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搬家
離開稻荷院的周富貴,自己隨身衣物沒有多少,倒是書籍有不少,光是記錄本就有一大箱子。
這都是這兩年靈谷種植的記錄數(shù)據(jù),周富貴下田的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心血。
這次不是周富貴一個人去聶堤村,柳家的老三柳成,也跟著周富貴一起去。
他沒什么行禮,所有衣物就用一個包袱就打包走。
大家都明白,哪怕周富貴以后發(fā)展再不好,他還是個修士,跟著他是餓不著柳成的。
要是周富貴發(fā)展的好,可以成立自己的莊子,作為從小就跟著他的人,怎么也能混個管家當(dāng)當(dāng)。
柳成的前途要比他兩個哥哥要好的多。
因為換了組長,柳家在稻荷院的未來還說不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
現(xiàn)在趙師通的手下人已經(jīng)來到這里,參與稻荷院的裝修整理。
趙師通要把家暫時安置在稻荷院,可這里又太過狹小,格局也不適合家庭居住。
所以要大改,而周富貴要搬家也是為了不影響施工。
稻荷院畢竟是為了教授學(xué)徒而建,院落之間都沒有遮掩,學(xué)舍數(shù)量也不足。
十一月,今年新的學(xué)徒就要來到,工期還是很緊張的。
……………
就這樣三輛牛車,一車行禮書籍記錄本,一車靈谷種子,一車農(nóng)具。
兩個人帶著小黃,在清晨離開稻荷院。
牛車和八個人是金家昨天派來的,帶隊的是金家長房長孫金平安,也就是金師叔祖的重孫。
他們要幫周富貴搬家,周富貴和金家溝通后,就定下今天離開,下午到達(dá)聶堤村。
郭仲武一早也來到稻荷院,也算是送一下周富貴。
雖然聶堤村離這里也不遠(yuǎn)。
周富貴的離開,算是他最后一階學(xué)生,最后一人,也完成學(xué)業(yè)離開他。
這是他這一輩子工作事業(yè)的結(jié)束。
因為丙組的事務(wù),他都自己交出去了。
現(xiàn)在他正式開始了退休生活,在也沒有事務(wù)再來麻煩他。
不舍得是一定的,不適應(yīng)也是有的,可到了這時一切都要自然的發(fā)生,改變不了。
師徒二人也沒有再說什么話,昨天郭仲武已經(jīng)跟他說了不少的話,關(guān)于修煉,關(guān)于今后發(fā)展,關(guān)于許多事。
“師父我走了?!敝芨毁F揮揮手。
“路上慢點?!?p> 牛車慢慢的離開,拐過一個竹林,再也看不到師父了。
告別師父,拿著師父給的一小帶靈石,有一百五十個,這些都是近一年來,出售靈谷和教授靈谷種植經(jīng)驗掙來的。
再加上歐長老給的靈石,周富貴可以說是一個小富豪了。
接下來練六腑脈還需要丹藥的鋪助,這就要大量的靈石。
周富貴的家雖然現(xiàn)在搬走,并不是不會回來,可竹山村還有其他組來的學(xué)員,周富貴還要去不時的回來指導(dǎo)他們。
這就如你要出外上大學(xué),不是說你不回家,只是雛鳥離巢,終將飛向藍(lán)天而已。
聶堤村金家給周富貴準(zhǔn)備的是村莊北面的一個院子。
這本來是金家因為本院有些住不開后,特意新建的院子,現(xiàn)在正好給周富貴住。
周富貴來到這里,聶堤村金家現(xiàn)在的家主,也就是金師叔祖的長孫金留根,特意帶著全村老少都到堤山下等著周富貴他們。
金師叔祖活的大年紀(jì),已經(jīng)熬死了他的四個兒子,到他死后,金家就由長孫金留根執(zhí)掌。
“恭迎周仙師。”
周富貴不是落戶聶堤村,而是丙組把聶堤村分配給了周富貴。
這一點前幾天,郭仲武把金留根叫到郭家莊,可是當(dāng)著趙師通的面把這一點跟他說清楚了。
這也是郭仲武在最后的任期里,給周富貴最后安排好。
要是金家還不明白,那金家也就別在聶堤村住了,看看那個組需要他們,就去哪個組。
這丙組還是修士們的丙組,沒有了金師叔祖的金家,就跟普通人家是一樣的。
金留根很明白這一點,聶堤村雖然在丙組的一角,但也是在清玄宗的地界。
他并不是沒有接觸外面的世界的人,在清玄宗宗門之內(nèi),誰是統(tǒng)治者,如果不明白這個,金家算是完了。
今天帶領(lǐng)全村老少二百多人,來迎接周富貴也就表示對仙師的拜服,這聶堤村的掌控者是誰,不言而喻。
…………
院子是在聶堤村西北面靠近西山山坡上,在河北岸的山坡土丘之山,前后就有兩進(jìn)的院落。
院子里房間,兩進(jìn)有大小二十間房間。
周富貴就住在二進(jìn),金家還是安排了一戶人家三口人,來照顧周富貴的生活起居。
這樣這么大的院子里,也不會太過冷清。
周富貴住在北屋正房,院子的東廂,被布置成了書房,把金師叔祖的書也都搬到這里。
西廂就安排給柳正。
小黃自然還是跟周富貴一起住。
把家安置好,再推去金家的接風(fēng)宴,簡單吃點靈谷,這一天也就過去。
第二天就由金留根帶著周富貴先去金師叔祖的墳前祭拜。
周富貴帶著靈酒金谷靈果,在墳前擺好,默默的說了幾句話,算是周富貴回應(yīng)金師叔祖給他的信。
之后就去田里轉(zhuǎn)轉(zhuǎn),了解一下聶堤村的情況。
雖然周富貴來過兩次,其實是對這里并不了解。
這里就是一個狹小的河谷之地,在金師叔祖來這里之前,這里就只有十多戶人家,開墾了不到兩百多畝地。
雖然都是水田,但都在這條西山河的河水兩岸,其他地方還都是山坡荒地。
是金師叔祖帶著子女村民,用了五十多年才開墾出來這七百五十畝地,還大部分都是水田。
這里確實不是丙組其他地方以平原為主的土地,要不這里會給金師叔祖,到現(xiàn)在有自己來到這里。
為了種植水米,山坡上有人們用河卵石磊砌的梯田,一道道一兩米高低,這可是純手工打造的,工作量可不小。
在西山河的上游,被分出兩道水渠,它們順著河谷兩邊穿行,再分出一條條小支,供給這些梯田。
這使得這些山坡上的旱田,都變成了水田,種植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