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雒陽”是“洛陽”在東漢時期的舊稱,東漢光武皇帝劉秀建國初期,認為自己是火德,與水相克,所以將都城“洛陽”改為“雒陽”。
以新莽政權為分界線,歷史上將漢王朝分為前漢、后漢,也做西漢、東漢。所謂“西漢”,是因為前漢的都城在長安,因此長安也被稱為“西都”,而后漢的首都雒陽則位于長安的東部,歷史上就稱之為“東都”。
本人之所以刻意用了“雒陽”而不是“洛陽”,是因為今天的“洛陽”絕非當年的“雒陽”,東漢的那個“雒陽”已經深深的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而那個輝煌燦爛的大漢王朝也早已離我們遠去。
“僭”字本意表示超越本分,主要是用在禮法方面,例如大臣用了皇帝才可以用的車馬、器皿等,這種行為就叫“僭越”。在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實行以禮治國的方針,大漢王朝更是號稱“以孝治天下”,因此禮法的破壞在那個年代就被視為對整個社會秩序的最嚴重破壞。而使用“雒陽僭”作為本故事的名稱,一方面是因為本故事的主要發(fā)生地點就是在東漢的都城雒陽,另外一方面就是要突出那個年代的禮崩樂壞,帝國政治統(tǒng)治的等級基礎被徹底摧毀,國家的法度、秩序蕩然無存。
在內容取材方面,本故事的素材全部來源于正史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對于民間傳聞以及演義小說中的內容一概不予引用,力求描繪一個最真實、最可靠的歷史場景,但是其中所敘述的依然僅僅是一個歷史故事而已。首先,從主觀的角度,本人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個人的推測和依據(jù)邏輯進行的演義,甚至有些內容會與史料的記載相悖,因為寫史書的人也會受到自身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的制約,所記未必完全可靠,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史書中發(fā)現(xiàn)一些自相矛盾的記載;其次,從客觀的角度,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年代距今已將近兩千年,事情的本來面貌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還原和驗證了,所以無論最后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稱之為故事都是最恰當不過了。
但是,雖然這只是一個歷史故事,然而本人所有的內容創(chuàng)作都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邏輯和理性。歷史是遙遠的,記錄了歷史的書本也是遙遠的,想要了解那個遠去的年代,我們只能通過祖先們記錄下的一些只言片語來管中窺豹。而歷史本身是宏大的,是無法用文字完整記錄和描述的。即使是當時、當事的人,也未必能夠看清楚事情的本來面目。因此,以理性、邏輯的態(tài)度去講述一段歷史故事就是有意義的,因為這代表著一種認識歷史的態(tài)度和方式。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可以戲說,可以演義,也可以采取推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抽絲剝繭,還原本貌。
這篇故事所述的內容是東漢中平六年四月到初平元年二月期間,京都雒陽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這個時間區(qū)間換算成公元紀年法,大約就是公元189年5月到公元190年3月,差不多十個月左右。由于當時時局動蕩,朝綱混亂,在這短短十個月的時間里,竟然一共出現(xiàn)五個年號,它們分別是:中平、光熹、昭寧、永漢、初平。而本故事,也以這五個年號所對應的時間、事件分為了五個章節(jié)。
愛好歷史,特別是對三國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都對公元189年和公元190年這兩個年份印象深刻。正是經歷了從公元189年到公元190年的種種動亂之后,大漢王朝就變得行將就木、名存實亡了,之后就是諸侯并起、群雄爭霸的時代了。
關于大漢王朝什么時候滅亡,隨之而來的三國時代又是從何時開始這個問題,歷來都有好多種說法。在史學界,東漢滅亡的理論年份是公元220年,這一年漢獻帝劉協(xié)禪讓皇帝位于曹丕,魏建立。之后,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公元222年孫權稱帝,所謂“三國”的時代才正式開始。然而即使這種完全依據(jù)客觀史實狀態(tài)的說法,也未必完全準確,因為在公元222年孫權稱帝后,在遼東還存在一個事實上獨立的公孫氏政權,這個政權直到公元238年才由魏明帝派遣太尉司馬懿率領大軍平定,所以從公元222年到公元238年期間也可以說是“四國鼎立”。而“三國鼎立”的局面實際上僅僅存在于公元238年到公元263年,因為自公元263年以后,蜀漢政權就滅亡了,只剩下魏、吳兩國并立。綜上所述,如果以這種非常教條的方式去定義三國時期,那么最終或許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三國時期”僅僅是一個持續(xù)短短二三十年的政權割據(jù)狀態(tài),簡直算不上一段可以獨立的歷史時期。而且許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根本就不是三國時期的人,比如曹操、周瑜、關羽等等。所以,許多史學家都認為,看待歷史問題不能過于教條,對三國時代的定義,要根據(jù)實際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然而,如果要依據(jù)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個問題就更加復雜了,因為這個規(guī)律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現(xiàn)在我們來簡要的分析一下這個起始年份的幾種主流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三國時代的起始時間應當是公元184年,因為這一年發(fā)生了黃巾起義,正是黃巾起義導致了漢王朝后來的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并最終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然而反對這種說法的人就指出,黃巾起義的范圍并沒有擴展到全國,而且很快就被鎮(zhèn)壓了,起義本身沒有導致漢王朝的滅亡,也就談不上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第二種說法認為,三國時代的起始年份是公元190年,因為這一年董卓遷都長安,這個事件標志著漢王朝的分裂局面已經實際形成了,所以應當作為三國時代的起點。自然這種說法也有人反對,因為董卓遷都長安只是導致了分裂局面的形成,并不能算是三國鼎立這個局面形成的直接因素。第三種說法認為,公元196年是三國時代的起始年份,因為這一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昌,正式開始執(zhí)行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方針,為北方的統(tǒng)一和南北分裂的局面埋下了種子。這種說法的反對理由是,這種情況可以導致南北分裂,而未必會導致三國鼎立。第四種說法認為,三國鼎立的直接導致因素是赤壁之戰(zhàn),因此,發(fā)生了赤壁之戰(zhàn)的公元208年應當作為三國時期的開始。然而這種說法的問題在于,赤壁之戰(zhàn)以后,劉備占據(jù)的依然是荊州的部分區(qū)域,如果不是后來的一系列歷史事件的發(fā)生,也未必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除了以上幾種說法,還有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說、公元221年夷陵之戰(zhàn)說等等。
本人并非史學專業(yè)出生,對于哪一個年份更加準確也不置可否。但是我根據(jù)自身對于歷史的認識和理解,認為一個王朝的徹底瓦解,內因往往起到關鍵作用,而在內因中,權力交接又是關鍵中的關鍵。縱觀中國歷史,在高度集權的帝國政治體系下,皇權交接不順暢往往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許多朝代就此一蹶不振,有的甚至直接走向滅亡。
而公元189年到公元190年正是東漢王朝的最后一次權力交接,這次交接也無疑是失敗的。正是因為這一次權力交接的失敗,直接導致了漢王朝的統(tǒng)治秩序徹底崩潰,從此皇帝成為了路人、傀儡,帝國政治的核心就此失去了他的威嚴。自此以后,亂世英豪們便開始群雄逐鹿,一段在中國歷史上短暫而又被無數(shù)次解讀的三國大戲就此上演。
“三國”這一段歷史之所以能夠如此被后人所津津樂道,并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主要還是歸功于一本史書和一個西晉的史學家,這本史書就是《三國志》,這個史學家就是陳壽。陳壽所編纂的《三國志》自成書以來,就一直是歷代文史愛好者的必讀之書,同時,這部著作也是對于“三國”這段歷史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一部文字史料。事實上,之所以會在普遍中國人的概念中有“三國”這樣一段歷史,正是因為陳壽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本名叫《三國志》的史書。陳壽生于公元233年,他本是蜀漢的舊臣,后來魏滅蜀漢,他就又成為了魏的臣子。而陳壽創(chuàng)作《三國志》這部史書的時候,他的身份卻是晉朝的臣子,因為陳壽是從公元280年開始撰寫《三國志》的,而這個時候已經是三國歸晉了。
毫無疑問,陳壽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必然要以晉朝統(tǒng)治者的立場來記述,那么晉朝統(tǒng)治者什么立場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盡可能的增加晉朝的正統(tǒng)性。而要增加晉的正統(tǒng)性,就要從三個方面作文章,其一:魏取代漢,魏是具有正統(tǒng)性的,因為其權力來源于漢的禪讓,遵循了上古時期的禮法,而一旦魏是具有正統(tǒng)性的,那么同樣以禪讓的方式從魏獲取政權的晉就是具有正統(tǒng)性的;其二:劉備所建立的政權,不能成為漢的延續(xù),而必須是另外一個國家,以明確漢已經滅亡的事實,所以劉備的國號明明是“漢”,可是在《三國志》中卻被記錄為“蜀”;其三:魏不能是一個完成大一統(tǒng)的政權,要承認其他割據(jù)政權的合法性,來削弱魏的正統(tǒng)性,這樣就會增加完成大一統(tǒng)的晉取代魏的合法性。
陳壽梳理清楚這部史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后,就要為這本史書進行命名,實際上也是制定一個總的提綱?,F(xiàn)在我們知道,陳壽將這本書命名為《三國志》,然而如果回到陳壽的那個年代,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還真是不好起,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這本書到底要從何說起?要知道在陳壽的那個時代,關于前朝的史書只有《漢書》,而《漢書》所記錄的是西漢王朝的歷史,關于東漢的歷史都還沒有整理出一部史書,現(xiàn)在我們所知道的《后漢書》是公元432年才開始創(chuàng)作的,陳壽逝世的一百多年以后。
而陳壽所面臨的局面是,晉國剛剛消滅吳國,統(tǒng)一全國,迫切需要一部史書來歌頌這個大一統(tǒng)的功績。從這一出發(fā)點來看,自然就不可能寫一部東漢史,從漢光武帝開始說起,而必須要從歌頌晉朝統(tǒng)一全國這一出發(fā)點來說,以突出晉朝結束亂世,還天下太平的“天命”之德。所以這本書首先要突出的,就是一個“亂”字,以這個“亂”和今天的“治”形成鮮明的對比。其次,這本書還要突出的一個點就是“分”,以這個“分”和今天的“合”再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最后,這本書所記述的時間起點,就要從東漢王朝的衰落開始,以說明前面所強調的混亂、分裂的局面如何形成。
于是,“三國志”這個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的名字就應運而生了。這個名字完美的詮釋了這個時代混亂和分裂,又巧妙的為東漢王朝畫上了句號。之后的史學家們,但凡要命名一段亂世,都會采取類似的方式,例如南北朝、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等等。
而本人之所以要創(chuàng)作“雒陽僭”這個故事,就是要尋找“三國”這一段歷史的源頭,去探索這樣一個波瀾壯闊而又英雄輩出的時代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歷史邏輯是怎樣的。正所謂有果必有因,有因也必有果,可以多因一果,也可以一因多果。公元189年到190年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一段歷史的進程又是怎樣的?大漢王朝何以就此一蹶不振,那些背負歷史重任的人,何以做出在后人看來似乎不可理解的選擇,難道是因為這些古人愚鈍和狹隘么?抑或只是后人對當時情況缺乏完整的認識而已。在我看來,能記錄到史書上的人,大都不太簡單,只有理性的、邏輯的將整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聯(lián)系起來分析,才能夠得出最準確、最合理的答案,也只有以這樣的方式,才最有可能看清歷史的本來面目。
讓我們摒棄個人好惡,帶著理性和思考,一起回顧歷史,還原那個波瀾壯闊而又撲朔迷離的年代吧。
注:本文中一般的時間表述,均以當時使用的記錄方式,且用漢字數(shù)字。若以公元紀年法表述時間,則會在時間記錄前注明“公元”或“公元前”,并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