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后人

第一百八十五章 背負(fù)的重任

  他嬴政乃是天生的帝王,年幼便為質(zhì)趙國,到如今已是這天下間最強(qiáng)大國家的君王了,一路走來,其早已積累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底蘊(yùn),正如那潛龍在淵,只待風(fēng)云卷起,威壓眾生。

  其多年前便開始謀劃著一切,就算沒有白澤幫助,其也會在歲月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盡情書寫自己的輝煌人生,如今有了白澤的鼎力相助倒使得他能夠更加放開手腳,且不少事情的進(jìn)展都快了許多。

  嬴政的身份注定他背負(fù)著一個國家的未來,王是一個代表著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財富的詞語。它代表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

  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會帶領(lǐng)一個國家蒸蒸日上,反之,一個君王若是碌碌無為,則國家必將衰敗,而眼前的嬴政能稱為千古一帝可非浪得虛名。

  身在帝王家,也注定了他的性格秉性,他生性多疑,充滿的矛盾性,那普通人享有的親情于他而言好似虛夢一般。

  而能令他信任的人可謂屈指可數(shù),文信侯呂不韋、太后趙姬,一人為秦立下不世之功,甚至封為文信侯,更是被其稱為仲父;而另一人更是在趙國是他唯一依靠的親生母親的人,然這兩人如今也走上了嬴政的對立面。

  自此信任對他也變成了奢侈,但也正是如此經(jīng)歷鑄就了嬴政的帝王秉性,自磨難中鑄就己身。繼而浴火重生,成就那令為之世人仰望嘆服的傲世帝王。

  .........

  后院中,倒是頗為冷清,兩人依舊言語著。

  此刻,嬴政盯著眼前年齡比他還小幾歲的白澤,卻是有些平靜道:“你每次遇事都是那么平靜,顯得一切了然與胸一般,真不知姑父、姑母是如何教導(dǎo)你的?”

  聞言,白澤卻是頗為錯愕,隨即卻是笑道:“你身在那個位置,自是無法體會,你肩上扛著的是整個秦國,甚至是整個天下,你自是不可能像我這般。至于我,或許是天資聰穎又有上天眷顧吧!”

  “上天眷顧!”嬴政眼眸一凝,但也未說什么,只是深深看了一眼白澤。

  上天眷顧,這看似是敷衍之語,但在嬴政眼中卻并不是這樣,他冥冥之中好似知道些什么,卻又好像又不知道似的。

  .........

  “澤弟,你究竟如何看這文信侯所行律法?而今秦國上將軍與軍中下一代執(zhí)旗人皆是反對此事,我也是猶豫不決。”嬴政眼神慎重,顯得是有些舉棋不定。

  “作為秦軍將領(lǐng),我也得為我麾下的將士考慮。此事持續(xù)下去固然利于蓄養(yǎng)六國人口,但卻是犧牲秦軍將士之利益。”白澤嘆了一聲,他也是有些焦頭爛額,此事其中利弊兩人皆是明白,但其所起的連鎖反應(yīng)究竟如何兩人都不敢保證。

  如今虎賁軍之人全部都有爵位,或低或高,最低者也是上造,最高者便是他的公大夫爵位,雖不高,但也是眾人在血與火中拼出來的,然行義兵之法,則麾下之人爵位難得寸進(jìn)。

  如此一來,秦國近百年來積累起的底蘊(yùn)雖不至于毀于一旦,但卻必然遭受損失,嬴政得把握其中得失。

  一時間,兩人無言,此刻倆人皆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思考著此事的利弊、取舍;嬴政作為秦王思考著其對于秦國的全局影響,白澤作為秦軍中層將領(lǐng)思考著其對于麾下將領(lǐng)及其余士卒的影響。

  偶爾微風(fēng)拂過,還帶著些熱浪,如今的新鄭確實是有些燥熱,令人頗為煩躁。

  “我支持行義兵之法,此與于六國一統(tǒng)大有裨益?!卑诐烧Z氣堅決。

  “可行?!蓖瑫r也響起嬴政簡潔有力的話語。

  沉默了許久的兩人終于是給出了結(jié)果。

  雙方聞言更是相視一笑,兩人結(jié)果一致,倒是未有分歧。

  若按如今秦軍斬首記功規(guī)矩行事,屆時一統(tǒng)六國阻力恐怕如那山岳一般,大屠殺加劇了六國對秦國的恐懼,六國與攻伐,每次皆是死傷慘重,如今秦國被其余六國視為惡鬼一般,若真到了統(tǒng)一之戰(zhàn)恐怕六國會拼命抵抗。

  文信侯提出此舉恐怕也是為秦國掃滅六國減少些阻力,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虎狼秦軍化為仁義之師必然有利于減小大一統(tǒng)的巨大阻力。

  仁義二字看似寥寥數(shù)筆,但其卻不亞于百萬雄師,有時候筆鋒之利遠(yuǎn)甚與兵鋒之利。

  正所謂,人言可謂,語言并不殺人,但卻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門武器,趙國毛遂,秦國上卿姚賈等人縱橫七國便是憑的是一張利口,這等人甚至能夠主導(dǎo)一場小規(guī)模戰(zhàn)爭,可見語言的力量。

  若秦軍行仁義之舉,或許可借天下人的悠悠眾口改觀秦人面貌。

  “《呂氏春秋》曾有言,‘克其國,不及其民’、‘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嬴政言語中也是有些佩服之意,只是呂不韋擋了他的路。

  “呂不韋于秦有大功,可惜...”白澤言語間有些可惜,也有些英雄惜英雄之感,呂不韋功大于過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其犯了一些臣子絕不該犯的錯誤。

  不得不說,《呂氏春秋》中不少學(xué)說指明了秦國接下來的道路,或許,以其治國倒不失為一件幸事。

  若秦軍不亂殺人、不擾民使得天下人不懼秦人統(tǒng)治,或許有一天真能成那萬世之基業(yè)。

  “澤弟,既然決定推行其律法,又要削弱文信侯勢力,那其中必是需要諸多謀劃,那我倆得好好議一議了。”

  “朝中那些將軍能夠橫掃天下,但是論政治手段,他們恐怕不是文信侯的對手,所以政哥,你暗中還得支援那些將軍,特別是王翦將軍,既然選定其成為下一代秦軍執(zhí)旗之人,你盡量向其傾斜,而蒙家如今正好有一人駐扎于邊關(guān)武遂?!?p>  “蒙家第三代?”嬴政也是有些疑惑,那蒙家他也頗為注意,但其如今還未掌權(quán),對將領(lǐng)調(diào)動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今,蒙家自齊國入秦已有三代,且都是國之棟梁,上將軍蒙驁自是不必多說,二代蒙武在軍中也是一員虎將在軍中早已威名赫赫,如今第三代也是有人投身軍伍。

  “不錯,其在軍中已是千夫長,其可并未憑借太多家中資源,可謂軍中新星,雖比不過王家王賁,但想必多年后想必不會與蒙驁將軍差多少。”

  “澤弟所言可是那蒙恬,蒙家第三代唯有其在軍中頗具威名,但卻不曾想到其居然在邊關(guān)武遂。”嬴政臉色已是一凝,在秦軍之中能令白澤如此贊賞的將領(lǐng)都不多,特別是青年將領(lǐng)中,能被白澤贊揚(yáng)更是屈指可數(shù)。

  如今平陽重甲軍不知為何駐扎于邊關(guān)武遂,秦軍調(diào)度多掌握在文信侯手中,他雖知曉,但其中究竟為何他也并不知曉。

  

行于深淵邊緣

ps:蒙家來自齊國,可以說,在秦國舉足輕重的將領(lǐng)、大臣多是來自其他國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