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戰(zhàn)國新路

27魏冉訪魏

戰(zhàn)國新路 若學(xué) 3009 2020-08-23 22:25:10

  “王上。”凌月婉似是嘆息了一聲,準(zhǔn)備離開,但是突然一個內(nèi)侍走了上來。

  凌月婉也好奇究竟是發(fā)生了什么事了,便沒有退下去,打算留下來看看情況。

  “稟王上,秦使魏冉請見王上?!蹦敲麅?nèi)侍自然是知道這件事并非一件小事,所以急忙將那件事稟報魏王。

  自從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便成為了這個天下少有的幾個超級大國之一。天下之中,除了東方的霸主之國齊國之外,根本就無法找到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秦國抗衡。

  如果不重視這件事情,那么這對于魏國又怎么能夠輕視呢?對于魏國而言,如果他們輕視這件事,他們將遭受滅頂之災(zāi)。

  天下人為什么稱秦國為虎狼之秦?正是因?yàn)榍貒兄煜氯怂鶝]有的野心。

  秦國的野心是什么?秦國打算要的可不是區(qū)區(qū)秦地而已,秦國想要的就是這整個天下。

  韓、趙、魏三國勢必是秦國東出必須要率先討伐的三個國家,而三國之中,魏國可能可以說是最弱的。

  秦國上將軍魏冉此番赴魏,肯定沒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必定是有著目的而走。這也就是內(nèi)侍為什么如此著急匯報魏王的原因了。

  “見。”雖然魏冉此時是以秦使的身份去見魏王,但是魏王卻明白了自己絕對是不可以怠慢他的。否則,對于魏國而言這絕對不是一件利事,反而是一件不利之事。

  如今天下列國之中,可以抵達(dá)住秦國鐵騎的國家恐怕只有一個,那便是東方那個齊國。

  “魏王,外臣魏冉拜見?!彪m然說是拜見,但是從魏冉的臉上卻是絲毫都看不出尊敬之意,或者說在他看來。如果秦國想要吞掉這個弱小的魏國,簡直就是易如反掌。秦國唯一的擔(dān)憂便是齊國,如果齊國出手秦國也很頭痛。

  “未知魏冉將軍此來何為?”雖然魏王有些忌憚魏冉,但是凌月婉卻是絲毫不懼。魏國不能再向以前一樣為秦國所驅(qū)使,魏國也要自己的想法。

  “王容稟:古而往今,天下勢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紂王無道,天下以始大亂,武王以一己之力定之,乃成大周之天下。然,幽王自詡周朝之強(qiáng),烽火以戲諸侯,而致亡國東遷,周室一蹶不振。昔日偌大之晉,西可拒秦,東可制齊,南可敵楚。然,亦分韓、趙、魏之三家,正映于此?!?p>  “文侯自感于魏國之弱,招賢才,任名士,方成魏之霸業(yè)。至武侯,任相痤,以縱橫于諸侯,天下之君無有不懼。而至王上之際,先折將損兵于桂陵、馬陵,后敗軍失地于河西。古之蒞臨世之霸主之魏,竟一朝而殆,何也?蓋因其不識大勢矣?!?p>  “往昔魏雖為天下之霸主,齊恐楚懼,然亦亡無敵于天下之本事。而王上卻自詡以魏軍之強(qiáng),兵甲之利,所到之處無往不勝。而天下諸侯非小弱,而魏亦無敵六國之力。王上不識天時,不曉地利,不通人和,樹敵于天下,焉能不敗?”

  “馬陵一戰(zhàn),魏之主力幾近殆盡,上將龐涓亦歿于此處,霸主之位竟于消亡。戰(zhàn)前,魏為中原大國,齊、楚尚不可犯。戰(zhàn)后,魏僅為蕞爾之小邦,往昔屢敗魏之秦也于河西大破魏軍,王歸河西之地予秦休戰(zhàn)。”

  “今之天下,秦、齊、楚三國并立于世。而魏,軍力不及崛起之趙,兵員難過漸衰之楚,僅可與韓、燕相當(dāng),此非笑談?”

  “今王上欲強(qiáng)魏,必先盟三國:”

  “趙國,自武靈王雍胡服騎射伊始,至今已十載矣。趙之國力,年益愈強(qiáng),僅次秦、齊、楚三國。若盟其國,定為吾國之強(qiáng)大壁壘矣。”

  “寒國,韓歷法家術(shù)派之申不害之變法,國力已非昔日之韓,盟其定可為吾國之強(qiáng)大助力?!?p>  “楚國,楚本為南方之大國,其勢不亞秦、齊。今雖衰敗,其勢亦大?!?p>  “若盟此三國,盟國之力足可敵秦、齊。而后,魏宜變革。此變革,非申不害之法家術(shù)派之變革,非衛(wèi)鞅之法家法派變革,亦非慎到之勢派變革,乃集三派之所長,融以儒、道之思想仁法并治,魏方可矗立于天下之巔。”

  “而臣觀王昔日之行,試揣王上意。以王之見,盟若秦、齊般之強(qiáng)國以求立足于天下,是為上策。不盟國,不作為,以孤國自保,是為中策。而變法革新,以圖強(qiáng)國之法,恐遭諸國來犯,而致亡國之災(zāi),是為下策。王慮雖為國,然臣不以為然?!?p>  “亂世之中,何等之國可威懾天下之列國?強(qiáng)國也。何等之國可致諸國結(jié)盟以應(yīng)之?強(qiáng)國也。若不欲為強(qiáng)國,而欲成一弱小之邦,傾覆不遠(yuǎn)矣。天下諸國皆詐矣,天下強(qiáng)國皆詐矣。王以為盟秦可永立于天下之中,然王可知臣女嘗聞:側(cè)臥之榻豈容他人酣睡?倘齊、楚、趙、燕、韓諸國皆滅之際。試問,那時那章臺宮之上座之君秦王嬴駟可容王乎?王宜深思?!?p>  “是故欲保其國,必先強(qiáng)其國。不者,魏亡將至矣?!?p>  “王若無欲令魏沒落于天下之潮流,必宜變革,變革以強(qiáng)國,強(qiáng)國以富國?!?p>  “而王欲變革,必宜先除士族之權(quán),削士族之勢?!?p>  “上卿周澤,無王之詔而占民田多達(dá)數(shù)千畝。民皆有怨,以稱為天下貪官之首。”

  “亞卿胡俊,無王命而私攻秦而招致大敗,王因其割地予秦方休?!?p>  “上大夫領(lǐng)方陽侯周銳目無王法,屠滿興一村。”

  “此上諸臣,于吾大魏而言乃一毒瘤,宜盡斬之,以謝天下?!?p>  “此上所言,皆雁心中肺腑之言,亦為強(qiáng)魏之不二之策?!?p>  “若王以為雁所言有理,當(dāng)即行變法。不者,殺雁以為進(jìn)呈秦君之禮。

  魏武云侯上將軍凌雁書”

  凌月婉似是故意將自己父親的那封信念了一遍,就是鄭重再向魏冉表明魏國不懼怕任何一個國家。

  “以魏之力,可與秦抗乎?”魏冉顯然是非常不屑的,在他看來,魏國根本就不能與秦抗。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p>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fèi)依、董允等,此皆良實(shí),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bǔ)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p>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dāng)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jìn)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p>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fù)之言,則責(zé)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p>  一個聲音傳了過來,一名男子來到了正殿,如果其他人或許不認(rèn)識他。但是凌月婉卻認(rèn)識,正是她的結(jié)拜弟弟司馬晉。

  “魏將軍,魏確不敵于秦?!边@個事實(shí),任何一個人也無法否認(rèn),但是司馬晉卻并不認(rèn)識為秦可以滅掉魏國。

  “冉此來之因,欲盟魏國?!蓖狭诉@么久,魏冉終于也說出了自己此來的目的。他打算與魏國結(jié)盟,如果齊秦兩國并立,兩國都在爭取周邊勢力。秦國自然也不會弱后的,對于秦國而言如果能夠搶先一步齊國與魏國同盟,對秦本身而言,利還是非常大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