石多似林而聞名,禁區(qū)范圍廣袤,氣勢大度恢弘,峭壁萬仞,石峰嶙峋,湖泊秀美,溶洞奇幽,瀑布壯觀,加上在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巖石造型組合,各具形態(tài)的構(gòu)景,形態(tài)萬千,像千軍萬馬,似石堡幽城,如飛禽走獸,像人間萬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溶洞,秀水,奇石,飛瀑,構(gòu)成一幅千姿百態(tài),神韻流動,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的美景。

  有數(shù)不清的瀑布、溶洞等等,天造奇觀,美不勝收。

  形態(tài)奇特的劍狀、蘑菇狀、塔狀、柱狀、城堡狀、石芽、原野等,擬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隱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曠野,或奇懸幽險,亭亭玉立,集中體現(xiàn)了這個世界能給予人類的最大驚奇和想向,以及眾多不可知之事實。

  即為奇石,亦為碑立。

  傳說這一座座石碑,乃是三洞四寨之祖過亡時所顯化。

  也就是那眾妖、獸、龍等,以及巫族中的白巫、黑巫、毒巫、蟲巫等等各派長老或首領(lǐng)死后所顯化而成。

  石林碑谷之地石林,若論風(fēng)情亦是醉得國人。

  云南石林,以其獨特的民族風(fēng)情令人陶醉。

  在石林多彩的紅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最幸福、最歡樂的巫族群體撒尼坦瑪。

  他們在奇峰異石間和彩云深處創(chuàng)造了撒尼坦瑪文化和歡樂的歌舞,他們祭祀、勞作、相愛、狂歡,每時每刻都創(chuàng)造著與石林一樣眾人驚奇、感動的藝術(shù)和詩意。

  石林地區(qū)不僅有大量的龍脊動物化石,同時也被世人喻為浩然天下凡塵世間唯一擁有龍魂之地。

  清明等人在小白狐的帶引之下,來到了石林碑谷之地的核心地帶——無極望峰亭。

  這無極望峰亭是石林碑谷之地的最高點,同時亦是眾長老將息與禁修之地。

  從這石林碑谷之地轉(zhuǎn)徑下去亦是復(fù)功圣地——且住為佳崖洞,所以兩者息息相連,互通丘壑。

  清明等人正在疑惑不解之時,突然聽見一個及其蒼老的聲音言道:

  幾個小娃娃,如何來到我這里?

  一干人等四下張望,只聽到其聲音,卻未看到一人身影,但見那小白狐上竄下跳,四肢亂動不知所以。

  待那小白狐不再竄跳時,只見亭中憑空出現(xiàn)有些震蕩,在那震蕩的中央現(xiàn)出一老者。

  這老者白胡子白發(fā)白布衣,佝僂身軀,手持一拐杖,全然是南蠻服飾,腰上系有一條火麻纏絲帶,暗紫鑲紅,掛上一只長持腰牌,牌上有字,但眾人無一識得。

  只見這老者顫顫巍巍的從亭中移步顯前,來到眾人面前,提了提拐杖以示問侯。

  清明等人連忙后退一步深鞠一躬說道:

  老人家,我等無意來此,不知可否驚擾與您?

  還未待老人開口,只見那小白狐又是一陣亂竄。

  白衣老者用手一指那小白狐說道:

  小家伙兒,想講話?。?p>  看你如此關(guān)注老夫,如今送你一份機(jī)緣,先讓你能開口說話。

  然后,一絲柔和的白光由手指而出沒入小白狐的腦內(nèi)。

  再見那小白狐前爪撫住自己的嘴巴,嗚咽有聲。

  不多時,一股稚嫩的聲音由口中發(fā)出。

  “謝謝老爺,謝謝老爺爺,贈送的這份機(jī)緣!”

  哦,幾位小友既然來此,且到且住為佳之處小憩一下,慢慢聊……。

  那小白狐得了機(jī)緣之后,猶為歡暢,徑直帶領(lǐng)大家到且住為佳崖洞里去。

  一路上慢慢行來,老者自述自個:

  我叫貫日,本是巫族上二代掌門,因事而獲內(nèi)傷,不能治愈,只能在這祖地之內(nèi)茍延殘喘于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