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象棋俗人

2 勇氣可嘉

象棋俗人 熱情與痛苦 2071 2023-12-14 20:38:00

  這小子絕對是被高手指導(dǎo)過。

  道某人繼續(xù)看了兩盤棋,他大致判斷出小綠毛的真實棋力,他大約已經(jīng)觸碰到職業(yè)棋手的門檻,但也僅限于此。

  作為一個老牌教練,他深知棋手心性遠比棋手真實棋力更為重要,就拿他所認識的幾位老牌二級棋士來說,他們其實并不弱。有些還能在全運會,全國比賽上下出幾手驚天妙棋,但他們之所以卡在二級棋士段位,就因為他們心性不足。有的人遇弱則強,遇強則弱,有的人太害怕失敗,導(dǎo)致與高段位棋手對局,自己布局的“穩(wěn)重”卻成為了破綻。

  而綠毛小子,他的心性缺點也一目了然,他雖然染著一頭和社會格格不入的綠毛,但他的心性卻有些懦弱,至少在棋盤上來說,他的殺伐力不足。

  這也有可能和他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guān),小城雖說是城,但小城也始終避免不了時代的淘汰性。

  這十幾年來,不僅他在逃,很多和他一樣的中年人都在“逃”。他們渴望更多的生存晉升空間,也渴望著更高的收入。而小城卻始終難以滿足人與時代相差的欲望,這也導(dǎo)致很多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都不太好。

  有時候道某人覺得教育資源的差距更多的還是育人的差距,很多老師都覺得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掙大錢買好車買好房子,但總是忽略是讀書的目的不光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還有的就是讓自己明白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很多輟學(xué)的孩子正是因為自己并不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才會放棄讀書,很多輟學(xué)的孩子只是單純覺得自己既然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掙錢,那還不如提前進入社會早點掙錢。

  他們也其實并不笨,也并不傻,只是在他們那個年紀,不太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果不其然,圍觀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他們也看著對局,討論著這兩個年輕人誰更厲害。

  在他們的只言片語中,道某人也漸漸了解了這兩個人。小綠毛和小紅毛居然是親兄弟,小紅毛是哥哥,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走路都有問題,而小綠毛是弟弟,平時總是照顧著哥哥。

  二人的父母都是民工,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城里建筑隊到處漂泊,也就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回來住上幾天。

  而小綠毛和小紅毛上完了初中之后就沒有繼續(xù)念了,小綠毛去了附近大城市打工了幾年工,然后又因為哥們義氣打架被開除,漂泊了一年后又回到了小城。而小紅毛則是因為身體原因,一直留在小城自學(xué)計算機,平時靠著散活維持著生活。

  對于他們的故事,很簡單也很平凡,甚至有些無趣,但他們的故事卻又是很多小城小鎮(zhèn)年輕人身上的縮影。

  若是放在兩三年前,道某人遇見這兄弟兩或許還會有著惻隱之心,想著去拉一把,把這兩個孩子引上他所認為的“正道”上。

  可放在現(xiàn)在,他除了有些感觸以外,并沒有太多的想法。

  工作事業(yè)上的失敗,還有莫名的拋棄感,也讓他現(xiàn)在分不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或許也是因為道某人一直在圍觀的原因,有幾個年輕人起哄,讓道某人上去殺上一局。

  當(dāng)然道某人也看出他們的起哄善意多于惡意,他也沒有拒絕,上去正兒八經(jīng)的“殺”上了一盤。

  這一盤棋,他沒有留手,差點給對面剃了一個“光頭”。直到最后將軍,他也終于意識到自己好像有些過分。

  明明他的對手只是一個少年,自己為何不能讓上幾手?

  莫名的愧疚感又涌上了道某人的心頭,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這剃光頭的行為不僅沒有激怒對手,反而還得到了對手的贊許。

  這也讓他有些詫異的看著患有小兒麻痹的小紅毛,他好像過分在意了他的弟弟,沒有好好的觀察著這個身殘志堅的小男孩。

  “再來一把!”道某人主動的發(fā)起了挑戰(zhàn),小紅毛沒有拒絕,反而很是興奮。

  這一把棋下的很慢,布局也多了幾分試探,當(dāng)然為了更好的了解對手,他在中局的時候,故意留下了一個破綻。

  這個破綻挺有意思的,不同于傳統(tǒng)的送子破綻,這個破綻在五六十年代被稱之為“劣手”破綻。

  這是一種早已淘汰于歷史的指導(dǎo)棋思路,主要考驗對手的取舍能力。

  也是最難判定的破綻。

  畢竟,這種“劣手”破綻不像其他破綻一樣,只要吃了,就會引起己方一系列不良反應(yīng)。

  而是吃了之后,對面必須要轉(zhuǎn)變思路,不然才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yīng)。

  這種“劣手”破綻更像是把雙刃劍,對于思路敏捷的強者來說,是助力,而對于思路心性較差的選手來說,則是地獄。

  而也因為“雙刃劍”的原因,這種“劣手”破綻才會被歷史還有時代所淘汰。

  看著道某人擺出了這個破綻,他身邊棋力更高的綠毛弟弟,明顯有些心動,他眼神死死盯著這個破綻,嘴唇不止顫抖,似乎想給身旁的哥哥一些建議,但他猶豫了一會沒有說話。

  而哥哥也似乎察覺到下一步棋就是這盤棋的轉(zhuǎn)折點,他思索了許久,最后沒有管這個破綻,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落子。

  道某人望著哥哥這樣的選擇有些失望,不過想想對面棋手的年紀,倒也釋然了。

  當(dāng)初自己指導(dǎo)殘障人士象棋隊時,基本上很多年紀比他大,棋力比他高的選手,在面對著“劣手”破綻時,也是大多都是選擇逃避。

  逃避并不可恥,因為普通人的機會本來就不多,也本來就不好,一步錯的下場往往就是步步錯,永世不得翻生。

  然而,在道某人平復(fù)完心情打算快速結(jié)束比賽時,紅毛哥哥走出了一步像是“東施效顰”的棋,而這步棋正是道某人剛剛走出的“劣手”破綻。

  望著這一手有些“畫蛇添足”的布局,道某人不免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勇氣可嘉!”

  這是道某人從業(yè)象棋教育多年以來,第一次對后輩這樣評價,也是他之前三十多年失敗人生的最后評價。

  勇氣可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