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氏城整整逗留了半個月,補充糧草軍需,秦王蕩又帶著一千宿衛(wèi)南下,前往巴蜀、漢中巡視。
其間路途遙遠,跋山涉水,耗費了他們不少的時間。直到秦王蕩元年的冬季,他們才趕到成都。
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古城,早在大約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xiāng)(雙流)遷往成都,構筑城池。
其名也,大概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
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后的都邑”!
六年前,秦國先后吞并蜀國、巴國,張儀、司馬錯筑太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筑少城。現在秦王蕩巡視到巴蜀,就住在原來的成都蜀王宮。
郡守張若隨即將蜀郡歷年來的政務、案籍、財務、軍務等一大堆的竹簡一股腦兒地送到秦王蕩這里來,足足放置了三輛車!但張若考慮到秦王蕩一時之間無法理清這些頭緒,所以一早就寫了幾封竹簡,做了概括,一同呈與秦王蕩。
對于張若的善解人意,秦王蕩心領神會,他隨機抽取了一遍蜀郡歷年來的大小軍政要務,又看了張若特地呈上來的竹簡奏本,發(fā)現后者果真能把蜀郡的各種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的,讓人嘆為觀止。
這張若還真有治國安邦之才,做一郡守,實在是屈才了。
秦王蕩要是記得沒錯的話,蜀國滅亡后,惠文王就以張若為蜀國守。而張若亦是不負重任,主持修筑成都城和郫城、臨邛城。
歷史上的張若在蜀地三十余年,輔佐了三代蜀侯公子通、蜀侯輝、公孫綰,三代蜀侯都獲罪被殺,只有張若居官如故。秦昭襄王殺死公孫綰后,不立蜀侯,專以蜀守張若治蜀。
后張若東征楚國,得到巫郡和江南之地,作為秦的黔中郡!
也就是說,這張若其實跟甘茂、樗里疾等人都差不多,是一個上馬能統(tǒng)兵打仗,下馬能治國理政的“全才”!
雖說在這個時代,文武兼?zhèn)涞呐H耸谴笥腥嗽冢悄苓_成張若這般成就的甚是罕見。
“張若,你做的不錯。”秦王蕩贊賞地說了一句,又道:“先王任命你為蜀國守,真是一個明智之舉!”
“大王過譽了?!睆埲麸@得謙遜不已。
“你不必謙虛。張若,寡人已經視察過了,你干的確實很好!你奉命主持修筑臨邛、成都、郫三城,僅一年時間,便已經全部竣工。若是這三城在關中,倒是不足為奇,可這是在巴蜀!巴人、蜀人生性桀驁,又剛并入我大秦疆域不過六七年,寡人很好奇,你究竟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
張若回答道:“大王,其實這并不難,故蜀王蘆子霸王,貪婪無度,不恤民力,蜀地之百姓飽受折磨。蜀人雖屢屢作亂,不服秦法,但為了混口飯吃難免將心中所謂的大義拋之腦后?!?p> 聞言,秦王蕩含笑道:“雖是如此,你能在這窮鄉(xiāng)僻壤之中,一年修筑三座城邑,真可謂是能人。且臨邛、成都、郫三城非小城邑也,據寡人所知,成都城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臨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而置觀樓射闌!這三城一體,若無內部叛亂,有人里應外合,便是十萬之兵,恐怕都無法撼動。”
在張若修筑的這三座城邑中,都修有高大的城墻,上有觀樓和射闌,下設糧倉,街道、府舍、市肆與民宅樣樣俱全,為秦提供了駐守和掌控巴蜀之地的便利,同時,還促進了當地鹽鐵行業(yè)和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對此,張若笑而不語。
秦王蕩又道:“張卿,蜀郡,為我秦國之后方大糧倉,政治安定,經濟繁榮是頭等大事。不知道你打算如何治理蜀地?”
“大王,其實臣已經在做了。先王在位之時,臣已經主持此等大事,當時臣到任以后,發(fā)現巴蜀之地,土地肥沃,人口較少,故而請奏先王徙民。自四年前開始,我秦國就遷移關中居民萬余戶到蜀中安家?!?p> 秦王蕩微微頷首。
張若又道:“但這只是出于政治和軍事上的考慮,為的是防止蜀人作亂,同時爭取同化蜀人,讓他們打從心底歸附大秦。欲將巴蜀之地,作為秦國的穩(wěn)定的大糧倉,還需大力發(fā)展農桑!蜀地的各種條件都很不錯,其絲織、冶鐵和煮鹽是蜀地的經濟命脈,為此,臣還設立了專管絲織的機構——錦官(后來的錦里之名就是由此而來)?!?p> “只是……大王,這煮鹽是臣最頭痛的問題!”
“何故?”秦王蕩十分困惑地道。
“大王應該知曉。蜀中原本盛產井鹽,其鹽井,泉源深也!但早在大秦入蜀前,楚國已侵奪清江、伏牛等鹽泉。巴國滅亡后,楚軍又奪取臨江以東諸鹽泉,故而我秦國雖得蜀地,可民間缺鹽,政局不穩(wěn)啊?!?p> “缺鹽?”秦王蕩的眉頭一皺。
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自人類的生活方式從狩獵逐漸轉變?yōu)檗r耕以來,糧食中缺少鹽份,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通過狩獵動物來補充鹽份,轉變?yōu)閷ふ液}的礦物質。
而通過在食物中加鹽,每天攝入少量鹽是最自然的方式!
秦國地處西隅,大部分生產和生活所需品都能自給自足,但唯獨鹽很難靠自己解決。蓋因內陸地區(qū)遠離鹽產地,只能通過貿易來獲得食鹽,這就產生了鹽商這一行業(yè)和與食鹽貿易產生的巨額利潤。
這個時代的鹽并沒有施行官營政策,但在齊桓公時,管仲實行的經濟改革便大力發(fā)展?jié)O鹽之利,從而使齊國迅速富強,稱霸天下。
鹽鐵官營是在漢武帝時開始的。也正是因為這一政策,使得國庫收入迅速豐盈,以使國家不至于在對外擴張后內力不支而崩塌。
鹽鐵官營是由民間制作,而收購、運輸和銷售必須由政府控制。這一政策施行之后,成為歷朝歷代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以及控制國家穩(wěn)定的重要手段。
這讓秦王蕩想到了一條發(fā)財的妙計!
但眼下秦王蕩要解決的,還是蜀地缺鹽的問題。
缺鹽不要緊,關鍵是巴蜀之地的鹽產出地被楚國控制了,日后蜀地的一些本就心懷叵測的部落,恐怕將在關鍵時刻,為了鹽巴跳出來站在楚國一方,與秦國對抗。
這是秦王蕩萬萬不能容忍的!
“張卿,如此說來,蜀地要實現長治久安,非得拿楚國開刀,奪回鹽泉不可?”
張若垂手道:“不錯!大王,蜀地鹽巴緊缺,已經是一個隱患。清江、伏牛等鹽泉,以及臨江以東諸鹽泉,咱們秦國一定要奪回來!”
“話雖如此,但要一下子奪回這么多地方,一場秦楚大戰(zhàn)不可避免。且蜀道險峻,山路崎嶇,天險遍地,要拿回這些地方,我秦國將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饒是如此,秦王蕩也知道這些鹽泉對于巴蜀之地的重要性,對于秦國的重要性,所以他一定要想方設法地奪取這種鹽泉。
這時,張若又猶豫不定地想了想,說道:“大王,臣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p> “請講?!?p> “蜀相陳莊作亂,殺死蜀侯通國。國無主君!當年先王考慮到蜀人可能不適應郡縣之管理,且原來蜀國的遺老遺少,王公貴族,乃至于部落之酋長甚多,不加以封賞可能人心不服。是故先王封公子通國為蜀侯,在蜀地實行郡國并行之制,收效顯著?!?p> 張若沉吟道:“大王甫一繼位,便出兵平定陳莊之亂,今年開春,臣又奉命掃滅叛亂的丹、犁部落(自稱“國”)。為何蜀侯一死,蜀人就接連作亂?蜀人桀驁,不服王化是一方面,但臣以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蜀人心里希望自己效忠的是蜀國,而不是秦國。”
“張卿,你的意思是……讓寡人再立蜀侯?”
“是的。大王,近日已經有不少蜀人貴族明里暗里地向臣暗示,希望大王能繼續(xù)冊封一個蜀侯,讓蜀國延續(xù)下去!”
秦王蕩聞言,不禁眉頭緊鎖。
存在即合理。
在蜀地實行郡國并行制,是秦惠文王時定下的,且為權宜之計,但著實行之有效。
可是秦王蕩壓根兒就不想秦國存在國中之國!
食邑可以有,封地可以有,但是封國萬萬不能有!
秦王蕩可沒有忘記歷史上的秦國三立蜀侯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