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有什么意見呢?
葉辰功勞不僅足夠,而且還遠遠多余。
還有陛下力保。
天時地利人和,誰還敢上去阻止??!
其實很多人是不信葉辰如此天才的,他們堅信,書里那些東西,并不是葉辰所想。
肯定是別人的!
但正如女帝所說,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若是有人送的,那送他的人,絕對也是個超級鬼才。
有這等人物在背后,葉辰還愁以后過不好?
那人再給他幾個點子,他還能混更多的功勞!
至于冒用……
這個可能性有,但并不大。
而且,即便冒用了又如何?
到時候有人跳出來與葉辰爭功,和他們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到時候,自有陛下定奪。
而他們,以及大夏,確實已經(jīng)美滋滋地將這本書揣入懷里。
不論這本書出自誰,對大夏而言,都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他們自己想不出這些點子,無法吃下這塊肉,但是并不妨礙他們跟著喝肉湯啊。
陛下將書整理寫出來了,肯定是要推動施行的。
書中記載的那些,可是多項大工程。
實施那樣的工程,需要無數(shù)人力物力,怎么,都無法繞開在座之人。
方法是葉辰提出的,實行的,卻是他們。
葉辰占了功勞,他們也絕對有苦勞!
幾年后,大夏因為這本書,國力飛速上升,黎民百姓安居樂業(yè),到時候,還能沒有他們一份功勞?
肯定有!
而且是大大的有!
正如某個朝代國富民強,后世固然傳頌皇帝是明君,但是當朝大臣,也是勞苦功高的。
很多人已經(jīng)在暗地里思量,該怎么在這些即將啟動的大項目中,爭取到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權(quán)利了。
一群老家伙算盤打得啪啪響!
這些項目一旦啟動,代表的可不是苦和累,而是功勞?。?p> 越是深度參與其中,也是能分到好處。
沒誰是傻子!
他們已經(jīng)在盤算著,哪個項目自己可以負責(zé),自己有能力負責(zé),準備退朝之后,去找女帝請命了。
越早,越有湯喝。
晚了,可就渣渣都不剩了!
這時候,要的就是膽子大,只要自己稍有了解的,都可以去請命。
先拿下來再說,會不會那是以后的事嘛。
自己不會,手底下那么多人,他們還不會?
再不會,現(xiàn)學(xué)都行??!
最重要的,是項目必須先到手。
“陛下,工部請命,立刻開始建造部門拆分,實行分工合作制?!?p> 有大臣急不可耐地站出來。
“陛下,戶部請命,對書中所說農(nóng)事規(guī)劃,即刻進行試驗。”
另一大臣站出。
“陛下,兵部……”
“陛下……”
一時間,無數(shù)大臣紛紛起身,焦急地想要展開計劃。
沒人不急!
一國之力是有限的,大夏連經(jīng)兩次大動蕩,國力倒退不少,可說不上富足。
不論是國庫還是勞動力,都不足以讓這些項目同時啟動。
如此多的大項目,必然要有先后順序。
誰也不想落于人后!
須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以后想要追趕,可就難了?。?p> 再者,大家都有好的方案在手,只能看著別人的項目展開得如火如荼,而自己只能焦急等待,試問誰能忍得???
沒法忍??!
因此,沒人在乎什么臉面了,一群人面紅耳赤,爭相恐后請命。
甚至于,有大臣竟開始互相攻訐,認為自己的項目先行最有利,其他部門的往后稍稍。
一時間,大殿的氣氛再度熱烈起來。
如同菜市場。
“夠了?!?p> 最終,還是女帝的一句喝止,壓下眾臣語氣。
她本來沒說話,打算拖一拖,讓群臣干著急,壓一壓他們氣焰的。
奈何,她不說話,但是眾臣確實互相吵了起來。
哪個部都覺得自己的項目應(yīng)該最先啟動,其他部門的項目往后排,各個都能扯出一通大道理。
誰也不服誰。
然后,火氣自然就上來了,由爭論,演化成了爭吵。
看他們面紅耳赤氣呼呼的模樣,若是她再不出言制止,怕是要打起來。
所有人閉上嘴,壓下火氣,齊齊看著女帝,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
“眾卿稍安勿躁,我保證,書中所寫的項目,都會實施,只是先后問題?!?p> 女帝淡然道:“而諸位也都明白,我大夏國力,不允許所有項目一同開啟,最多只能同時施行兩三樣。”
“至于最先啟動哪些項目,等朕再研究研究。”
女帝的意思很明確了,暫時還沒定好哪個項目先上,所以暫時放一邊,以后再說。
“陛下,這……”
“陛下……”
不少人一聽,頓時急了。
再做定奪?
不行啊!
若是這樣,他們部門的項目第一時間展開的可能性,可就大大下降了呀。
頓時,都想站出來再爭取。
只是,女帝壓了壓手。
“此事,就這么定了,無需再多言?!?p> 女帝此話一出,想再說話的大臣,也都識趣地閉上了嘴。
一時間,有人唉聲嘆氣,也有人面露喜悅。
戶部的人,自然是高興的。
因為這些項目中,很多項,都需要足夠的人力去做。
而大夏目前人力并不富余,怎么才能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投入其他項目中去呢?
那自然是提高生產(chǎn)效率!
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太多太多了,若是能改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那么,即便只是改善一點,都能解放出大量人力。
打個比方。
都知道修繕水利能提高糧食產(chǎn)量,都知道修路能改善百姓生活質(zhì)量,促進交流,發(fā)展社會,但為何就是修不起幾條水利工程,修不出幾條大路來?
人力物力不足!
糧食產(chǎn)量不夠,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力去從事農(nóng)耕。
飯都吃不飽,還修路挖河?
呵呵。
所以,農(nóng)事先行,那是必須的。
項目雖多,但是掌管農(nóng)事的戶部項目,肯定占了一個先發(fā)名額。
眾人心里有數(shù),頓時也不再在這件事上多言。
至于他們心里怎么想,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可以預(yù)見的是,退朝之后,必然有很多人求見陛下了。
“眾卿,封王之事定下了,那么,你們還有何事嗎?”
女帝開口詢問。
上朝,事實上并不是天天都要上的。
通常,只有商議大事的時候,才會上朝。
至于正常的國事辦公,一般都是臣子自己求見皇帝,或是皇帝召見臣子,在辦公大殿完成。
女帝的意思就是,有大事就說,沒有就退朝了。
群臣相覷,半晌無語。
“若是無事,那么……”
女帝正想說要退朝,卻見前排一個老臣站了出來。
“汪大人,你還有何事嗎?”
女帝頓住話,開口問道。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問王爺?!?p> 老臣也很精明,見封王之事蓋棺定論,頓時直接改口了。
他看了一眼葉辰,面帶微笑,滿是善意。
葉辰一愣,莫名地感覺到一絲不妙。
“這老家伙……想害我?”
他的心中,冒出一個念頭。
“何事?”
女帝也有些疑惑。
“咳咳,是這樣的,老臣就是想問問,王爺是否已有婚配?”
老臣輕咳一聲,而后說道:“若是沒有的話,老臣倒是想給王爺大人做個媒。老臣家中有一孫女,年方十八,生得花容月貌……”
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
包括女帝和葉辰,亦是呆了半晌。
啥?
你說你想給我做媒?
想給我介紹你孫女?
年方十八,花容月貌……
你長成這副模樣,孫女真的是花容月貌?
葉辰十分懷疑。
當然,這并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根本沒想著短時間內(nèi)要娶親成婚好嗎!
感受到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不少大臣正打量著他,似乎也在考慮,是不是介紹自家小輩給他的時候,葉辰后背冒起了冷汗。
還有,女帝也在看著他。
而且,目光怪異。
似乎帶著某種莫名的,讓人感覺很不妙的意味,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