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光熹疑云:第二節(jié) 博弈·引狼入室
何進已經(jīng)被眼下的這種局面搞得焦頭爛額。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妹妹何皇后是站在宦官一邊的,連同何皇后的同母兄何苗也是傾向于聯(lián)合宦官,如果自己再加入宦官勢力,那么外戚和士族勢必會徹底決裂,而第一個為這種決裂祭旗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
雖說這些士族集團的子弟很多都投靠在自己這里,但實際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監(jiān)視呢,如果自己在政治上做了違背他們利益的事情,這幫人可能立馬就會對自己亮出屠刀。
要繼續(xù)保持和士族的合作,那就要按照士族們的要求肅清宦官。但是這樣就會和宦官集團翻臉,宦官集團可是掌握著禁軍,自己之前就差點被他們干掉,如此一來更是必死無疑。似乎自己儼然已經(jīng)走到了一個死局當中,橫豎都是死了。
正在何進苦苦思索著到底應該走哪條路的時候,轉(zhuǎn)機忽然就來了,有一個人向何進提出了一個似乎可以拯救他與水火之中的計謀!那么是什么人向何進提出了什么樣的計謀呢?
根據(jù)史書記載,正是袁紹向何進建議召地方軍閥進京勤王。這個建議一提出,何進估計是立馬拍案叫絕!雖然我們并不知道何進心里有沒有想過這個方案,但即使他考慮過這種方案,在那種情況下也不可能自己提出,不然有可能死的更快,因為這個方案明顯是既不利于宦官集團、也不利于士族集團。而現(xiàn)在不同了,是士族集團的重要代表袁紹給他提出了這個方案,這可是正中何進的下懷!
那么這個方案對何進有什么好處,為什么他如此愉快的就接受了呢?首先,何進現(xiàn)在的處境是被夾在了宦官和士族的中間,宦官要他向左,士族要他向右,無論他朝向哪邊,都會和另外一方徹底翻臉。而翻臉的結果就是他可能立馬被干掉,因為他在朝廷并沒有很深的政治根基,因此不管哪一方,想要除掉他都比較容易。所以此刻何進迫切的需要第三方勢力進來攪局,把自己這種兩難的選擇交給第三方,而自己從中斡旋,這樣局面就會對自己有利。其次,當前自己之所以受制于人,無非就是因為自己手里沒有過硬的槍桿子,宦官們掌握著禁軍,而外朝的政治系統(tǒng)則在士族的控制下運行,自己完全沒有什么可以依仗的優(yōu)勢資源。而如果召地方軍閥進京,就會大大加強自身的武裝力量,這樣局面就會由于各方角力而趨于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而對何進的利益來說,穩(wěn)定壓倒一切!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何進也必須要防范一件事情,那就是地方軍閥進京之后是否還可以受他何進的控制,要確保地方軍閥不會和宦官或者士族們搞到一起,否則自己的處境就會更加危險。
要避免這個風險,就需要在進京的人選問題上非常小心,一旦出了什么紕漏,那結局就是引火燒身,所以何進和袁紹針對進京人選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且制定了一個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
其實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關鍵,那就是袁紹為什么提出這個建議?要知道這個建議可是明顯對士族集團不利的,本來士族集團的權力競爭對手主要就是宦官勢力,而如果再征召地方軍閥進京,那就是說又多了一個人要參與進來分蛋糕,本來現(xiàn)在就是狼多肉少的局面,袁紹作為士族集團的代表怎么還會繼續(xù)往里拉人,這似乎不符合袁紹自身的利益。
在很多的分析中,都是很簡單的認為袁紹比較愚蠢,所以就提出了這個建議。事實當然不會如此簡單,作為后人,我們知道后來發(fā)生了什么,所以總是會居高臨下的評判古人的所作所為,然而如果真正站在當事人的立場上,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決策都是那么的理性,那么的現(xiàn)實。
要看清楚這個問題,先要來看看袁大公子的處境。袁紹是名門之后自然無需再多說,而此時他的叔叔袁隗也已經(jīng)官居太傅,并且朝廷已經(jīng)在名義上形成了一個何進加袁隗的輔政格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輔政格局僅僅存在于“名義上”而已。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皇太后深居宮中,而且偏向宦官,皇帝年幼,沒有自己的決斷能力,那么所謂的何進和袁隗共同輔政其實就是一個空頭支票。因為,皇太后、皇帝都掌握在宦官的手里,而且宦官還掌握著禁軍,所以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袁氏家族雖然參與輔政,然而卻處處受到宦官的節(jié)制。
面對這種局勢,袁紹作為袁氏家族的后起之秀,未來的家族代表,自然要想辦法為家族爭取到最大的權力,這當然也是為他自己謀取政治利益。而召地方軍閥進京,就是他面對這種局勢所走出的一招險棋,也完全可以算是一招妙棋。
我們總說,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那么這些門生、故吏到底都有誰呢?其實,袁紹這次向何進建議的入京人選就是袁氏家族的“故吏”,這個人就是董卓。董卓曾經(jīng)給袁紹的叔叔袁隗擔任過掾吏,而且后來還獲得了袁隗的推薦,擔任了地方大員,所以董卓和袁氏家族其實是關系十分密切。當然了,在召誰入京這個問題上,袁氏家族應該還有更好的人選,但是他們必須要考慮到何進的想法,如果他們所提出的這個人何進不認可,那么計劃也是無法實施的。
而董卓這個人選之所以也可以獲得何進的認可,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何進本人曾經(jīng)參與涼州平叛的軍事行動,董卓也曾經(jīng)是何進的下屬,所以何進和董卓是有故交的;其二,何進和董卓出生都不顯貴,董卓的父親只是在地方上擔任過縣尉這樣的小官,因此以當時中央朝廷這些士大夫們的門第情節(jié),絕對不會結交董卓這樣的卑微粗野之人,所以董卓和士族們就很難聯(lián)合起來;其三,由于涼州之亂這樣的歷史原因,導致涼州系的軍閥和宦官們是勢同水火,難以相容,盡管董卓私下里也向宦官們行賄來換取功名,然而從大的政治立場上來說,雙方始終都是對立的狀態(tài)。
基于以上的種種情況,何進和袁紹都認可了由董卓作為進京勤王的主要人選。當然了,何進和袁紹對于召軍閥入京這步棋往后的走法實際上是各懷鬼胎。袁紹想要借軍閥之力壯大自己袁家的勢力,同時也可以消滅宦官,這樣就會讓袁氏家族利益最大化。而何進則是想憑借地方軍閥的勢力來搞平衡,實際上何進根本就沒有想要徹底肅清宦官,因為一旦宦官被肅清,那么士族集團,尤其是袁氏家族必然會權傾朝野,自己也將完全喪失對他們的控制。所以,對于何進來說,征召地方軍閥入京,是一個談判籌碼,而談判的對象則不僅僅是宦官集團,也包括了士族集團。
那么,召地方軍閥進京的方案是否有人反對,又是以什么樣的理由反對呢?正如前文所說,由于這個方案是明顯不符合廣大士族成員利益的,所以這個方案一經(jīng)提出,朝野之中可謂是一片反對之聲,主簿陳琳、侍御史鄭泰、尚書盧植等人都勸諫何進不要召外兵進京,認為何進身居要職,手握重兵,要誅殺宦官,只要當機立斷即可,不必引進外兵,而且董卓進京必為禍亂。
這些反對的士族們和何進的意見不同是很正常的,而且他們的說法也很有道理,但是因為大家分屬不同的政治集團,所面臨的處境也各不相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也不同。而他們反對何進的同時其實也就反對了袁氏家族這樣的老牌資深士族成員,這就體現(xiàn)出了士族集團在政治斗爭中的一些特點。
特點一,相對于宦官和外戚,士族集團離權力核心較遠,因此在利用最高權力的名義方面,有一定劣勢,可以看到這些士族只能是反對何進的提議,盡管他們的反對理由可能的確合理,然而他們卻無法決策,因為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了他們很難以天子的名義發(fā)布什么決策;特點二,士族集團由于人數(shù)眾多,派系林立,因此很難有一個統(tǒng)一的領導核心,往往是幾個大家族彼此協(xié)調(diào)、達到一種政治平衡,這一點從其他士族成員反對袁家就可以看出來。特點三,中央的士族集團和地方士族集團存在天然矛盾,這里所說的中央、地方并不是行政概念,也不是區(qū)域概念,而是一個實力概念。一個家族,如果實力強大,自然會想辦法進中央做官,而不會滿足于偏安一方,因此,中央朝政,就會把持在幾十個大家族手中,而實力較小的士族家族,則只能龜縮在一郡、一縣里,因此,這種矛盾實際上是大家族想保持自身利益持續(xù)和小家族想要獲得更多發(fā)展空間的矛盾,這也就是這些中央朝廷的士族們反對征召地方勢力進京的一個主要原因。然而這種中央士族與地方士族之間的實力對比,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也開始發(fā)生變化,經(jīng)過了涼州之亂和黃巾起義,許多地方士族開始擁兵自重、割據(jù)一方,漸漸的不再聽從中央的調(diào)遣和安排。
而此時,由于士族集團的這些特點,導致其內(nèi)部的矛盾開始激化。袁氏家族在考慮如何擴大自身政治勢力的時候,就不僅僅是想要去搶奪宦官們的政治利益,而是把其他的士族成員也列為搶奪的對象,而招募董卓這樣的“故吏”進京勤王,其本質(zhì)就是為了增強自身家族的勢力,好在接下來的權斗大戰(zhàn)中占據(jù)優(yōu)勢。
盡管除了袁氏家族以外,朝堂上的其他士族成員對于征召外臣入京的方案是一片反對之聲,然而這樣的反對只會更加堅定何進召董卓進京的念頭。對于何進來說,所謂的誅殺宦官只不過是忽悠這些士族們同意他征召外臣的一個幌子,何進征召外臣入京的真正目的還是增強自身的武裝實力,并且讓自己可以在幾派勢力之間搞平衡,玩弄權術。在何進看來,這些士族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手握重兵,純粹就是胡扯,因為這些權力都基本只停留在名義上,如果自己真的手握重兵,又怎么會受制于你們這些士族和宦官。所謂當機立斷誅殺宦官,那更是這些士族們的陰謀而已,這幫士族逼迫自己誅殺宦官,無非就想要借助他何進的名義去擴展自身的政治版圖,而一旦自己和宦官翻臉,導致外戚宦官們魚死網(wǎng)破,那這些士族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簡直是不要太陰險。所以何進完全不理會這些士族的反對之聲,他最終還是聯(lián)合袁紹向董卓發(fā)出了橄欖枝,召他進京勤王。
于是,董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