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蘇軾將王朝云葬在西湖孤山腳下的棲禪寺東南的松林中,為其撰寫墓志銘,并在墓旁建了一座六如亭,名字取自王朝云病逝前最后所念《金剛經(jīng)》中所載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亭上寫有一副對聯(lián):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
這天,他提著酒壺來到王朝云墓前,席地而坐,飲了一口酒,對著墓碑自言自語著:“朝云,你最喜歡收集我的詩詞,前幾天我又作了一首詩,我念給你聽。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歸臥竹根無遠(yuǎn)近,夜燈勤禮塔中仙。你泉下有知,一定會喜歡的?!闭f完仰頭痛飲數(shù)口,潸然淚下。
就這樣,蘇軾在悲傷中熬過了一天又一天,慢慢接受現(xiàn)實,回歸質(zhì)樸、無欲無求的田園生活。
紹圣四年。
正月。
白鶴峰的新家終于建成,蘇軾等人搬入新家,并為新家的正堂起名“德有鄰堂”,書齋起名“思無邪齋”,同時熱情相邀惠州知州方子容造訪,共賀喬遷之喜。由于家中已經(jīng)沒有積蓄,為了生存,蘇軾寫信給廣州知州王古請他幫忙討要自己寧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這一虛銜的折支券來兌換錢,然而朝廷并未同意。
二月。
蘇邁帶著妻兒及蘇過的家眷跋山涉水終于抵達(dá)嶺南地界,蘇軾收到來信后開心不已,急忙讓蘇過前去迎接。
蘇邁原本的計劃是把蘇過的妻兒送到惠州,自己回到韶州仁化縣。然而他還未抵達(dá)韶州就收到了朝廷下發(fā)的新制度,貶謫官員的親屬不得在相鄰州縣做官。由于惠州與韶州相鄰,蘇邁因新制度而無法赴任韶州仁化縣縣令一職。他既無法赴任,朝廷又不為他另改他職,他無官可做只得改變計劃攜家眷同去惠州居住。
三月。
蘇過接到蘇邁一行人回到了惠州,一家人終于得以團(tuán)聚。蘇軾開心不已,開始籌劃著一家人世世代代作為嶺南人安貧樂道,了此一生。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封從汴京而來的詔書已抵達(dá)嶺南,正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惠州。
四月。
方子容突然造訪。蘇軾熱情相迎,見對方面帶從未有過的憂愁,一種不祥的預(yù)感油然而生,詢問道:“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方子容拿出圣旨,向其宣讀了朝廷的詔令:蘇軾責(zé)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簽書公事。蘇軾大驚,呆若木雞地站在原地。(儋州,熙寧六年改名昌化軍,今海南省儋州市)
方子容安慰道:“我家娘子兩個月前夢到僧伽菩薩,菩薩說要與你同行,七十二后就會有詔令送達(dá)。如今剛好七十二天,也算是早有定數(shù),你可要凡事開看點,切莫煩惱,一切以身體為重?!?p> 蘇軾緩過神來,臉上驚愕之色轉(zhuǎn)為淡然,聳聳肩,笑道:“人生在世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我又何須煩惱。我蘇子瞻何德何能可與菩薩同行,此乃前世有緣,我應(yīng)當(dāng)開心才是?!?p> 他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內(nèi)心還是非常難過,只是不想方子容擔(dān)心罷了。昌化軍要跨海而行,大宋立朝以來從來沒有一名官員出自于那里,很難想象那里到底是怎樣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才讓百年以來無人出海為官。
方子容來時路上一直擔(dān)心蘇軾不能接受這一安排,沒想到他比自己預(yù)想的更加堅強,總算放下心來?!皩α?,子由等人也相繼被貶,我聽送詔的使者說子由貶往雷州了,此時應(yīng)該在來的路上?!?p> 他停頓片刻后道,“我給了使者些錢私下打聽了下,好像是章子厚聽聞你過得太舒坦,于是決定將你繼續(xù)貶謫,因你字子瞻,瞻與儋接近,所以將你貶往儋州,雷州的雷字和子由的由字有相同之處,所以將子由貶往雷州。真是太亂來了!”(章惇,字子厚)
蘇軾驚愕之余更是無奈?;葜萆畹钠D苦程度不容小覷,只是他樂觀的精神使他學(xué)會了接受現(xiàn)狀,學(xué)會了苦中作樂,何談“舒坦”二字。
他默默嘆息一聲,心念著,看來子厚對我的恨比我想象的還要強烈??!
也罷,他既然想要我的命,那就隨他拿去,就讓儋州作為我的安葬之所吧!
蘇軾送走方子容,將全家聚集在正堂,召開家庭會議。
蘇軾與方子容的聊天內(nèi)容已被家仆聽到,很快全家人皆知蘇軾被貶昌化軍這一噩耗,瞬間悲憤難遏,但又無可奈何。所有人到齊后,蘇軾見大家情緒哀傷,強忍內(nèi)心悲痛,擠出一抹笑意,道:“都別這么難過嘛,我們來惠州之前不也極其擔(dān)憂,來了以后發(fā)現(xiàn)這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說不定儋州也一樣,凡事想開點!”(北宋人習(xí)慣性稱昌化軍為儋州)
蘇邁道:“既然無法改變,那我陪爹去儋州?!?p> 蘇過道:“兄長留下,還是我陪爹去吧?!?p> 蘇邁態(tài)度堅決地說道:“你和弟妹、孩子剛一家團(tuán)聚,怎能再度分離,還是我陪爹去儋州?!?p> 范煙霏道:“兄長帶著嫂嫂、孩子們留下來吧。我可以帶著孩子和叔黨陪爹一同去儋州。儋州條件艱苦,爹年事已高,我和叔黨過去也方便照顧?!?p> 蘇邁、蘇過兩家都嚷嚷著要求隨行。蘇軾很清楚要去儋州必須穿越巨浪滔天的海峽,到底能否平安抵達(dá)暫未可知,更別說在島上如何生活了,這一走也許就是與家人們的永別。
他心中悲痛不已,下了艱難的決定:“就叔黨一人陪我吧,你們都留在惠州。就這么定了!”
眾人仍要求隨行,被蘇軾斷然拒絕。蘇軾態(tài)度堅決地說道:“你們?nèi)粝胨臀覀?,最多送到廣州,我去那里與敏仲道別后,你們就返回惠州?!保ㄍ豕?,字敏仲)
眾人雖不愿意,但也不好違背蘇軾的意思,只得照做。就這樣,一家人以最快的速度為蘇軾和蘇過收拾好行囊。數(shù)日后,眾人啟程前往廣州。
蘇軾等人先來到博羅縣,與縣令林汴告別,得知王古因為采納蘇軾的建議改造廣州城用水和救助感染瘟疫的全城百姓被貶袁州而自責(zé)不已。
林汴告訴蘇軾詔令剛下達(dá)不久,王古肯定還沒走,于是蘇軾帶領(lǐng)家人加快速度奔赴廣州,向王古當(dāng)面道歉。
蘇軾來到廣州后,見到王古極為內(nèi)疚。然而王古勸他無需自責(zé),救助百姓本來就是他身為知州的分內(nèi)之事,縱使被貶也無怨無悔。
蘇軾內(nèi)心百感交集,無以言表。
拜別王古后,蘇軾等人繼續(xù)前行。
按照蘇軾的原定計劃,他和蘇過準(zhǔn)備在廣州江邊乘船向西前往梧州,然后再南下路過雷州,希望在那里見到被貶的蘇轍,兄弟倆短暫相聚告別后蘇軾攜子跨海抵達(dá)海南。
蘇邁等人將蘇軾、蘇過送到江邊,最不情愿面臨的離別之日終究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