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娘子拿著銀子猶豫良久,最終還是將銀子又塞給了孫家嬸子:“做生意哪有這么急的,你總得讓我和人家談談價錢不是?”
她雖出了一百兩,但心里想的是八十兩,畢竟要給人還價的余地,才會讓人心里舒服。
現(xiàn)在孫家嬸子正好出到了八十兩,若對方也能出八十兩,她寧愿租給這位外鄉(xiāng)娘子。
“你可想好了,現(xiàn)在世道不好,能出到我這么多銀子的沒有幾個,過了這村,可沒這店了。”
她又重新打量了一眼姜辭,見她打扮的甚是樸素,發(fā)上只簪了一支銀簪,也不像有多錢的樣子,她心里有了幾份底氣。
張娘子知她必會再來,也不擔心:“多謝嬸子提點,嬸子請先回去。”
孫家嬸子氣鼓鼓的將錢袋往腰上一掛,又恨恨的瞪了姜辭一眼,冷哼一聲,調(diào)頭便走。
張娘子也不看她,只看著姜辭道:“娘子,你剛剛也看見了,我這里并不愁租,所以價錢方面……”
她想了一下,干脆開門見山道,“我素來是個爽快人,也就不賣關子了,最低八十兩,娘子你租是不租?”
姜辭搖搖頭:“不瞞張娘子,我手里并沒有這么多銀子,實在租不起,不過……”
說著,她話鋒一轉,急中生智,“我可以先付你四十兩銀子,剩余的四十兩只當你出資,到時掙得銀兩,我再分……”她迅速的在腦子里估算了一下,“兩成給你。”
向嬤嬤一聽,默默點了點頭,想不到這少奶奶做生意還有一點頭腦。
雖然她不在乎賺不賺錢,但萬一哪天世子爺和少奶奶鬧崩了,這至少是個營生,能夠少奶奶勉強養(yǎng)家活口。
怕就怕,她是反賊的事鬧到了皇上跟前,那就不好辦了。
張娘子輕輕笑了一聲:“這位娘子可真是會盤算,明明我們出了一樣多的銀子,為何我只能得兩成?”
姜辭笑道:“除了銀子,我還出了人工,還需出投入精力經(jīng)營鋪子,而張娘子你卻什么都不用做,只在家里坐等分成就好了,這怎么能算是一樣多的銀子呢?”
“萬一你虧了,我到哪里去拿銀子?”
“……”
“而且我瞧娘子你是外鄉(xiāng)人,不知根底,誰知道你哪一天會不會跑了?”
“我若跑了,鋪子還在,張娘子何必擔憂?!?p> 向嬤嬤插話道:“是啊,張娘子,不是我夸,我家少奶奶最是個講信用之人,做生意從來沒有虧過本,若不是受戰(zhàn)火牽連,我們被迫搬遷,也不會到這洛河鎮(zhèn)來做生意?!?p> 說著,環(huán)視了四周一眼,吹牛也不打草稿,信手拈來。
“如今我家少爺少奶奶都甚愛這洛河鎮(zhèn)的風土人情,打算長居這里,到時候張娘子你就坐等大把的銀子從天上掉下來吧?!?p> 姜辭從來沒做過生意,就算做過她也不記得,心里其實是沒有底的,聽向嬤嬤這么一吹,她嘴角抽了抽,也不好拆臺,順著她說了下去。
“要不這樣吧,若張娘子不介意,明兒我便過來擺上我自制的澡豆先賣上,張娘子看看我做生意的手段,再決定好不好?”
向嬤嬤很是配合的雙手一擊掌:“少奶奶這個主意甚好,等張娘子親自見過,就知道我家少奶奶的厲害了?!?p> 不管了,到時頂多請世子爺多叫些人來,崩管少奶奶做多少澡豆,保證售空。
或許也不用這么麻煩,讓世子爺高價將這間鋪子租下,再借這張娘子的手低價租給少奶奶就成了。
嗯……
她回去問問世子爺。
張娘子心中一動,若這位娘子真是個正經(jīng)會做生意的,那以后,她每年都可以坐等分成,這樣至少有個保障。
不過,她還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這件事我還需要和婆婆商量一下,娘子可明日再來,到時我自會給你答復?!?p> “那好,明兒我再來。”
……
出了鮮花鋪,時辰尚早,姜辭想著再多問幾家鋪子,萬一那張娘子的婆婆不同意,她還得另做打算。
逛了兩條街,瞧了三家要出租的鋪子,皆不如鮮花鋪好。
姜辭意興闌珊,再加上跑了一上午,又累又渴,便尋了一個沿街茶肆坐下,向嬤嬤想著總要給叛黨單獨接觸姜辭的機會,便借口說去茅房。
姜辭正要叫店小二上茶,忽然聽到有人笑了一聲:“可真是巧了,又遇到小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