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前幾日是因為筱夫人偶感風寒,傳信的太監(jiān)將信件送至喜盈宮時一位不識字的宮女將信偷偷收下,筱夫人這才沒能及時收到筠兒托人捎來的信。
待身子好些后筱夫人從宮中其他嬪妃那里得知繆言入獄之事,一經(jīng)調(diào)查才發(fā)現(xiàn)筠兒早已捎信給她。
筱夫人派人調(diào)查筠兒信件的去處,后來查到了那個藏信的宮女。宮女是不久前剛入喜盈宮的,對筱夫人并沒有什么實打實的情誼。
宮女招供說有人告訴她這信中不過是些無所謂輕重的姐妹家書,并以百兩黃金為酬,讓她不要將此信交于筱夫人。
宮女以為這是什么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于是就將信件偷偷藏下,因此其他宮女也并不知道筠兒有托人送信一事。
筱夫人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燒,一向平和穩(wěn)重的她竟一時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對宮女大吼道:“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兒,你怎可刻意隱瞞不告訴我?”
宮女一時間嚇得失了魂,連忙跪下請罪,說她甘愿接受筱夫人的任何懲罰,也會按規(guī)矩將收到的金子如數(shù)交出來。
雖說筱夫人此前一向待下人寬厚,但此時她卻被怒氣沖了頭。
一方面是因為她擔心拖延這幾日妹妹的安危,另一方面又極度厭惡下人私自收受賄賂。
于是便重重的責罰了偷藏下信件的宮女,并將她趕出宮去。
處置完藏信的宮女后,筱夫人拖著大病初愈的身子,急急忙忙的向皇上居住的永福宮趕去。
但不巧的是,筱夫人到來之時剛巧遇到皇上正在書房與大臣們在緊急商議政事,閉門謝絕一干人等入內(nèi)。
門口守著的太監(jiān)跟隨在皇上身邊多年的人,他深知筱夫人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所以即便是皇上下令謝絕入內(nèi)他也不敢直接駁了筱夫人的面子。
“筱夫人,陛下方才才進去跟朝中重臣們商議長江一帶發(fā)生水患之事,是否需要奴才為夫人通傳一聲。”
筱夫人內(nèi)心十分糾結,但思慮再三還是決定不打擾皇上處理政事。
筱夫人對守門的太監(jiān)說道:“不必了,政事為重,本宮在此處等著陛下便是。”
雖然筱夫人迫切的想向皇上請旨,但她心里明白書房是皇上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自己只是一介后妃,不能干涉朝政。
況且如果真的在此時闖入打斷了皇上,百官怕是要誤會皇上因過分寵愛她這個“紅顏禍水”,對朝政之事放著不管了。
“陛下這里怕是一時半刻不會出來,不如筱夫人您先回寢宮等候,待陛下這里結束了奴才再向陛下稟告夫人來尋過?!遍T口的太監(jiān)勸慰道。
筱夫人哪能安心回自己宮中等待皇上呢,因為她知道多耽擱一分,繆言就多一分的危險。
“無礙,本宮就在此處等著便可?!?p> 于是她選擇站在書房門口等著皇上與大臣商議后出來,也吩咐了宮人暫不必通傳,自己等一會兒就好。
直至深夜,才有幾位大臣拖著滿是倦容的身軀緩緩走出書房,看到筱夫人后一一行禮問候。
天氣已經(jīng)是極冷了,再加上筱夫人風寒剛剛好,身子骨并沒有完全恢復,連著打了好幾個寒顫。
又等了片刻,皇上才結束了一天繁瑣的事務疲憊的離開書房,太監(jiān)走在前方掌燈。
皇上剛出門就覺察到了筱夫人,又看出她因為天氣寒冷而瑟瑟發(fā)抖。
“臣妾參見皇上。”筱夫人連忙行禮,被凍著身子倒有些僵硬了。
皇上趕忙上去扶起筱夫人,關切的說道:“愛妃來此處多久了,外面天氣如此嚴寒,愛妃怎就不進書房里來尋朕呢?”
“回皇上的話,臣妾深知皇上近日因國事而煩憂,所以并不敢橫沖直撞的進去打擾到皇上,因此才在此等候?!?p> 筱夫人不急不慢不慌不忙,有理有據(jù)謹言慎行的說道。
皇上看筱夫人的反應后倒是更為擔憂了,即刻撫慰的說道:“對,朕的雨兒一向對朕體貼入微,又深明大義,但愛妃你的風寒才剛好一些,怎能如此不愛惜自己的身子呢?”
筱夫人低頭蹙眉,頗有些為難的說道:“回皇上的話,若不是走投無路臣妾定不會來叨擾皇上的。皇上您也知道,臣妾是從不來書房打擾您處理政事的。”
皇上也十分好奇的問道:“究竟是什么事讓愛妃不顧嚴寒在此處等朕許久呢?”
筱夫人聽后撲通一下跪到了地上,眼含熱淚的說道:“臣妾知道皇上向來宅心仁厚,對待百姓也一向是寬宏大量。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臣妾又怎么會給皇上曾添煩惱。只因臣妾的妹妹繆言不慎惹上了人命官司,遭奸人陷害入獄,大理寺卿一直沒有抓到真兇,臣妾擔心妹妹的安危所以才……臣妾就只有繆言這么一個妹妹?!?p> “愛妃快請起,有什么事慢慢跟朕說來,地上涼別凍壞了身子?!被噬险f著擺手示意宮女們將筱夫人扶起,筱夫人起身后皇上又繼續(xù)說道:“朕剛好要回去用晚膳,看愛妃的樣子怕是也沒有進食,不如隨朕同去?!?p> 皇上走在最前面,筱夫人因站了太長時間身子已然凍僵,在宮女們的攙扶下一搖一晃的在后面跟著。
御膳已在餐桌上擺好,待太監(jiān)一一試了毒后皇上和筱夫人方才落座。
皇上命人拿來了炭火盆放在屋內(nèi),用于給筱夫人取暖。
皇家規(guī)定,用膳時不得妄語。
筱夫人雖著急向皇上稟明繆言之事,但卻礙于祖宗章法,不得不安靜進食。
可筱夫人哪來的心情吃飯?不過是隨便吃了幾口菜品,便放下筷子等待皇上用膳完畢。
皇上以為筱夫人是要求他直接放了繆言,才故意久久不放下筷子的。
皇上擔憂若是不看真相就直接放了繆言,這與他定下的“皇親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刑法制度并不相合,朝令夕改,恐天下動蕩。
好不容易才等到皇上用完晚膳,卻總是詢問筱夫人一些日常細微的瑣事,這令筱夫人的處境十分被動。
皇上害怕筱夫人直接求他下旨放了繆言,因此言辭中總是刻意閃躲避讓,始終未能正面答復筱夫人。
筱夫人似是也看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于是主動向皇上解釋道:“皇上不必有所掛礙,臣妾今日來不是求皇上直接放了臣妾的妹妹的。只因臣妾深知繆言她是被冤枉的,臣妾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受這等委屈,還請皇上給臣妾講述此事的機會?!?p> “噢?愛妃但說無妨?!被噬下狊惴蛉巳绱苏f倒是也松了口氣。
雖然筱夫人此前已經(jīng)心中將繆言的這些個經(jīng)歷回想了千百回,但真的到了皇上面前卻不知從何說起。
筱夫人因有些焦灼不安,身上冒出了一身冷汗。
她向皇上說道:“繆言是因看不慣左參軍大人時常打罵贏棋一事,這才替贏棋出頭主導二人和離之事。但卻被奸人陷害,牽扯進了樁命案,此時已經(jīng)被關到了西郊的女死牢。臣妾聽說那死牢里可是終日見不得光的,臣妾甚是擔心妹妹的身子,所以今日才唐突前來皇上的住處求見,臣妾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p> “愛妃是想讓朕出面做什么呢?”
雖然筱夫人此刻已經(jīng)焦急的語無倫次,但皇上還是聽出了她此行的重點。
“臣妾想讓皇上下令徹查此事,不然臣妾擔憂沒有人會為了一個已經(jīng)入了死牢的人翻案。日子拖得久了即便是沒有定罪,長久的住在牢房中,臣妾擔心繆言的身子扛不住。”筱夫人急切的說道。
“愛妃的妹妹的案子此前是由何人審判的?難道就不曾查清此案嗎?”皇上感到有些詫異,于是就對繆言案子的細節(jié)之處進行追問。
“回皇上的話,臣妾以為這就是此案的不公正之處,王妃犯案,無人敢審,但因涉及人命,官兵們就將她關入了死牢?!彪S著筱夫人心中的惶恐急切,她眉頭也跟著揪成了一團。
皇上思慮了片刻,又對筱夫人詢問道:“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繆言不是墨殤的側妃嗎?九王爺可有出面督辦此事?”
筱夫人聽后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后失望的說道:“不曾?!?p> 但考慮到皇上對九王爺一向寵愛,這才連忙解釋道:“想必是九王爺近日政事纏身,無暇顧及繆言?!?p> 皇上也看出了其中端倪,聽到筱夫人的話后默默地搖了搖頭。
此時宮女們送來了手爐,皇上示意拿給筱夫人。
筱夫人身子還是有些發(fā)抖,于是抱起手爐又接著說道:“如今恐怕是只有皇上您下旨才能震懾百官,令他們重視此案,傾力調(diào)查,還臣妾妹妹一個清白?!?p> 皇上對筱夫人一向寵愛,可謂是有求必應。再加上又不是什么過分的事情,自然是直接應允了。
如若今日筱夫人真的蠻不講理的要求皇上放了她妹妹繆言,皇上怕是思量不久后也會答應,那就真真做了回“昏君”了。
好在筱夫人還是那么的通情達理,不負皇上對她的寵愛。
雖然皇上應允了下旨督辦繆言的案子,但他因此案該交給何人督辦而頗為彷徨。
九王爺墨殤是他在心里定下的下一位皇帝,又是繆言的夫君,由他督辦再合適不過。
但面對側妃被關進死牢墨殤也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皇上也能看出九王爺對繆言并不上心。
雖然當初是皇上直接下旨命九王迎娶的繆言,但此時看來他們夫妻二人感情并不和睦,因此交由九王爺督辦此事也并不適合。
其他能讓皇上信任的文官大臣都在為長江一帶水患之事奔走,確實也分身乏術。
就在皇上猶豫不決之時,筱夫人向皇上舉薦了一個人。
沒錯,筱夫人向皇上舉薦的正是她的異母弟弟葉如玉。
葉如玉作為是九王爺?shù)陌樽x,跟在王爺身邊歷練多年,眼界見識自然不是常人能比的。
況且葉如玉也是葉繆言的親哥哥,想必也定會全力幫助妹妹洗清冤屈,交給他也再適合不過。
筱夫人向皇上提議:“此事不如就交給臣妾的弟弟葉如玉來督辦吧,只是督辦而已想必其他人也不會覺得皇上有失公允,繆言的親兄長監(jiān)辦也會對此案更上心些。如此這樣臣妾也不用再擔心繆言再被人冤枉,臣妾相信如玉定會盡心盡力的督促大理寺徹查清真相,早日還繆言一個清白?!?p> 皇上應允了筱夫人的提議,下旨命大理寺徹查此案,九王府伴讀葉如玉督辦此事,務必及早查清真相,將真兇繩之以法。
白露重生
推薦票還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