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閑逛著竟還能遇上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身邊只帶了兩名侍女,興許也是呆得乏悶,便想著來鴻寧殿散散心,這會兒就坐在一處隱蔽的涼亭里頭。夏憐陽一行人專心想找個安靜的去處,一來二去,可不就是巧得很,恰好到了同個涼亭。
太后自然瞧見了夏憐陽,只是不識得這是哪家的姑娘,再看這小姑娘身邊還有位小少爺,瞧著更是容貌不凡。后頭那兩位少年兒郎,倒還隱約有些印象,知道是夏家和姜家的長子。
因著今日賞功宴來的賓客眾多,太后又是向來不喜這些喧鬧,是以并未到場。這會子只瞧見涼亭里邊兒除了太后娘娘,對面還坐著個少年郎,也是眉清目秀的,倒是生面孔,方才宴會上有這么位公子么?
說起來,當今太后娘娘并非文孝帝生母,只是先帝在的時候過繼到了她名下,母子二人反倒像是真正的母子。
母慈子孝。
文孝帝對自己這位母后是真心的感激,畢竟當時自己在宮里過得日子可謂朝不保夕,也多虧了當今太后主動向先帝請求。
太后娘娘一生沒再孕育子女,對文孝帝也是不是親生,勝似親生。文孝帝心中感念,他能登上皇位也是得益于太后娘娘的幫持,現(xiàn)今選的這位皇后,原本不是太后所中意的人家。
在后宮浸淫這么多年,自然很清楚秦家的野心。
只是當時文孝急需拉攏秦家來穩(wěn)定朝堂的態(tài)勢,是以只能娶了秦氏。與其說是娶了秦氏,倒不如說是娶了秦氏的娘家。
不過因著秦氏這些年來倒也安分守己,無功無過,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文孝帝對待秦氏更是禮遇有加,自然不會虧待于她。雖說近些年來秦合泰的勢力隱隱壯大,暗中拉攏了朝中不少官員,甚至可以說朝中有相當一部分官員還是秦合泰的門生。
即便如此,文孝帝依舊像是當初的那位小皇帝一般,看似事事都要考量這位秦國公的意見,實際上羽翼漸豐,便是真的正面對上秦合泰,也有一戰(zhàn)之力。
畢竟單是夏家掌握的兵權(quán)就足以教秦合泰面色大變。
興許秦合泰自己也想得明白,知道文孝帝私底下的打算,不然又怎么會這般扶持夏景。當然也是因為這個緣由,秦合泰向來和夏景不對付。
除了秦夏兩家,長安城梁家也是隱隱有興起之勢。
文孝帝看得通透,眼下這般三足鼎立正是他愿意看到的,多多少少在暗中推了一把,三家相互制衡,才是目前來說最好的形勢。對于夏景的忠心,文孝帝自是不會懷疑的,夏景他是了解得很,所以放心將兵權(quán)交給他。
至于梁家,現(xiàn)在也是憑借著家中的嫡長子,文孝帝有意扶持這位朝中新貴,今日的宴會梁家自然也有人過來。
到底是不大適應(yīng)官場上的交際,再加上年紀尚是稚嫩,在大殿角落獨酌,這會兒也不曉得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