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左明天下

第三章 極品老爹

左明天下 老白豬 2002 2020-02-01 13:56:16

  張桂生說道:“你干什么?想死啊,你不知道他認(rèn)識衙門的人嗎?真要動了手,有你好果子吃嗎?”

  張九言重重的把手里的長凳往地上一丟,“啪”的一聲咯嘣響,長凳當(dāng)時就散了架。

  張桂生看長凳被摔壞了,更加是生氣,指著張九言就一頓臭罵。

  張九言有心要還嘴,但畢竟這時候他的記憶和身體本尊的記憶融為一體,還嘴罵爹,一時之間還真張不開嘴。

  最后張九言干脆是懶得搭理爹,直接進(jìn)自己睡覺的茅草屋了。

  張桂生不罷休,跟在張九言背后罵,最后張九言把門狠狠一甩,關(guān)了門,這才看不見他。

  可是張桂生還是隔著門,在外面不停的罵張九言不懂事。

  張九言的娘李秀英是一個極其傳統(tǒng)的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對張桂生一向也不敢多管。

  這時候張母不敢上來勸張桂生,只能是去陪著笑,讓村民們都回去。

  村民們本以為看開始那架勢,說不得還能見識一場父子相爭的好戲,可現(xiàn)在張九言躲在屋里不見人,他們自然也沒什么好看的了,都是回去了。

  申時三刻左右,換做后世差不多下午四點,張母叫張九言出來吃飯。

  古代的小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明朝當(dāng)然也是如此,一天吃三頓飯,這樣的好事那還是到了近現(xiàn)代才出現(xiàn)。

  一天吃兩頓,第一頓叫朝食,在辰時五六刻吃,也就是上午八點半九點鐘左右的時候,第二頓叫哺食,在申時三刻吃,差不多也就是下午四點鐘左右。

  一天吃兩頓,幾千年沒怎么變過,這個實際上也是古代的生產(chǎn)力決定的。

  因為古時候農(nóng)田產(chǎn)量不高,除了人和動物的糞便,就沒有什么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有效手段,所以產(chǎn)出的糧食很少,差不多一畝地也就出個一百多兩百斤糧食,

  經(jīng)常是有的人家種了二三十畝地,但是一年到頭的忙完了,把賦稅一交,也剩下不了多少糧食,僅夠糊口。

  不比后世,一畝地通過育種和培育,還有化肥農(nóng)藥殺蟲劑的作用,一畝地產(chǎn)出一千多兩千斤,這么多的糧食,這個在古代是沒有辦法想象的。

  其實在古代一天吃兩頓飯的人家,他的家境還不錯的,有的地方其實還吃不上兩頓。

  確切點來說,是很多女人吃不上兩頓飯。

  張九言還記得穿越前小的時候,聽村里老人家說往事,說那個時候還是民國的時候,村里的女人一天只吃一頓飯,并且基本上還是稀粥,干活的男人才吃兩頓,

  如果哪個女人一天吃了兩頓飯,被人知道了,那么就會被村里的老人罵,罵這些女人不會過日子,貪嘴,吃那么多飯干什么,怕餓死屎殼蟲嗎?

  民國尚且如此,何況還是明朝了。

  叫吃飯,張九言出來了。

  幾個黑面饃饃,還有三碗面皮湯水,放在桌子上,這就是一家人的晚飯了,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悶頭吃飯,誰也沒有說話。

  陜西地處黃土高坡,種植大米也就不容易,所以他們種植的是小麥和高粱等農(nóng)作物。

  田地里種植這些,自然吃的也是這些,用這些農(nóng)作物做成的主要食物就是黑面饃饃,白面饃饃,烤餅,面條,面片等。

  黑面饃饃也不是黑色的,而是紅棕色,是用小麥做的,因為在把小麥磨面的時候磨得時間長,又把麩皮磨進(jìn)去了,所以吃起來口感很差。

  有的窮人家里為了節(jié)約糧食,還會把野菜樹葉樹皮什么的摻進(jìn)去,這就口感更差了,年紀(jì)大的人很難消化。

  相對于黑面饃饃,白面饃饃那就口感好多了。

  白面饃饃是白色的,因為白面饃饃是用面粉做的,不摻別的東西,所以口感比起黑面饃饃好的多,

  但是白面饃饃比起黑面饃饃要珍貴的太多,做一頓白面饃饃用的食材可以頂?shù)纳先念D黑面饃饃,一般人家里根本舍不得吃。

  不論是黑面饃饃還是白面饃饃,對于從后世穿越來的張九言來說,一頓兩頓還好,只當(dāng)是養(yǎng)生,

  但是多吃幾頓,張九言只想作嘔,根本難以下咽。

  可是家里條件就是這樣,不吃也不行。

  張九言爹張桂生心事重重,幾次張嘴想要對張九言說些什么,可是看張九言悶著個頭,又把話給憋回去了。

  不說話,可是心里急,于是張桂生向張九言娘李秀英使了使眼色。

  李秀英見了,無奈的低了下頭,這才是一臉為難的對張九言說道:“九言,我們欠里長的錢也賴不掉,

  娘尋思著,要不明天你去你姐姐家走一趟,問你姐夫借一下看?”

  張九言抬頭看了一眼娘,張九言娘一臉羞愧的把頭低的更低。

  張九言爹娘一共生養(yǎng)了五個,可是也就張九言和他姐姐張招弟養(yǎng)大了,其他三個都是早早夭折。

  古代醫(yī)療條件差,生活又苦又窮,許多孩子都是養(yǎng)不大,這也是很常見。

  要不然,古人也不會一遇上個頭疼腦熱,就跟天塌了一樣。

  “姐姐家里什么情況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去干什么?”

  說完,張九言悶頭吃飯。

  張九言爹把筷子一放,不滿的說道:“讓你去你就去,說那么多話干什么?”

  張九言把碗一放,氣道:“要去你去,你自己拉的屎,你自己擦?!?p>  “混賬,兔崽子,怎么說話的?不想活了?”

  “不活就不活,娘跟你說了多少次,叫你不要賭不要賭,你偏要賭,現(xiàn)在知道還不上了,現(xiàn)在知道日子難活了,早干什么去了?”

  不怪張九言這么生氣,原來張九言的爹一直就有賭博的毛病,家里窮的底掉,可只要手里有幾個錢,就跑去賭。

  完全不顧及家里的情況,小時候張九言和姐姐,還有娘,那是經(jīng)常餓的前胸貼后背。

  可是張九言爹從來不管這個,有錢就去賭。

  張九言娘為這事,也沒少說,也沒少吵,可張九言娘是一個性格傳統(tǒng)的女人,哪里管得住張九言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