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jié)所選的是一首送別詩,在后邊將要出場的人里面,選的也大多是王維寫的送別詩。正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離別,歷來都是人們感情的一個爆發(fā)點。王維也不例外,而且古代交通也不便利,通信也不發(fā)達。一別以后好幾年才能見到,好幾個月才能通一封信。這都算好的了,一別就是永別,對于他們來說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就比如下一節(jié)要說的孟浩然,王維跟孟浩然告別的時候自己很年輕,比較樂觀,以為凡事都有以后。因此寫的送別詩比較輕松,還打趣孟浩然。結(jié)果沒想到等他路過襄陽想要去拜訪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孟浩然已經(jīng)與世長辭了。離別對古人來說從來都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送別詩中,一幫老爺們就在哪又垂淚、又沾襟哭得昏天黑地的。
餞別王十一南游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這可不是因為他們娘炮,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俗話還有下一句,只是未到傷心處。離別,尤其是古人的離別,就是能讓糙老爺們抱頭痛哭的這么一個傷心處。也正是因為離別哭是一個正常操作,王勃送朋友哭不出來還要給自己找理由:“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我本來以為王維送別好朋友怎么也得哭兩下,結(jié)果沒想到他跟綦毋潛兩個是君子之交,深厚的革命友誼要遠遠超過個人情感,在《送綦毋潛落地還鄉(xiāng)》中更多的是對綦毋潛的勸勉,說老朋友你有才啊,你有德啊,考不上這事不是你的錯,你別怕,我是你的知音,有機會我一定舉薦你!撈看不到王帥哥哭總是有點遺憾,我們今天一定要讓王維哭一次。今天出場的這位能讓王維哭出來的男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行為藝術(shù)家祖詠。至于我為什么說他是行為藝術(shù)家,答案馬上揭曉,先看今天選的這兩首詩。
喜祖三至留宿
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
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馀暉。
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
標題
喜祖三至留宿
就是說我很開心祖詠到我這來,我要留他過夜。祖三就是祖詠,他排行老三。
首聯(lián)
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
祖詠是洛陽人,洛陽客就是指祖詠,說他到了我的門前,剛剛下馬正在撣去身上的征塵順便整理一下衣服。
頷聯(lián)
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
說要不是故人,也就是祖詠勞駕來到我這里,我一般都把門一關(guān),不和本地的這些人有什么交往。這里注意這個枉字,出師表里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兩個枉是一個用法,有一點自謙的意思。這句一個枉,一個平生多掩扉,說明祖詠在王維心中的地位很高也很特殊。就是他來了,王維就顯得有點受寵若驚的樣子,祖詠的待遇也和別人不一樣。
頸聯(lián)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馀暉。
你看深巷,說明首句的門它可不是王維家大門,它是城門,就是王維知道祖詠要來,早早的在城門等著了,接到人然后一起往深巷里王維家那走。有朋自遠方來,王維很開心,人逢喜事,連帶著景色都特別的明快,白白的積雪染上了夕陽的色彩。
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
一起走的路上王維就忍不住和朋友敘舊:咱們小時候一起玩的小伙伴們現(xiàn)在都在干啥啊,是不是都當上大官坐上高車了
或者還有一種解釋,而且這種比較盛行
就是說尾聯(lián)寫
咱們早歲同袍,是發(fā)小,這么晚了還有積雪,你還要開車上哪里去,就在我這過夜吧。
這樣理解的話那頸聯(lián),就是單純的點明時間和環(huán)境,首聯(lián)的門就是王維家大門。不過這么來解釋這首詩就太單調(diào)了,人稱代詞洛陽客,故人,行人,同袍者,也就沒有什么層次感顯得啰嗦,同時也體現(xiàn)不出二人發(fā)小之間深厚的情誼。所以我更傾向我一開始的解釋,尾聯(lián)是王維帶著祖詠回家的路上或者到王維家之后,王維向祖詠詢問祖詠和其他小伙伴的現(xiàn)狀??赡苡腥藭岩桑f你這么解釋沒有留宿啊,這不是脫離題目了嗎,其實留宿的部分在頷聯(lián)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就已經(jīng)說完了。意思就是,要不是你來了我誰也不見,今天住我那咱們可得好好聊聊。而祖詠沒有任何的推辭客套,直接就行人返深巷,跟著王維回家了,這正是說明他們兩個人感情好。因為真正感情好你不用說“你看天也晚了,路上還有積雪,咱們感情這么好你這么晚了要上哪去,就在我家睡吧”這樣的話。繞一大圈,又找理由又攀交情就寫了一件事——留宿,這不是王維的水平,也不符合王維和祖詠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越是好朋友之間就越不必扭扭捏捏的,你看杜甫跟人要東西的時候多理直氣壯。
回頭看一下這首詩的章法結(jié)構(gòu)
首聯(lián)
門前洛陽客,下馬拂征衣。
點題,寫祖詠到了
頷聯(lián)
不枉故人駕,平生多掩扉。
寫王維迎接和留宿
頸聯(lián)
行人返深巷,積雪帶馀暉。
寫兩人一起回王維家
尾聯(lián)
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
寫兩人路上或者到家以后的談話內(nèi)容
我個人比較傾向于路上就開始問,這樣能體現(xiàn)出題目中的喜字,有一種壓抑不住的喜悅,對故人有壓抑不住的傾訴和傾聽的欲望。
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這里四聯(lián)四個人稱代詞,它們是有層次的,首聯(lián)洛陽客代指祖詠,首先因為祖詠是洛陽人,其次暗用賈誼的典故,因為賈誼是有才而不得志的一個典型人物,他也是洛陽人,后人經(jīng)常用洛陽才來代指賈誼。祖詠這里先是中進士之后久久沒有得到官職,后是遠官山東,也是有才而不得志,所以一個洛陽客可謂含義豐富,重點在于祖詠的狀態(tài)。
第二個代詞故人也是代指祖詠,不過這里重點變了,這里重點在于王維和祖詠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洛陽客,這個詞,事件和情感重心在祖詠。故人這個詞事件和情感重心在王維,不知道這樣說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其中的區(qū)別。
后面的區(qū)別就大一些了,行人,代指的是王維和祖詠兩個人;同袍者,代指兩人少年時期共同的朋友。
人稱代詞:
洛陽客:祖詠(重心祖詠)
故人:祖詠(重心王維)
行人:祖詠,王維
同袍者:共同的朋友
這首詩就先介紹這么多,有的詩友可能著急了,說好的送別呢,說好的揮淚呢?別急馬上來,我這個手法叫欲揚先抑,咱們先給祖詠接回來,仔細說一下他倆感情有多好,再偷空給他送走,這不就找到揮淚的機會和理由了嗎?
祖詠這次來拜訪是因為朝廷給祖詠的官也在山東,而且是比濟州更往東的地方,剛才忘說了,這兩首詩是王維被貶濟州司倉參軍的時候?qū)懙?,所以說平生多掩扉,窮鄉(xiāng)僻壤沒什么好交游的,就閉門讀書。王維被貶濟州的時候就感嘆“井邑海云深”,說濟州太偏遠,那比濟州還偏遠,基本上就山快東半島走到頭,馬上要靠海了。祖詠剛中進士,先是不給官,一給官就給這么個偏遠的地方,說明祖詠沒錢沒關(guān)系。這里就再補述一下祖詠這個人。王維在《贈祖三詠》中有一句“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淺”。這就坐實了祖詠沒錢這件事,然后他還多病,有啥別有病,一有病那有錢的也變沒錢,沒錢的就要欠債,所以就算這么破的一個官,祖詠為了俸祿還是千里迢迢的來赴任了。我們看王維這幾個朋友,王維自己“家貧祿既簿,儲蓄非有素”,綦毋潛“未幾拂荊扉”,祖詠“貧病子既深”,再加上孟浩然“三徑苦無資”,可以說是大唐的貧窮四兄弟。貧賤之交,相濡以沫,是最見真情的,再加上祖詠是王維從小到大的好朋友,所以這次送別的時候王維終于哭了,熟悉王維的詩友應(yīng)該知道王維哭一次可太難了,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齊州送祖三
送君南浦淚如絲,君向東州使我悲。
為報故人憔悴盡,如今不似洛陽時!
第一句
送君南浦淚如絲,
南浦,就是泛指送別的地點了,一般認為它來自于江淹的《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而更早的《楚辭·九歌·河伯》中就有:“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蹦掀?,因為這兩個經(jīng)典的作品,成了送別之地的代名詞。
這句說,我在南浦送你,我的淚止不住的流,像絲線一樣連綿不斷。
第二句
君向東州使我悲。
回答了第一句的問題,為什么哭啊,因為祖詠要往東邊的地方趕路赴任,讓我很悲傷。
然后
為報故人憔悴盡,
祖詠遠官東洲這還不算完,這一句遞進,說其他的朋友混得也都不行。
如今不似洛陽時!
最后發(fā)出感嘆,更加的遞進,不僅是祖詠還有其他朋友的遭遇令人悲傷,更令人悲傷的是眾人的心氣,甚至國家的形勢都發(fā)生了不好的轉(zhuǎn)變,不似當年。
章法呢
這首絕句首句因果倒置,先把淚如絲的結(jié)果說出來再補充原因,我們說這種手法能夠先聲奪人。妙在哪里呢,妙在它后面三句都是原因,而且層層遞進,哭的原因越來越沉痛,先是一個友人要離去,一個友人遭際不好,然后是一堆有人沒機會見面,一堆友人遭際不好,最后這些人所遭遇的已經(jīng)說不完難以具陳了,只好用不似洛陽時這種半總結(jié)半感慨的句子來表達。
這首跟上一首是有所聯(lián)系的,上一首問早歲同袍者,高車何處歸?這一首回答了——為報故人憔悴盡。關(guān)于這首詩,第二句已經(jīng)把祖詠的遭遇說完了,第三句第四句要是還僅僅圍繞祖詠來理解,那這首詩就太嘮叨了,不是王維的水平。
那么君向東州是個什么遭遇呢,剛才我也說了,祖詠第一沒關(guān)系,考中進士之后久久沒有得到官職,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官職還是非常偏遠的地方,王維被貶了都沒有他遠。第二就是他的貧病,窮還多病,為了俸祿他不得不去當這個官。前面已經(jīng)交代過,這個時期的科舉,你得先結(jié)交達官貴人得到上層人物的賞識你才容易中,就像像王維結(jié)交岐王,見玉真公主,最后得中進士。而祖詠沒有這層關(guān)系,或者說關(guān)系不鐵,那么他是怎么考中的?只能說這哥們他窮有窮的辦法。他還沒結(jié)交好人,就直接去考試,祖詠也是有一些真才實學,各方面考得都挺好,最后輪到寫作文了,作文題目是“終南望余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心想: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shù)了!拿起筆忝飽了墨,刷刷點點寫道:
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四句一寫完,祖詠像庖丁解完牛一樣,善筆而藏之,小臉一揚就去交卷了。監(jiān)考老師一看,嚯!別人都在那絞盡腦汁呢這小子寫完了,還提前交卷,這我得看看他寫得啥樣。結(jié)果眼睛一掃這長度就不對。老師心眼好,就趕緊跟祖詠說“小兄弟,咱們作文要求寫六韻十二句,你這才寫四句還沒寫完得不了分,現(xiàn)在還有時間你回去趕緊寫完吧?!弊嬖佇南刖团履悴粏枺樚У酶?,都快用鼻子看人了,然后特別瀟灑的丟下一句“意盡”。就是說我已經(jīng)寫得神完氣足了再寫下去都是畫蛇添足,意盡!丟下這兩個字,祖詠瀟灑地一個轉(zhuǎn)身,離開了考場。把監(jiān)考老師和一起考試的學生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是什么情況?之后這件事在長安城飛速的傳播開來,說有一個小子作文沒寫完就敢交卷,還大言不慚的說什么“意盡”,有渠道的人就拿到了祖詠寫的這首詩,發(fā)現(xiàn)確實寫得好,有才,神完氣足確實是意盡了。但是因為你沒按要求來,這個作文還是被判了零分,祖詠那一年也就沒考上。不過這大名比當年的狀元還要響得多。祖詠窮有窮的辦法,通過科舉考試寫零分作文這種行為藝術(shù),來打響知名度,果然下一次考試祖詠就中了進士。說到零分作文,我上學的時候什么滿分作文一本都沒買,就買了一本零分作文大全看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可以說寫那些零分作文比寫滿分作文還要難還要有才,有興趣的詩友可以買一本來看。祖詠在規(guī)格更高的科舉考試中如此任性,說他是高考零分作文的祖師爺,應(yīng)該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