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名為坤
陽世,山神廟前,虛空中一陣漣漪,一道身影忽然出現(xiàn),嚇得黑蛇猛然豎立,嘶嘶吐舌。
朱玄看了它們一眼,伸手虛握,掠過虛空。無形之力嵌入虛空,從石廟之上摘下靈符。
靈符扭曲著最終潰散,山神廟一道金光自地底沖入天際,向四方蔓延。神域隨著金光不斷靠近陽世,好似一個世界,從地底浮現(xiàn)。
堅石鑄成的神廟,赫然粉碎化作塵埃。不待身旁妖蛇鬼虎哀嚎,一座嶄新的神廟自地底。不復(fù)原來那般龐大,唯有一座正殿,四壁浮現(xiàn)無數(shù)紋絡(luò)圖案,顯得更加神秘。
廟中豎立著一座栩栩如生,卻不可見其面容的神像。身后五色土翻滾,化作一方石臺,神像站立其上,俯視前方。
廟外廣場早已隨之粉碎,一道道黑氣沖入天際消失無蹤。此時草木肉眼可見的滋生,不過一會兒就將整座石廟覆蓋,在綠幕之中隱約可見。
朱玄嘆了口氣,雖然不能過度拔高道德,但善惡分明,豈能混為一談,自當(dāng)有自己的堅持。不然難道有朝一日來到上古活祭甚至食人的時代,也要妥協(xié)?
曾經(jīng)枉死的山民連鬼魂都早已消散,只余怨氣沉積。
那些匪徒不聽警告,殺人為惡,還不愿祭祀死人,消解怨氣。如今一朝牽連后人,也不知該說活該還是無辜。
御風(fēng)隨著怨氣飛向山村的方向,回望神廟,朱玄心中一動,默念道:“雖同為一體,當(dāng)有區(qū)分,便以坤為名。”
曾經(jīng)以玄坤為道號,今日便將坤字作為分身之名號。
神域之內(nèi),山神隨之同時高聲道:“今日,我為...玉坤!”
一言既出,天地共鳴,神箓也隨之更替,化作玉坤二字。自此之后,此山便更名為玉坤山,走向新的未來。
伸手一招,一蛇一虎出現(xiàn)在靈境之內(nèi)。
黑蛇還在遙望遠(yuǎn)方,道士突然消失,顯然是闖入山神老爺神域之內(nèi)。出現(xiàn)之后,山神廟驚變,道士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黑蛇眼巴巴不知該怎么辦。
曾經(jīng)玉安山神因神像之貌,便特意懾服一只老虎,養(yǎng)在坐下,數(shù)年養(yǎng)育方才開啟靈智。
山神本有這等權(quán)柄,但神域終究非生靈能夠長待,后來老虎開啟靈智之后,抓了另一只母虎生養(yǎng)后代,隨后二虎就脫去肉身,前往神域受職。
山神權(quán)柄不似土地城隍那般復(fù)雜,但當(dāng)初玉安村祭祀山神,沒有土地,也兼任了土地的職責(zé),包羅萬象的神職一并生出。
最大的職責(zé)自然是維護陰陽秩序,庇護村民,祛除山林之中的陰邪,接引死去的山民靈魂進入靈境。
但似乎因為受山民香火祭祀,也隨之對蛇蟲多有不喜。所以雖有操蛇之貌,沒有收養(yǎng)蛇靈。
鬼虎頭乃是當(dāng)初二虎的后代,自從山神沉睡,靈境虎將陰兵為了玉安村幾番大戰(zhàn)紛紛死去,鬼虎頭便因此接任了虎將的職責(zé),最終陷入陷阱,被活生生砍下腦袋,只余陰魂逃離。
山神座下本有蛇靈的名額,黑蛇本是懵懂的小蛇,因多了一分特殊的血脈,不知是那條蛟龍多少代之后的血脈,多出幾分靈智。
正是那時候意外得了名額,開啟智慧。身為一條普通的小蛇,這點機緣已經(jīng)是天大的驚喜,才死心塌地的守著山神廟百年,指望未來能夠成妖,多活幾年,死后能夠庇托神靈座下。
鬼虎死后,陰魂腦子一直不好使,一向由黑蛇做主。
此時瞬間反應(yīng)過來,急忙匍匐而下:“拜見神尊!”
鬼虎雖然憨憨,但他有先輩傳下的傳承,鬼身變化,化作一個虎頭虎腦,手腳都是虎爪的健壯大漢。學(xué)著人類的動作笨拙的拜倒:“拜見神尊!”
玉坤手持金冊,不知是不是兼任了土地的職責(zé),其中保境安民,還包括豐收,甚至施雨的職責(zé)。也不知一個山神,施哪門子的雨。
不過這一點與朱玄想法不謀而合,他除了想要利用山神混入神道,最為重要的,就是從兩冊道法之中得到靈感,蘊養(yǎng)五臟五氣之神。
山神雖為山主,掌山川地脈。但只看土地城隍,就知道神道權(quán)柄何等混亂復(fù)雜。山不僅可以是土,有山豈能無水,沒有水,地下總有水。
山中有木,地下深處還有火,山脈里總有礦產(chǎn)。
這么一算,五行俱全呀。
若是能夠分化五位五氣之神,以此助長五行之道的修行,豈非樂事。
況且五行之道包含天地萬物,是形而上的頂級概念,以神靈運轉(zhuǎn)一境萬物生靈輪回,必有益處。
高坐大殿尊位之上,玉坤撫了撫黑石座椅,清涼溫潤,似乎有穩(wěn)固神體之效,乃是山神幾百年中收藏的好東西之一。
“起來吧。”玉坤翻閱著金書玉冊,回顧沒有細(xì)看的無數(shù)信息,帶著幾分懶散隨意道。
沒有做什么偽裝,正是那少年模樣,清亮的聲音帶著少年獨特的活力,卻自然而然充斥著威嚴(yán),傳遍神殿四方。
黑蛇鬼虎起身瞟了一眼,卻都沒有什么奇異神情,似乎對山神與那道士類似的模樣好不稀奇。
這并不是它們明白了什么,而是神靈本無相,特別是天地自生而成的神靈,不像后天神靈帶著成神前的模樣。這等先天神靈,出世之后的模樣多變,常常模仿所見之人。
不要說變成道士模樣,就是變成蛇和老虎,它們也不覺得奇怪。
最重要的是,區(qū)區(qū)九品小神,又是如此偏僻的地方,真沒有什么正經(jīng)道士看得上。
而且人與神不可一體,換而言之,不是想分化神念占據(jù)神位,就能達成的。
修行界無法長生,不得不死后走鬼道,或是神道。如果有這等好事,誰不想提前占個好位置。
并不是沒有秘法能夠做到,而是一來神靈高貴,修士清貴,兩者道路不通,神力法力各有沖突,只能長久分離。
二來神靈作為一境之主,不僅事務(wù)繁雜,而且因果牽連極深,神靈自然無所謂,有位格權(quán)柄甚至信眾分擔(dān)。一體兩面的修行之人,一并承擔(dān)因果,就算得證仙道,也不得解脫。
就算這么嚴(yán)重,也比不上一個無法解決的根本矛盾。分身法門,最怕分裂獨立。分身占據(jù)神位,天然具有獨立的能力,神靈思想多變,易受愿力沖擊,更是容易不知不覺間變成另外一個人。
屆時再想回歸一體艱難不說,最怕反目成仇,白白多了個災(zāi)劫。
朱玄難道不知道這等做法必然有后患?
當(dāng)然不是。
朱玄心靈意識多次被轉(zhuǎn)移,甚至身心分離獨立存在,就算分身,也在同一個心靈控制之下,根本沒有分裂的可能。
至于因果,從來不是現(xiàn)世報,往后拖一拖,他就走人了,從來沒有哪個世界的因果能夠追溯到其他世界。
朱玄一向只了結(jié)自己認(rèn)可的因果,至于外界強加的因果,一概不予理會。
玉坤合攏玉冊,向后靠了靠,倚著石椅,看了眼下方的蛇虎。
神靈不知是因為壽命漫長,還是神軀不同于生靈的緣故,總是帶著幾分高高在上,對萬事萬物都淡漠和懶散,奇異的感受極為新奇。
“你二人守護有功,以后就留下來吧。”
黑蛇鬼虎又再度拜倒,掩不住驚喜大聲回道:“多謝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