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海鹽
次日上午,竇亥早早的就醒來,找到吳繼直接開口問道。
“伯希,在倉庫里面那個山洞之前可是蝙蝠的巢穴?”
“回公子話,若是沒記錯話。寨中先輩當年在開辟道路之時,確實有言及此處當年乃是蝙蝠之巢穴。不知公子為何問及此事?”
“伯希你去組織一下村民去那洞穴中挖一些墻壁上的石頭出來?!?p> 陳梟一聽大喜過望,看來那石頭確實是硝石沒跑了。也沒回答吳繼的問題,讓他趕緊組織一下人去挖硝石。
吳繼不明就里,但也沒說什么。躬身告退之后便去組織人手挖石頭了。
打發(fā)完吳繼之后,竇亥找來蔡興,將一卷竹簡遞給他之后,說道。
“蔡哥,這里有一件事要麻煩你。這王孫士恩事關(guān)重大,為避免夜長夢多,請蔡哥帶十名竇府護衛(wèi)火速將其押送回竇府交給竇將軍處理。這封書信也轉(zhuǎn)交給竇將軍?!?p> “公子,這樣留在您身邊的人手可就不多了。不如卑職帶十個新護衛(wèi)押送,王孫士恩。老人還是留在您身邊如何?”
蔡興有些猶豫,本來竇府的護衛(wèi)人數(shù)就不多。這次戰(zhàn)斗中死了六個,重傷的那兩個眼見也挺不過來了,這一下讓他在抽調(diào)一半的人手押送王孫士恩,蔡興有些擔心竇亥壓不住那些叛軍與護衛(wèi),想要帶走一些護衛(wèi)和叛軍削減一下這兩方的人數(shù)。
竇府的護衛(wèi)有些在府內(nèi)的那些‘公子’成年之后便會派到他們身邊輔助,一般人數(shù)都是一乘人馬。所以當初竇亥被逐出竇府,竇府管家將他們派遣給竇亥時,蔡興就知道其實竇府雖然說是責罰,但是還是將竇亥作為府中的公子培養(yǎng)。
只是這個公子可能比較沒前途點。
但是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蔡興發(fā)現(xiàn)竇亥是一個有城府有手段的人。給這樣的人效力,雖然開始不順,但是蔡興無限看好竇亥的未來。所以也不想竇亥出事。
“不行,押送之事事關(guān)重要。只有派親信之人,我才放心。既然我能壓住他們一次,那就能壓他們一輩子。況且那張名單不還是廣陵嗎,他們不敢亂來?!?p> 蔡興覺得竇亥說的有理,便沒有在反駁。
”蔡哥,你這便挑選人手,即刻出發(fā)。對了走前找吳繼要些好點的珍珠,到了竇府送些給將軍和二小姐。這次我們能否回竇府可就看這次了?!?p> 蔡興答應(yīng)了一聲,轉(zhuǎn)身離去時,背后傳來竇亥的聲音。
”路上若有意外,王孫士恩也必須送到竇府。死活不論?!?p> 蔡興頓了頓腳步,沒有回頭,繼續(xù)向前走去。他知道這個死活不論可不單單指的是王孫士恩。
送走蔡興之后,竇亥來到山洞口。此時吳繼已經(jīng)帶領(lǐng)村民挖了許多硝石出來。
”嘿。竇竇,哥給表演個魔術(shù)。“
昨日與竇亥聊完之后,陳梟把竇亥當作自己的弟弟來看。他知道硝石遇到水后便會結(jié)冰,便忍不住想賣弄一番。
”魔術(shù)?“
竇亥不知道陳梟說的魔術(shù)是什么。
”就是術(shù)法,對了叫仙術(shù)。別問這么多了,讓人找一盆水來。待會可別太驚訝哦。“
竇亥不明就里,但是還是依言讓吳繼找一盆水過來。在吳繼找來水后,陳梟讓竇亥將一塊小的硝石碾碎仍進水里。
竇亥依言照做之后,在硝石粉撒進水里之后。竇亥驚訝的發(fā)現(xiàn),陶罐中的水竟然慢慢結(jié)成了冰塊,不由大吃一驚。
”不對啊。難道是加少了,怎么才這么一點冰塊?!瓣悧n發(fā)現(xiàn)結(jié)冰的水只占陶罐中不到三分之一,但是竇亥剛才加的硝石明明不少。不過看到竇亥吃驚的表情,陳梟也是挺開心的,就沒有計較這么多了。
陳梟現(xiàn)在迫切想把這塊海岸利用起來,作為自己前期的大本營。于是便讓竇亥問問吳繼這吳家寨的人平日如何生活。
竇亥手里把弄著剛剛那塊冰找到吳繼讓他帶自己好好的了解一下吳家寨的生活。
吳繼見竇亥手里突然出現(xiàn)一個冰塊也是十分吃驚,但是卻沒敢多說什么。便帶著竇亥四處走走。
吳繼領(lǐng)著竇亥到倉庫內(nèi)一處堆滿箱子的角落,打開一個箱子。登時竇亥就被箱子內(nèi)的珍珠閃瞎了雙眼,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黑珍珠。只見這些珍珠顆顆黝黑烏亮,圓潤多彩在昏暗的倉庫內(nèi)都無法掩飾他們的霞光。
”公子請看,這些珍珠都是這些年來寨中存儲。多數(shù)在這兩邊的礁石處采集得來,小的大部分用于購糧,稍大一些的都存在此處。以備不時之需?!?p> 吳繼隨手取出一顆珍珠,竟然都有指蓋大小,竇亥發(fā)現(xiàn)里面大些的居然有一節(jié)手指那么大。若是陳有財在此處,看到這么大的黑珍珠居然有這么多,怕不是當場就瘋了。
要知道,往日市面上流通的黑珍珠大的也就指蓋大小,指骨大小的珍珠哪怕是白色的都價格不菲,更何況是更加貴重的黑色。不過竇亥比較沒有出過門,雖然心中感嘆但是也不明白其中的價值。
沖吳繼點點頭表示知道,示意吳繼帶他去別處。兩人走到倉庫外,吳繼指著上方一個缺口,只見上面掛滿了繩索,有些繩索上還掛著好些個陶罐。
”公子請看此處,這便是通往山上的道路。往日,在山上的村民會每日將砍好的樹木和泉水從此處下來,海岸上的村民每日也會將海魚和糧食通過此處送到山上?!?p> ”那些陶罐是干嘛用的?“
”回公子,這些陶罐便是裝水和裝鹽用的器具?!?p> ”咦。你們還有鹽啊。自己熬制的嗎?“
”是的?!?p> “那怎么不賣鹽?這鹽可是緊缺之物。”
“回公子,因為這海鹽煉制相當消耗木材,而此處海岸上樹木并不多。所以每日山上投擲下來的木頭所熬制的鹽也只夠寨里人的日常消耗?!?p> “原來如此,那倒是有些可惜?!?p> 遠古時期,人們與野獸爭斗,殺野獸取食。肉里含有鹽的成分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但是自從有個五谷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谷類中不含有鹽分。只吃稻谷會全身無力,但肉又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
直到夙沙氏發(fā)現(xiàn)海水用火煎煮可以制作鹽。就是通過煮海水的方式提煉出鹽,漸漸的鹽就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
若是吳家寨能夠大批量生產(chǎn)海鹽可就能變成一塊寶地,但目前因為煮鹽法相當消耗木材,而海岸處木材又不多,所以很難大批量的生產(chǎn)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