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人不敢說皇帝什么,但是這些言官史官就敢!
因為他們就是做這個事的,勸諫帝王,記錄帝王的一言一行,這是他們的職責(zé)所在。
現(xiàn)在皇帝出了這么大的紕漏。他們怎么可能放過,蘇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是現(xiàn)在皇帝想用一個王位就把蘇暮給打發(fā)了,他們可不干。
倒不是說他們在為蘇暮鳴不平,純粹是因為這件事給了他們機會去攻擊皇帝。
要是皇帝不聽他們的勸諫或者說是打斷言官的話,這些都會被史官寫進史書,到時候,后人看到這里就會覺得皇帝是一個不怎么聰明的皇帝,而且偏心偏到胳肢窩了。
但是這些事皇帝事先沒有想到嗎?不,他想到了,每個當(dāng)上皇帝的都不是什么簡單的人,皇帝自然也不例外,不認怎么可能從當(dāng)年的奪嫡中脫穎而出。
不是皇帝沒有想到這樣做的后果,而是他已經(jīng)沒有時間等太子真正成長起來了。
皇帝身處皇宮,自小受到的暗算不算少,甚至當(dāng)了皇帝過后,天天批改奏折廢寢忘食的也不說了,單單是后宮中,因為家族的原因也好,為了求子也罷,受到的暗算不比當(dāng)年當(dāng)皇子的時候少。
所以別看現(xiàn)在皇帝身體好得很,但也只是看上去而已,然而內(nèi)里......
可以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就是外強中干,或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更為合適。
這就是皇帝現(xiàn)在身體的現(xiàn)狀,但是他很謹慎,誰也沒有告訴,容妃也不知道,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容妃的身體比皇帝還要好上一些,但是這些容妃是無緣得知了。
“皇上,您現(xiàn)在封三殿下為梁王不妥,畢竟前段時間三殿下監(jiān)國,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現(xiàn)在讓三殿下封王出宮是不是有點太過了,臣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币粋€言官說道。
他也不怕皇帝氣急了直接殺了他,別說他不怕,就是皇帝真的這么做了,他也不會等到那個時候,你、肯定是直接一頭撞死在這大殿之上。
能在百官和皇帝的面前撞死在這大殿之上是他們言官追求的無上榮耀,雖然別人有些不能理解,但是這種榮耀只有言官和史官能夠理解了。
皇帝不知道說什么,總不能說他身體不大好了,現(xiàn)在太子要回來了,但是小兒子也同樣優(yōu)秀,但是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自己是為了長子清理他登基的道路吧?
皇帝相信,他要是真的敢這樣說,下一刻,不止這個言官,所有的官員都會立刻請辭,就是為了讓他收回成命。
因為這樣的想法不能再皇帝身上出現(xiàn),而且他也不可能暴露自己的身體情況。
要是真的暴露了身體情況,那他怕是等不到太子回京了。
現(xiàn)在把蘇暮的權(quán)利收回來,自己好好整理一下,等太子回來后就交給太子,這樣才是他的想法。
因為皇位只有一個,蘇暮很優(yōu)秀沒錯,但是太子沒有犯錯,更是在出生的時候就直接被封為太子,太子也不是那么好廢的。
盡管之前皇帝動過廢太子的打算,但是那是在太子表現(xiàn)不如人意的時候,但是現(xiàn)在太子變好了,他就沒有理由去廢太子了。
更何況蘇暮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對皇位沒有興趣,不論蘇暮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皇帝都不敢冒這個險,所以只能現(xiàn)在先下手為強,就是為了給太子肅清道路。
皇帝不說,別人也不知道,但是皇帝又不可能不回答言官的問題,因為他是言官,不論什么問題皇帝都必須回答,當(dāng)然那種故意挑事的不算。
可是現(xiàn)在這個言官顯然不是故意挑事的,這個時候皇帝就陷入了為難,開始后悔昨天為什么直接放了蘇暮一個月的假,要是蘇暮這個時候在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