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王冠與紅顏

059章 契機

王冠與紅顏 塵惜雪 2055 2020-04-17 07:40:56

  一大早,趙嘉便帶著牧惜雪一起趕往雁門。

  傍晚時分,兩人順利達到雁門,牧輕塵在知曉牧惜雪跑來了雁門之后,又是一頓數(shù)落。不過趙嘉要和牧輕塵以及申無戀議事,此舉到是救了牧惜雪,她便抓住機會趕緊跑了。

  “兩位都坐下吧?!壁w嘉先招呼兩人道。

  “嘉公子,你此次回邯鄲參與朝議,不知道我趙國下一步究竟打算如何?”等三人剛坐定,申無戀便開口問,牧輕塵雖然沒有開口,但是他的眼神表明他也關注此事。

  “平陽君趙賈支持伐秦,丞相樂陽支持伐齊,太師郭開反對征伐,大將軍荊離也不支持興兵,大王態(tài)度不明?!壁w嘉簡短的將朝堂上眾人的態(tài)度說了下。

  “平原君趙賈出身王族,若是支持伐秦那必然是動了奪回太原之意,此議對于王族來說實乃正常之事。丞相樂陽支持伐齊,想必是想通過伐齊為南境元帥樂拯攢得軍功,以擴大樂氏影響力。太師郭開反對就更好理解了,樂氏愈強對郭氏就愈不利,他自然要反對。至于大將軍和趙王得想法,就不是我能猜測分析的了?!鄙隉o戀毫不避諱,將三人的想法簡短分析了下。

  趙嘉聽過申無戀的分析,點頭贊賞。

  牧輕塵并未受任何影響,也開口說道:“荊離大將軍生性謹慎,在我軍未增調(diào)集結,糧草軍需未落實,齊軍戰(zhàn)力尚強的情形下,必不會輕易率軍渡濟水伐齊。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危事;兵者,國之大事也。荊離大將軍掌管一國之軍事,不能輕易犯險,如田忌故事。至于大王,非我等臣下可以臆測?!?p>  牧輕塵多言到是和大將軍荊離說法極其類似,趙嘉也是頻頻頷首?!靶业脙晌幌逯@軍國大事也能讓我多了幾分洞察。大王乃一國之主,所思所想,我等下臣的確難以領會。不過依我之見,此次吳齊大戰(zhàn)對我趙國而言,實乃難得之機遇,我趙國只須等待一個契機,一個進軍齊國的最合適的時間點。”

  “愿聞其詳。”牧輕塵簡明扼要,并未多說。

  “自云夢澤邊之時,我已將性命交給公子,公子只要有所決斷,無戀必會支持?!鄙隉o戀到是頗為豁達,說這般話時也是一副風輕云淡的神情。

  “簡而言之,就是要等,等到齊國與吳國戰(zhàn)事更為焦灼,我軍發(fā)動雷霆一擊,齊軍無力抵擋之時,我趙軍再攻入齊境,必事半功倍?!壁w嘉也沒遮掩,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之后三人再議了會列國形勢,交流了番看法后便各自散去。

  秦楚戰(zhàn)場,武安君白起已將率軍渡過大江,突破了楚軍大江防線,并一路急行軍直至漢壽城下。秦軍和楚軍在漢壽城下大戰(zhàn)一場,武安君不愧戰(zhàn)神之名,很快便帶領秦軍擊敗了楚軍,楚國春申君黃歇帥落敗楚軍繼續(xù)后撤至岳陽一帶,再依岳陽城據(jù)守。

  武安君白起破了漢壽城后,殺盡城內(nèi)大族,為防止降兵釋放后再加入楚軍并且節(jié)省軍糧,對投降的楚國士卒也全部坑殺。此后,楚人凡言及白起者皆視其為屠夫,楚地的大族為免遭全族屠戮,更是對春申君大軍支援財物,提供士兵,殊死抵抗。白起對楚人的這些作法到是絲毫不以為意,依然帶兵破城,甚至屠城,希望通過此種手段讓楚人放棄抵抗之心。

  然而楚人也甚是奇特,多數(shù)皆誓死抵抗,堅決不做秦國順民,加之各大世家疏導指揮,對秦軍的推進造成了很大的阻擊。白起在這大江以南雖說仍是難有敵手,但每進一步,每奪一城都頗為艱難。這種情況更是激發(fā)了白起的怒火,對楚人也是愈加憎恨,屠城滅族之事做的也越來越多。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秦軍大有在江南楚地深陷泥潭之勢。

  至于吳國,伍蕓在率領吳國大軍渡過大江以后,穩(wěn)扎穩(wěn)打,逐漸蠶食齊國江淮之地。等到齊王田地的四十萬大軍到達淮水岸邊時,伍蕓已將江淮之地占去了大半。齊王田地自然時暴跳如雷,當即就要領兵渡過淮水,與吳軍決一死戰(zhàn),齊相鄒忌和儒門孟鈞子等人苦苦勸諫,齊王卻置之不理。

  齊軍渡過淮水之后,急欲尋找吳軍主力決戰(zhàn)。然而伍蕓早已洞察了齊軍意圖,派重兵防守所占齊地大城,自己卻領軍繼續(xù)掃蕩江淮之地,并且四處布置迷陣,使得齊軍始終不知道吳軍主力身在何出。就這樣被吳軍牽著鼻子轉了一個月后,齊王田地向來養(yǎng)尊處優(yōu),先受不了了,下令全軍退回淮水以北,齊國隨軍將相實在深受自家大王胡亂指揮之苦,加上全軍均無斗志,竟無一人勸諫。

  伍蕓見齊軍想要退走,便率軍來攻,并且集中兵力進攻齊軍由新兵組成的左翼,齊軍新募之兵抵擋不住,不戰(zhàn)自潰,繼而引發(fā)了整個齊軍的潰逃。齊軍渡過淮水以后,齊王不知是受了刺激還是受了驚嚇,終于不再作妖,將齊軍指揮權交予齊將田單,齊軍這才在淮水北岸穩(wěn)住了陣腳。

  淮水南岸吳軍大營,一眾將領齊聚元帥大營里,一番慶祝,人人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伍蕓元帥,今齊國已將兵無斗志,將無戰(zhàn)心,我軍為何不乘此良機,渡過淮水,覆滅齊國呢?”一位吳國將領問道。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雖屢敗齊國,然齊國必將是這神州六國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存在,我軍能勝之,一賴大王英明,早做謀劃,對齊人知之甚深;二賴齊王田地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諳軍事,胡亂指揮。若是齊王恢復清醒,任用賢相良將,齊國雖不能立即恢復鼎盛,但是抵擋我軍攻擊還是問題不大的。不過,我更擔心的是趙國,其在北方一直屯兵不動,似有黃雀之意,我吳國已獲利頗豐,無須再攻入齊境,冒那為他人做嫁衣的風險?!逼鋵嵾@本就是精明的吳王的意思,只是讓伍蕓代為表述罷了。

  而在雁門,趙嘉接到探報后,卻認定他等待的契機來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