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本為荊南人,因遇異人,傳其劍術,當世無雙,故爾人稱金劍先生。
正在王慶等人探討間,李助匆匆趕至屋內。
王兄,一切都已妥當,南豐、荊南、山南、此三座州城的守官我已安排完畢,到時只需王兄振臂一揮,這三城當效犬馬之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王慶拍了拍李助肩膀,“不錯,金劍先生果真沒讓我失望,待我起勢成功,定封先生為軍師都丞相?!?p> 李助俯身拜謝。
段五在一旁,一直冷眼相待,口中嘀咕著,“關鍵性的攻城掠地,還不得是我們,只會耍耍嘴皮子。”
段三娘聽著,只把段五一巴掌扇后,氣罵道:“不知天高地厚,快滾!”
段五哼了一聲,出了房間,王慶哈哈一笑,“三娘何必發(fā)火,段五有口無心,想必日后會明白的,你惹他做甚。今日金劍先生帶此喜訓而歸,看來我淮西王慶終于可以放手一搏了!”
王慶當下與眾人相商,決定在十月初八,也就是三天后起勢,因為那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他堅信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因此手下眾人都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起來。
十月初八,李助依計扮做星相入城,密糾惡少奸棍,里應外合,襲破荊南城池。
次日袁朗率兵攻下南豐,段氏兄弟將山南拿下,自此王慶短短數日便擁有了三座城池,此消息比當日梁山起勢還要震驚,朝廷很快得到消息。
“陛下,上月梁山起勢已是頭疼,如今這淮西王慶也起勢,自立為楚國,眼下眾多勢力,紛紛作亂,當以快刀斬亂麻,將這些未成形的勢力扼殺在夢中?!?p> “童愛卿,這事高愛卿已經與朕講了,愛卿就放心吧!”
趙佶一臉滿意看著殿下的群臣。
童貫不滿道:“陛下,高大人可是有何趨利避害的良策,否則他日內憂外患,國將不國啊。”
趙佶臉上忽現(xiàn)幾分不悅,只聽得蔡京奏道:“陛下,此事說急也急,說不急也不急?!?p> “哦,蔡太師此話何意?”
趙佶多了幾分好奇,立即問道。
蔡京諂媚道:“回陛下,急是大宋境內接連起勢,應當以防其他未起勢之力,如今方臘,田虎,晁蓋,王慶此四賊已然有了勢力,保不齊會有人效仿,到時候群賊并起,勢必會給朝廷造成不必要的麻煩?!?p> “太師,那不急又怎么講?”
“陛下,這不急的意思,是讓這幫反賊自相殘殺,四方勢力中很多將領以前都是朝廷當差,雖然謀反,可老臣相信這些人是有歸順之心,畢竟如今是大宋的天下,那些反叛勢力,雖說也建國立權,但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因此我們只需防止新勢力起勢,這四大寇暫且不用理會?!?p> 趙佶聽后,認為蔡京所言有幾分道理,可趙佶心里清楚,朝堂上是沒有幾人是敢講真話的,大宋傳到自己手中已經是第七代,此前大宋繁盛無比,可最近則蕭條許多,因此趙佶也想改變這現(xiàn)狀,可這四大反賊一日不平,大宋的江山,祖上的基業(yè)便一日不安。
高俅似乎從趙佶的神情上看出了緣由,啟奏道:“陛下,微臣有辦法讓四大賊自相殘殺,我等坐收漁利?!?p> 趙佶雙目放光,興奮著道:“速速講來!”
“招安!”
高俅說出此二字時,朝堂上群臣都紛紛議論起來,趙佶也眉頭緊鎖。
“高大人,你不會是有什么其它目的吧,讓我大宋招這些個反賊上朝為官,不會是高太尉和這其中的某個賊人暗中勾結吧?”
童貫陰陽怪氣的旁敲側擊,高俅心中擔憂,心想這童貫定是掌握了自己的把柄,不然不會這樣肆無忌憚的攻擊自己。
高俅清了清嗓子,道:“高俅上對陛下,下對萬民,今日所言完全是為陛下分憂,為萬民祈福,絕無半點私心,還望陛下明鑒?!?p> 趙佶揮手道:“高愛卿平身,起來說話,朕何來怪罪之說?!?p> 童貫此時終于按捺不住,拿出童影在高府中盜來的信,啟奏道:“陛下,微臣無意中得到此信,還請陛下過目?!?p> 一個小太監(jiān)將信奉于趙佶,趙佶看過后,問道:“高愛卿,這做何解釋?”
高俅看了童貫一眼,隨后笑面向趙佶講道:“回陛下的話,本來這事我接下來要講,不過童大人已經先替我說了,這信是我與那方臘的來往書信,因為方臘便是微臣要向陛下推薦招安的首要人選。
第一,江南方臘起勢早,占據江南數州,勢力之大,借方臘之勢來除掉其它三賊,那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第二,江南與我汴梁相距甚遠,若方臘接受招安,那么主力必將北上,待其與其他三賊,自相殘殺之時,我等可派軍火速將其江南根基鏟除,讓他進退兩難。
第三,招安后并不給其兵權,這還得由童大人來操作,簡單處理后,陛下的憂慮則可解除,大宋千秋大業(yè),定會延年不絕?!?p> 高俅一頓諫言,讓趙佶不絕稱贊,而童貫則在一旁大失所望,本想參高俅一本,不想竟為其做了嫁衣,心中不免憤憤不平。
“那便將此招安之事交于高愛卿,此外童愛卿要在樞密院與高愛卿好生合作,幫朕將這頭痛之事解決了,到時定不會虧待二位!”
趙佶一心歡喜,便退朝回房。
“恭喜高大人,得此美差。”
童貫笑臉道。
高俅也笑回道:“童大人,同喜,下回要到府上做客,提前說一聲,不然走屋頂遲早是要掉下來的,要小心啊?!?p> 高俅大步走出大殿,童貫看著高俅的背影,心中只恨的咬牙切齒。
梁國,晁飛攜同晁蓋,召來五大常委,討論著最近建立楚國的王慶。
最終決定暫且不考慮楚國的建交,因為王慶這人,口碑不好,與之相交,多為吃虧,且淮西離山東甚遠,隔江帶河,不足為慮。
其次,會議最終決定將大名府做為梁國的第二大城池,待元年后,一舉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