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儒家在朝渝學在野
王鎮(zhèn)看著程長云咆哮的樣子眼睛漸漸的瞇了起來,冷笑道:“憑董仲舒也敢稱圣?
近千年來我華夏百工技藝不得寸進,糧食無一絲增產(chǎn),百姓得不到繁衍,世家大族整日無所事事,總在皓首窮經(jīng),皆是拜董賊獨尊儒術所賜,其人其罪萬世難贖。”
程長云目瞪口呆,他完全想不到渝州一系對董仲舒的態(tài)度居然是這樣的,這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渝州一系也學論語,證明是對儒家學說持認同態(tài)度的,為什么會對董仲舒的反應如此大?
“你,你,你?”
“我什么我?
你老而無德是為罪,在我渝州你這樣的老匹夫就是開山修路的命?!?p> “你?”
“難道我說得不對嗎?你五六十歲了還是不修德行,年輕之時不知道有多少罪孽在身?你敢讓我渝州學子查你家賬目嗎?”
“你渝州敢讓我們查賬嗎?”
程長云此話一出,別說渝州學子了,就連儒士和圍觀百姓皆是一臉怪異的看著他。
王鎮(zhèn)似笑非笑的說道:“我渝州賬目清清楚楚,絕對經(jīng)得起任何人的查閱,你要查嗎?”
“我,我,我?!?p> 程長云剛才那句話根本就是被王鎮(zhèn)搶白的太狠了,話趕話才說出口而已,說完就立馬后悔了,此時比王鎮(zhèn)逼問,我了三聲后,眼珠轉了轉,兩眼一翻直接暈了過去。
后面立馬跑了幾個年輕儒士出來,抬起程長云就跑了,轉瞬間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
剛過拐角,程長云立馬就醒了過來,對抬他的幾個年輕人說道:“走走走,咱們趕緊回河北老家,長安是待不下去了,最近幾年咱家人都別來長安了,免得被人記起今天的事情?!?p> 渝州的賬目不管有沒有問題,都不是他一個連科舉都沒中的程長云該置喙的。
別說程長云,就是朝中大臣提議查渝州賬目,都被李治給擋了回去,開始兩年李治還時不時的說一下渝州來的錢糧,后來就漸漸的閉口不談了。
數(shù)目太大,李治根本不敢說,怕大臣們問他要錢。
渝州錢糧是入內(nèi)庫的,算是李治的私房錢,朝廷這些年雖然也越來越有錢,可開銷也大,國家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少錢都能填得進去。
不說其他的,就一個基礎建設,一百個渝州賺的錢也不夠填的。
沒錢也就算了,有錢大臣們自然有的是花錢的地方,理由還正當?shù)暮堋?p> 渝州每年的三月和九月都有大船送錢來長安,分別對應年節(jié)前后的紅白糖和秋收,每次來最少都是百船以上的物資,其中大部分都是銅子。
全長安的人都知道大管事給皇帝送很多錢,只是猜不到具體數(shù)目而已,反正很多很多就是了,每次渝州船隊走后,帝后二人都有大把賞賜下來,這從京官們的出手闊綽程度就能知道。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不可能讓人查渝州賬目,所以才會看向程長云的眼神怪異。
程長云被抬走了,渝州一系的學子卻還在,儒士們面面相視之后,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對著王鎮(zhèn)拱手一禮說道:“在下范陽張志,王鎮(zhèn)師兄有禮了?!?p> 王鎮(zhèn)起身回了一禮,“張志師兄有禮?!?p> 坐著實在太被渝州一系占便宜,張志也沒有再坐下,而是直接說道:“簡直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方便,不過在公文、家書來往方面卻總覺不夠莊重,王鎮(zhèn)師兄以為然否?”
“不然。”
王鎮(zhèn)搖了搖頭,接著說道:“張志師兄覺得愛是什么?”
張志想了想說道:“愛從心,是一種情感,無心之愛,不過欲爾,不值一提?!?p> 王鎮(zhèn)點了點頭,笑道:“愛確實從心,既然從心那又何須流于表面呢?難道多加一個心字在上面就能證明深愛,少加一個心字在上面就證明不愛嗎?”
“這~”
張志無言以對。
王鎮(zhèn)接著說道:“先生有教,文字不過是一種載體,就像白馬和我王鎮(zhèn)的名字一樣,都是為了人方便的事物罷了。
不管是以前甲骨上的象形文字,還是銅鼎上的銘文,都極其繁瑣,直到小篆的出現(xiàn)才稍好了一些,不過依然繁瑣,所以始皇帝才大力推行隸書。
可隸書是什么,相信張志師兄應該有所了解,隸者隸臣也,和今日的奴仆差不多,既然隸書都可因為其簡便大行于世,今日的簡字為何又不可以呢?”
“這個,我們~?!?p> “我明白?!?p> 王鎮(zhèn)伸手阻止了張志的話,嘆了口氣接著說道:“既然儒家不愿我渝州一系入朝,那我渝州一系就暫緩入朝吧,今后儒家在朝,我渝州一系在野就是了?!?p> 張志表情一愣,立馬問道:“師兄此言可當真?先生那邊?”
王鎮(zhèn)點了點頭,“我此言即出,自然是算數(shù)的,先生那邊自有我去分說,你儒家群情洶洶,就算是先生,也怕是要如之奈何了。”
張志滿臉喜色,只要渝州一系不參加科舉,別人如何不知道,反正他張志謀一個胥吏的位置是百分之百穩(wěn)了,就算是官位也不是不可以爭一爭。
張志對著王鎮(zhèn)長施一禮,“以后咋樣不說,在下先代這一屆的考生多謝師兄了?!?p> “免了吧?!?p> 王鎮(zhèn)擺了擺手接著說道:“我渝州一系可以不參加科舉,可簡字卻不能不入朝,畢竟這是關系到我大唐官吏效率的大事情,官吏有效率一些,百姓的問題也能解決的快一些?!?p> 張志點了點頭,認同道:“簡字確實便利許多,師兄放心,既然渝州一系退出科舉,簡字入朝一事相信不會再有人會阻攔,畢竟簡字早已流行天下,大家日常生活中也多有使用。”
王鎮(zhèn)笑了笑,說道:“那好,你以后為官為吏最好謹慎一些。”
張志一愣,立馬答道:“這是自然,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嘛?!?p> “很好?!?p> 王鎮(zhèn)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你儒家重德重道,那我渝州一系就重法重實際,當你儒家德行有虧時,可別怪我渝州一系下手過重啊,百姓已啟智,以后的官吏可沒那么容易當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