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冥影幽途:冥界的神秘冒險

第二十一章 無間境

冥影幽途:冥界的神秘冒險 黃梵希 3568 2020-04-20 01:54:36

  一路上,修羅綾極其小心,生怕撞見其他厲鬼。路引蝶所留下之靈跡,只有締結契約的召喚之人方能看見,若非締結契約之人,是看不到召喚出的路引蝶的,因此,跟尋路引蝶所留痕跡,勿須擔心路引蝶會被其他一般的靈體消滅,導致蹤跡消失,但仍須小心高階靈體識別出路引蝶本體。因此,雖是召喚之物,卻也需要極其小心的保護。不過,在這無間境內,高階靈體也不會有閑情施法查探消滅他人的路引蝶。因為在無間境內,施法所耗散的靈力是尋常施法的千倍。所以,只需小心前進,不必操之過急,盡量避開別人靈體即可。

  修羅綾趁著這空檔,對穆宏博說道,所謂的無間境,是位于一處叫做虛空間的地方,這里是六界之中唯一能連通六界的空間。是一個比著六界更高次元的空間存在。而空間的次元,或者精確的說,空間的維度,就目前世界樹可知的領域而言,一共劃分為11維,即0維到10維空間,算上一維的時間,不算0維,便構成了11維度的時空,算上0維,便一共12維的時空,一般時空中我們不討論0維(即空),常以11維時空來表述。11維空間和11維時空是不同的,一個是0-10維的11維空間,一個是10維的空間加上1維時間達到11維的11維時空,從零維到十維的復雜空間構成中,人類所處的空間維度是3維,零維空間是一個點,一維空間是在零維空間的基礎上由無數(shù)點構成的一根無限長的直線,而二維空間則是由無數(shù)根直線構成的一個平面,三維空間則是由無數(shù)個平面構成的體,而四維空間則是由無數(shù)的體構成的超體,五維空間則依此類推……形象上,我們有一點表示零維,用一根直線表示一維,用兩根相互垂直的直線表示二維,用三根相互垂直的直線表示三維,用四根相互垂直的直線表示四維,用五根相互垂直的直線表示五維,依此類推……,但是低次元的靈體無法理解高次元靈體所處的空間特性,也無法直觀的描述高于本次元的空間特性。比如,假設一只螞蟻是一維的生物,他所能觀察到的世界就是一條直線,在它的世界里,沒有平面的概念,也沒有立體的概念,螞蟻不管往哪個方向走,均認為所在的空間是一元的。如果他從繞著一個球體走一圈,它會非常吃驚為什么沿著直線走又回到了原點,這就如同為什么我們作為高次元靈體在人類的視角里面顯得是多么的不可思議一樣。我們再假設有一個一維的靈體,他生活在一維的世界里,一個二維的平面圓從其面前的直線世界整個穿過,假如他有視覺,他便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點出現(xiàn),逐漸地這個點變成了一條線,當這個圓穿過一半繼續(xù)穿過時,他又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根線又慢慢地變短,直至又變成一個點最后消失。因此,他所知道的二維的形象,便是一根由點變線再由線變點的這么一個存在,受限于所在的維度,他無法認知到二維的整個直觀形象,只能認識到一個二維投射在一維上的一個片斷,一個線段剪影。而我們再假設有一個二維的靈體,他生活在二維的世界里,一個三維的球體從其面前的平面世界穿過,假如他有視覺,他便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點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逐漸地,這個點慢慢變成了一個平面圓,當這個球體穿過一半繼續(xù)穿過時,他又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個平面圓又慢慢地變小,直至又變成一個點最后消失。因此他所知道的三維世界的形象,便是一個由點變平面圓再由平面圓變成點的這么一個集合存在,或者說三維物體是由一系列二維橫截面所組成的存在,受限于他所在的二維維度,他無法認知到三維的整個直觀形象,只能認識到一個三維投射在二維上的一個片斷,一個平面圓剪影。

  同理,我們再假設有一個三維的靈體,他生活在三維的世界里,一個四維的物體從其面前的三維世界穿過,假如他有視覺,他便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點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逐漸地,這個點慢慢變成了一個球體,當這個四維物體穿過一半繼續(xù)穿過時,他又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這個球體又慢慢地變小,直至又變成一個點最后消失。因此他所知道的四維世界的形象,便是一個由點變成球體再由球體變成點的這么一個集合存在,或者說四維物體是由一系列三維物體所組成的存在,受限于他所在的二維維度,他無法認知到三維的整個直觀形象,只能認識到一個三維投射在二維上的一個片斷,一個平面圓剪影。當一個四維物體出現(xiàn)在人類所在的三維世界時,他會驚訝于眼前的空間中突然出現(xiàn)球體,而這個球體由點變成大球體后又逐漸變小最后消失不見,他只會覺得眼前的這一切有悖于常識,無法理解,甚至認為是神跡。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高維物體對于低維物體而言,確實是有如神跡般的存在。

  現(xiàn)在……修羅綾突然停下腳步,對著穆宏博說道,你能理解我手中的東西么?說著,一手拉著穆宏博的手,一手在胸前張開,只見其掌心中突然從無到有出現(xiàn)一個極速變大的球形能量體,而后又迅速變小直至消失不見。

  穆宏博看著,雖然他知道這是法術,以前他也只是在游戲或者電影里面見到過,現(xiàn)在突然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樣的效果讓他覺得極其震撼。

  所以,你是說這能量體或者說施法便是操縱四維空間的物體或者能量體?穆宏博道。

  你可以這么理解。但不只是四維,還有其他更高維度的東西。修羅綾道,基于你所處的維度,你可以將一個四維的超球體理解為所有小于這個超球體的所有三維球體的集合,而且這一集合體必然是在不大于所有球體中最大三維球體的有限空間范圍內所有三維球體的集合體,并不是一個個三維球體的簡單數(shù)量堆積。

  一個球體里面怎么可能還能存得下有其他的球體呢?比如地球里面還能再存在無數(shù)個小地球嗎?穆宏博大為不解。

  如果地球是一個四維超球體,那么,是的,可以存在。修羅綾道,從一個點開始,所有不大于地球體積的地球體集合,便是一個四維超球體。這在你,是無法想象其存在的,你能理解其不斷變化的剪影就好。次元不同,理解便不可盡知其全貌。

  那這無間境所在的虛空間,是處于第幾維?穆宏博問道。

  無間境所在的虛空間連接六界,六界分布在四維、五維、六維的時空上,五維、六維可知世間因果。三維時空中,只要給出三維數(shù)軸上的三個數(shù)字,就可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四維時空,允許靈體在相同初始坐標下看到屬于自己的過去和可能的未來,但是不管你怎么樣折騰,你只能活在現(xiàn)在。五維時空允許靈體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實現(xiàn)平行人生之間的穿梭,但這些不同的可能性之間不能連接,六維時空將允許在五維的基礎上不受連接的限制任意穿梭,或者說你可以在不同的人生里任意穿梭,從而可以直接穿越到另一種可能性,而不必再回到改變決定的那個時間點重走時間線。

  七維時空允許我們不受起始坐標的限制,實現(xiàn)所有平行人生之間的旅行,而此時的你,便同時具有不同平行宇宙時空狀態(tài)下的多重可能性身份,換句話說,若現(xiàn)在我們身處于無間境之外的虛空間,便是具有了可成為任意一界靈體的多重可能性,即重生態(tài)。你是神也是仙也是人也是妖也是魔也是鬼,或者換句話說,現(xiàn)在的你,什么也不是,但是不管你成為什么,一旦狀態(tài)遭遇確定性,則重生之后的修為將會變成一片空白,也不會記得先前其他界之過往記憶,和死后輪回也差不了多少。而且,要打破無間境到達其他界的虛空間,所施術法卻并非易事,除冥界無間境以外,虛空間中還有仙界無量境、神界的無極境、人界枯禪境、魔界梵天境和妖界赤滅境。

  這些就先不說了。修羅綾略頓了頓,繼續(xù)說道,而這八維時空允許在七維的基礎上,在七維線上任意點產(chǎn)生任意個宇宙,或與我們相似,或與我們完全不同,你便是有無數(shù)個你,存在于無數(shù)個宇宙之中,或同或不同。目前只有極其稀少的究極靈體,才能夠憑借自身的無上修為達到這一維度。

  九維到十一維則是目前靈體還未曾涉及的維度,據(jù)說,在九維時空中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能夠感知到不同物理定律和初始條件的宇宙的形成過程,使不同可能性的宇宙時間線相交,達到直接穿越平行宇宙的能力。

  而在第十維,則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宇宙中的所有的時間下的所有的3度空間,可以更改時空的一切物理法則,包含了所有。

  在最高的十一維度處,便是所有的所有,你就是萬物,萬物就是你,一個無限可能的空間。

  所以,修羅綾繼續(xù)道,我們通過此無間境,不單只是簡單的跨越了163000光年的距離,或者說時間上跨越了16.3萬年,到達了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的附近,或者說到了16.3萬年后,因為對應此時天衛(wèi)五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的現(xiàn)在,只能是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靜止時空切片狀態(tài)下的16.3萬年以前。這是光速鎖定所衍生的時空現(xiàn)象,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抵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靜止時空切片下的現(xiàn)在的,即便是三維時空下無限接近光速產(chǎn)生的時空效應,因為在16.3萬年駛向過程中,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又發(fā)生了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所以通過近光速飛行16.3萬年,可以到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因時間變化而看到超過16.3萬年以后的景象,產(chǎn)生達到未來的錯覺,但這種錯覺又是真實的,此時,你可以這樣想象,如果你在天衛(wèi)五上保持靜止,16.3萬光年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此時在靜止時空切片下發(fā)出了一段光線,之后便不再發(fā)出光線,這段光線經(jīng)過16.3萬年到達你這里,那在在這16.3萬年期間,你便是像看電影一樣,一點一滴的看完了這16.3萬年的事情。而如果此時你以光速運動,不考慮時縮和尺縮效應(那屬于觀察者效應看到的變化,但光速的你沒有所謂的時間膨脹效應,因為你并非外部的觀察者,并且你不是一直保持光光速的狀態(tài),需要從光速狀態(tài)降速至非光速狀態(tài)),你需要近似16.3萬年到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處,但是此時的你所看到的16.3萬光年的影像在你還未到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時便已瀏覽完成,此時你離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仍有極大的距離,假想如果繼續(xù)有光線從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處射出,你便又可以繼續(xù)瀏覽超過16.3萬光年的后續(xù)影像,最終你在花費16.3萬年的時間到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后,你會尋著這些影像,到達超過16.3萬年,比如32.6萬光年后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對于你而言,時間過去了16.3萬年,對于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而言,時間亦過去了16.3萬年,但你卻瀏覽了32.6萬年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的影像,即到達未來的錯覺,但仍在現(xiàn)宇宙合理的物理法則之內。可見光速運動會使外部16.3萬年的現(xiàn)有影像和16.3萬年新產(chǎn)生的影像在16.3萬年內快速被瀏覽完,相當于2X倍快進瀏覽,當然,在你以觀者角度觀看外部的時候,考慮時縮效應,你又無法能真正的以2X倍勻速觀看外面所發(fā)生的一切,可能是光速時外部靜止,減速時影像加速回放,產(chǎn)生穿越感。比如,從地球上人的觀察視角,地球到火星的光線信號假設需要20分鐘,你看到的火星影像為20分鐘前的影像,但假如你是一個光子,對于你而言,到達火星需要0分鐘,火星影像相對于你來說是靜止的,又假如你是一個起始瞬間無限接近光速飛行的物體,到達火星幾乎0分鐘,外部一切相對于你來說是靜止的,若地球上的人看你,他們也會看到一個幾乎近止不動的你(觀察者效應)。但你在到達時突然在幾秒內減速至接近靜止的低速狀態(tài),相當于脫離近光速參考系躍遷至地火超低光速近靜止參考系,此時你的減速過程會看到外部原本相對靜止的一切開始運動起來,時間在飛快的變化,若地球和火星上有一對一模一樣的時鐘,你會在幾秒之內看到原本近乎靜止的時鐘,開始飛快變化直至變成轉過20分鐘,此時的你,將看到原本20分鐘已經(jīng)發(fā)出的火星延遲影像和20分鐘飛行過程中火星新產(chǎn)生的影像,共計40分鐘產(chǎn)影像在這幾秒之內發(fā)生,這時,你問地球上的人你飛了多久,他們會告訴你你飛了20分鐘。你的時間已經(jīng)和地火參考系同步,飛船上的時鐘仍然正常走著,顯示過去了20分鐘。

  所以對于速度最終降至近靜止超低速狀態(tài)的人來說,時縮和遲縮效應沒有意義,永恒的靜止時空或者說0維空間只是對于一直保持光速運動的物體才有意義?

  是的。一但你降下速度,外部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你的速度不會對外部時空產(chǎn)生影響,是你融入了外部時空之中。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進了一家瑞士鐘表店,每人選了自己喜歡的一塊表并要求營業(yè)員把三塊表的時間調成一致。隨后,我們來到了一家游樂園,其中一個游樂項目是乘坐光速飛車,其實飛車的速度并沒有達到光速。我站在起點A處,幫兒子把安全帶系牢,兒子高興地坐在A點的光速飛車里。我妻子站在終點B處,A與B之間的距離為L。車馬上要出發(fā)了,我下意識地對了一下自己和兒子的表,時間一分一秒都不差。抬頭再看終點處妻子的表,我發(fā)現(xiàn)妻子的表比我的表慢了一些。來不及多想車已經(jīng)象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我突然發(fā)現(xiàn)兒子的表越走越慢,當然是相對我的表而言,最后到達終點時與我妻子的表一致了??磥砣鹗勘淼馁|量也不怎么樣,我打算玩完回去后把表給退了。在回來的路上我看了一眼妻子和兒子的表,奇怪!怎么我們的表顯示的時間分秒不差,我明明看見他們倆的表比我的慢了呀!我把我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我的妻子,她說她也覺得挺奇怪的,但是與我所說的現(xiàn)象稍有些不同。兒子在起點時,她發(fā)現(xiàn)我和兒子的手表都比她的表慢了,但當兒子乘坐飛車向她駛來時,兒子的表卻變得越來越快,最后到達終點時竟與她的表一致了。這時候兒子也加入了我們的談話,他告訴了我他的發(fā)現(xiàn),他是這樣描述的,在起點處他發(fā)現(xiàn)爸爸的表跟他的表時間是一致的,媽媽的表走得比他的慢,當車運動起來后,爸爸的表變慢了而媽媽的表比原來快了,最后當他到達終點時媽媽的表與他的表又一致了。

  既然光速飛行的人也會看到同樣的效應,地火參考系上的時間也會相對于自己變慢,因為相對論說了,這是相對于外部觀察者的效應,那么既然對方都看到對方的時間變慢了,而對方又感覺自己跟往常一樣,那么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有何意義?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影響,僅僅只是表象變化?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確實如此,但不可忽略的是,光速對人的影響還表現(xiàn)在另一方面,這導致了光速運動可能會對人產(chǎn)生某種時間影響,這又便超出了上述的范圍。

  什么影響?

  相對論討論問題之前要先指定參考系,如果一直保持勻速,那么在地火系看近光速的人更年輕,如果在近光速的人參考系看,則地火參考系的人更年輕,而如果接近光速的人最后返回地火參考系,則確實更年輕,無論哪個系看都是如此。這方面的影響你們地球人曾舉出一個雙生子佯僇的例子來質疑光速對人的影響,但那是對光速下時間變化認知不夠導致的。

  雙生子佯僇,這個我倒是聽說過。

  簡單點說,就是卡時間,光速不一定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年輕,如果成功卡住時間,那么就會產(chǎn)生雙生子中光速飛行的哥哥見到弟弟時,會比弟弟年輕。

  怎么個卡時間?

  因為,當你以光速飛行時,個體本身就在不斷向外以光速發(fā)送事件球,事件球以三維輻射的形式一個接著一個層層嵌套射向宇宙,事件球就是一層幾乎沒有厚度的球殼而已,我們只能描述他們是連續(xù)的,隨著距離的增加,光速的限制,接收事件球會產(chǎn)生時間差,當你以近乎光速運動時,你與事件球就這么一前一后非??拷南蜻h處飛去,當你在例如1光年之外的弟弟接觸到你剛起飛的事件球,以為你1年以后抵達時,畢竟光速跨過一光年也需要一年的時間,沒想到你不出幾秒,便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他附近。因為你起飛后不出幾秒就已經(jīng)達到了光速,幾乎是緊貼著起飛的事件球飛過來的,所以弟弟就會看到1光年之外的哥哥剛起飛就到達了自己身邊。這里還涉及到一個最小時間與空間的問題,最小的距離是普朗克長度,約為1.6乘以(10的35次方分之一)米,最小的時間尺度是普朗克時間,約為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時間與空間不是無限可分的,存在時間與空間的最小單位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事件球不能無限發(fā)射,對于光速飛行的哥哥事件球和光速起飛瞬間的事件球,這兩個事件球之間能容納的事件球數(shù)量是有限的,在哥哥飛行的過程中,哥哥也在向外發(fā)送著事件球,在1秒的光線路程下,最多能容納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即1秒光線所能包含的信息事件球便是10的43次方個,而這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充斥在1秒光線走過的空間內,并導致光頻增加即所謂的藍移。但因為光速不可超越,因果不可倒置,這些事件球只能夾在起飛事件球和飛行的哥哥事件球之間,假如近光速飛行的哥哥事件球和起飛事件球相差2秒,則飛行的哥哥最多只能發(fā)出2*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而近光速飛行增加的距離無法像靜止時一樣容納全部事件球,假設1秒光走過的距離取近似30萬公里,即1秒光向外擴張30萬公里以容納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而現(xiàn)如今近光速飛行,原本相差1秒的事件球間距應為30萬公里,如今可能僅僅只相差3公里,中間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如何能充斥其間?這倒不是光速變慢了,而是1秒事件球之間的間距被擠壓變短了,根據(jù)光速不變原理,飛行的哥哥所發(fā)出的光線仍是光速傳播,同時所得時間又不能小于普朗克時間,即不能用3公里除以10的43次方推出更小的時間單位。是故這1秒間距除以光速,原本1秒事件球間距為30萬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即為1秒,現(xiàn)如今1秒事件球間距為3公里除以光速感知到的時間只有0.0000……幾秒,沒有事件球的變化就無法感知時間,時間感大為不同,而時間再除以普朗克時間即為事件球數(shù)量(普朗克時間數(shù)量),飛行的哥哥向外傳播事件球的數(shù)量勢必減少,要完成正常的傳遞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的1秒感知,則飛行的哥哥需要飛行更長的距離,達到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才能感知1秒,而達到這么多事件球,對于飛行的哥哥來說,便要飛出成百上千億公里的距離,這便產(chǎn)生了飛行的哥哥感覺只過了1秒,外面的人卻按照30萬公里的光速,覺得飛行的哥哥飛了好幾個月,正常持續(xù)不斷的事件球即為時間流動,有時間流動即為有事件球擴散,有事件球同樣可以反推時間在流動,受制于最小普朗克時間,飛行的哥哥向外無法發(fā)出更多的事件球,高速運動物體的時間就是這樣變慢的。不過,對光速飛行的哥哥而言,這種慢動作仍是以10的43次方個事件球每秒進行感知,因為時間單位數(shù)量之間的連續(xù)性,所以并不會出現(xiàn)慢動作這樣的場面,還是在正常的感應下,飛行的哥哥舉手投足間,外面也就正常過了很長的時間。只是相對外面的人看哥哥,會發(fā)現(xiàn)其如同慢動作一般。如果速度足夠接近光速,大體上就是舉個手,便飛了差不多一光年的距離,如果飛行的哥哥光速僅為0.9倍光速,那么能容納的事件球就會增多,時間流動就不僅僅約2秒,如果0.8倍光速,則能容納的事件球就會更多,相對地時間流逝也會增加。最臨近事件球要拉出一個普朗克長度,才能容納下一個事件球的出現(xiàn),也才能允許一個普朗克時間單位的出現(xiàn),越接近光速,飛行的哥哥擴散出光經(jīng)過的普朗克長度數(shù)量也就越少,基于光速不變,允許出現(xiàn)的普朗克時間單位數(shù)量也就越少,只有這最小時間出現(xiàn)才允許感知的出現(xiàn),而這層不可逾越的光的事件球最小長度間隔或者說時間間隔便稱為光障,光障阻擋了事件球超光速傳遞,阻擋了四維時空下違背因果的發(fā)生。

  從這你也可以看出你所要面對的世界和如今的世界時間觀將大為不同。靈體的神魔道法修煉可以使靈體在原地將身體空間內事件球鎖住,成功的高階修習者甚至可以達到時間靜止般的永生。哼哼,當然這些是后話了。修羅綾故作玄虛道。

  而無間境,讓我們從天衛(wèi)五到達不再是對應16.3萬年以前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也不是16.3萬年以后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而是靜止時空切片下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的現(xiàn)在,或者說對應于現(xiàn)在的非靜止時空下的天衛(wèi)五16.3萬年以后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

  當然,如果單單從時空的角度來考慮,似乎冥界與現(xiàn)世處于同一維度,只是空間不同,那就大錯特錯了。修羅綾繼續(xù)道,無間境所跨越的并不僅是同一維度下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還是跨次元的平行宇宙之間的跨越。此時的你,雖然即將到達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附近的冥界,那里是有著五維的時空,此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非彼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而是五維時空下,平行宇宙中的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你可以這樣理解,靈界和現(xiàn)世是重合的,現(xiàn)世是靈界的一個剪影,不同的次元空間各自屬于不同而又相似的平行宇宙之中,雖然空間近似,但是互不相認罷了。正如我們剛才在天衛(wèi)五上,而高次元同樣存在著天衛(wèi)五,如同模子一般,人死之后所處的世界,便是高次元的有別于現(xiàn)世次元的另一個次元的世界,但高次元可見低次元,低次元不可見高次元,高次元通過重合空間操縱低次元空間中的東西極其困難,而且會消耗大量靈力,也會驚擾到對方。

  所以,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不同的次元空間是極其相近的,空間本身便是多重次元的集結體,空間本身不單有同一維度不同次元空間的聚合,還有跨維度的不同次元空間的重合?穆宏博似懂非懂的問道。

  BINGGO,答對了。正是這樣。修羅綾道,所謂的平行宇宙,是極其復雜的概念,可以說是各向異性的無限平行空間的集結存在。

  你以這一維度過去163000光年,你還是在這一維度的次元空間,你以生死門跨維度過去后到達不同的次元空間,抵達時便是冥界所在第五維時空的天衛(wèi)五十六萬三千光年之后富氫沃爾夫-拉葉星,編號RMC 136a1的附近了。

  穆宏博聽罷,陷入了深思,盡管有些難以理解個中奧妙,但是他知道,他所前往的地方必定和生前所在的世界大為不同。

  那么,這虛空間中所謂的時損,指的又是什么呢?穆宏博急于想了解關于目前所在空間的信息,看到修羅綾一路緊張趕路的神情,他知道,自己所在的這一虛空間中的無間境,絕非善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