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錚的運氣有些微妙。
他這一組里的選手基本上全都是網(wǎng)絡里的象棋名人,但除了怪老頭的名氣比較大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小有名氣,但不出眾的那種邊緣網(wǎng)紅。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若是真有名氣,大多都會像秦小憐那樣廣告活動接的手軟,哪有空去提升棋力去苦巴巴的過關(guān)斬將歷經(jīng)千辛萬苦去成為職業(yè)棋手呢?
這也是現(xiàn)在大多網(wǎng)絡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的通病,在積累了一點名氣之后,總是想去掙快錢,而不愿意花時間去沉淀自己。
就像很多媒體報告有些職業(yè)只能算是年輕飯,老了自然會被時代所淘汰。但他們卻忽略了職業(yè)的主體始終是人,人只要靜下心去沉淀去學習,那么他們所從事的“職業(yè)”永遠不會是“年輕飯”。
楊錚第一位對手是網(wǎng)絡上的一名講解殘局的主播,這人棋力水平還是有的,而且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殘局講解,他也鍛煉出不輸給普通職業(yè)棋手的邏輯分析能力。
但他也有著和大部分象棋網(wǎng)紅一樣的缺陷,那就是他太“看重眼前”了。
所以,楊錚贏他也沒花太多時間,中局只用了“棄馬藏車”的小套路便拿下了這盤棋的勝利。
這位殘局主播倒也有著氣度,他輸了沒有抱怨什么,反而向楊錚道謝,這也讓楊錚在這場比賽過后,用手機偷偷關(guān)注了這位主播的賬號。
有時候男人就是這么簡單單純的生物,你敬我一尺,那我便還你一丈。
不過楊錚的第二盤對手可不像第一盤對手那般謙和,他是一個三十萬粉絲的象棋大主播,自稱某平臺象棋網(wǎng)紅的第一妙手。
他也的確有著自傲的本領(lǐng),他的算力也勉強達到了三級棋士的水準,可能是因為年紀較小,二十出頭便在網(wǎng)絡上有了粉絲基礎(chǔ),所以他對局的態(tài)度有些惡劣。
開局他就隨手一招,走出了看似隨意的拱邊卒,這種隨意切自大的態(tài)度楊錚見多不怪,所以他也沒有手下留情僅用十五手便將死了對面,而對面的網(wǎng)紅見自己輸了后,直嘀咕楊錚運氣不錯,隨后便無所謂的離開。
楊錚看著這樣兒戲的對手,他直感覺到胸口有什么東西再焚燒,但他強忍了許久,最后卻什么都沒有說。
楊錚上午最后的一位對手,是一個和他歲數(shù)差不多的青年人,這個人也做自媒體,不過他的粉絲不多,只有一千出頭。
可現(xiàn)實并不像互聯(lián)網(wǎng)一樣,用粉絲數(shù)量去決定棋力高低,粉絲量最少的他,意外的棋力可以用深不可測去形容。
他大概是楊錚遇見的少有防守型棋手,不僅是因為他開局就用飛相防守,更多的還是他只要發(fā)現(xiàn)楊錚沒有進攻的意圖,就會不停的在老將面前堆棋子去鑄成“銅墻鐵壁”。
楊錚也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在開局就用“炮”做防守棋的,這種奇妙的開局甚至可以用震撼去形容。
可震撼歸震撼,楊錚本就是進攻型棋手,遇見了這般“烏龜防守型”對手,他的進攻頻率也變得比以往更加頻繁。
一直觀察棋手的裁判看著這般精彩的攻守對局,他大氣都不敢喘,死死盯著這盤棋不敢錯過任何細節(jié)。
甚至在裁判心中,這盤普通業(yè)余對弈局的精彩程度,直逼許多大師名局。
楊錚也是越打越心驚,對面的防守就像是一條毒蛇一般纏繞在自己身上,那慢吞吞不變招打法更是讓他頭疼,因為他知道這種打法耗的不止是時間,更多的還是消耗著雙方棋手的耐性。
其實這種不變招的狗皮膏藥打法在職業(yè)棋手的規(guī)則中是違規(guī)的。
可這是業(yè)余比賽,裁判也只是一些略懂規(guī)則的非專業(yè)性棋手,這種違規(guī)在他們眼里,更像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楊錚此時沉默了,他也終于看出了對面從一開始就打算要與自己進行和棋。
對面的男人看著久久沒有落子的楊錚,他明白楊錚已經(jīng)看穿了他的計劃,但他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在等待,等待著楊錚會像他以往遇見的那些象棋高手一般選擇妥協(xié)。
可他卻高估了楊錚的耐性,也高估了自己的布局,在等待了足足一分鐘后,楊錚終于落子了。
他似乎看不見對面高大的城墻,直接傻瓜式的用大子去換對面的小子。
而對面的男人望著楊錚這一舉動,他的臉上露出了些許失望之色。
他從見到楊錚的第一眼起,就知道他絕對是一位象棋高手,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也在今天的比賽中匆忙的結(jié)束了前兩局,觀戰(zhàn)過楊錚的棋路。
正因為觀戰(zhàn)過楊錚的兩場比賽,他清楚楊錚的棋力算得上是今天小組中的黑馬,所以他才選擇用這種“不光彩”的方式打和。
他也以為楊錚很有耐性,會和他以前遇見的絕大多數(shù)高手一樣,在看穿自己的計劃后,選擇妥協(xié)。
但他沒料到的是,楊錚這一手不僅“浮躁”,還暴露出他“心態(tài)不好”的致命缺點。
看來,這個叫做楊錚的對手,是一個“寧折不彎”的直男。
也是一個十分愚蠢的人,相比于他,這個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人,并沒有看懂寧折不彎早就不順應這個時代的事實。
他也的確是一個聰明人,面對著楊錚這“浮躁”的一步,他的選擇依舊是不管不顧的高鑄城墻,順手在用“不變招”騷擾幾下。
八手過后,楊錚這浮躁的進攻方式雖然讓高鑄的城墻出現(xiàn)了裂縫,但他的大子也因為這些進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此時他的棋盤上只剩下單馬單炮,而對面的男人大子幾乎全都在,失去的也只是兵相這類的小子。
“講和吧?!蹦腥说吐曊f道。
他并不是可憐楊錚的愚蠢,而是望著所剩不多的時間,用理智的分析去計算最后的結(jié)局。
“為什么我要去講和呢?”楊錚輕描淡寫的回道。
“因為你已經(jīng)沒有多少進攻棋子,而我的進攻棋子都在?!蹦腥寺犞鴹铄P的語氣先是一愣,因為楊錚的語氣里不僅沒有浮躁,反倒很是沉穩(wěn)。
“是嗎?我的小卒可全過河了?!睏铄P不緊不慢的說道。
“小卒過河能有什么用?難道是要靠著小卒一步又一步的將軍?”男人笑了笑,隨后看向楊錚小卒的位置,隨后,他笑不出來。
“這怎么可能?”
他有些不可思議的喊出了這五個字。
“你認為小卒的作用只是將軍嗎?”楊錚平移了一步小卒又說道:“有時候竭盡全力的防守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讓自己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p> 隨著楊錚這句話過后,棋盤上的局勢瞬間明朗了起來。
那一枚枚大子換來的走位,配上過河的小卒,不僅蹩住了對面雙馬的馬腿,還讓對面的雙車卡在墻角進退兩難。
而楊錚雖然大子所剩不多,但他的馬和炮卻有著大片活動的空間。
反觀對面不變招的防守也讓老帥所在的九宮格里擠滿了多余的棋子。
擁擠的棋子似乎壓的九宮格里的老帥透不過氣。
也不知道何時透不過氣的老帥竟溜達到邊路還往前探了頭,這個不知何時的探頭也讓它與對面的老帥只有著一子之格。
而那枚平移到老帥前方的小卒身上也好像發(fā)出了決定勝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