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中西方兩種教育體制,各有利弊,這里主要跟大家介紹外國學校里那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們。
第一個,數(shù)學。
印象比較深的是在國外這邊遇到了一個白人老師Mr.R,他家小朋友是我的學妹。有時放學留下去Mr.R問題,還能碰到她。說來也有點慚愧和感動,期中期末時我去的頻繁,他女兒也耐心地在一旁等。每次幫我解答完后,Mr.R才領著孩子回家,兩人一次都沒有因為被我耽誤回家休息而不滿。
Mr.R是個輕易扔包袱的人。除了上課經(jīng)常分享笑話之外,他總是熱衷于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和節(jié)日慶祝。比如萬圣節(jié),他扮成那種特別丟臉,大多數(shù)人都不好意思穿的奇裝異服。比如,他扮過廣場舞大媽。頭上一頂爆炸式的假發(fā),身穿亮色運動連體服,腰上別著老年人散步時用的隨身聽---妥妥的復古disco。他還有一套充氣的騎士恐龍服,仿佛他騎在一個恐龍上。即使這一身裝扮十分不方便,進門經(jīng)常卡住,Mr.F仍樂在其中,耀武揚威地”騎“著恐龍在學校里到處溜達,見誰都表演一番。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下Mr.R的”周五漫威英雄日“。最初他告知大家,每周五是超級英雄日。每個人都要穿跟漫威超級英雄有關的造型。第一個周五上數(shù)學課之前,我很忐忑,因為自己并沒有符合標準的服裝。然而進教室發(fā)現(xiàn)并沒任何人穿。全校也無人知曉這節(jié)日。不多久就發(fā)現(xiàn),這原來是Mr.R自己的傳統(tǒng)。十分佩服他的執(zhí)著和勇氣,即使沒人理會,他也很堅定地每周五換上漫威英雄衣服,年年如此。一個人的節(jié)日,過得也很認真,并沒有不好意思或尷尬。Mr.R還總是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們他衣服上的圖案代表誰,講個小故事。
幽默風趣之外,Mr.R對數(shù)學問題十分敏感,四十多的人思路卻轉得一點不慢。講課解題時,也是高度集中。高中算數(shù)學題有很長的步驟,于是我們教室有三塊板:白板,黑板,和觸摸屏,分別用不同的筆寫。有次,Mr.R做題太投入了,連用了黑白兩塊板后,忘了換筆,拿起白板筆直接寫觸摸屏。幸好他剛寫完一個公式立馬意識到不對勁,趕緊找水搶救,所幸可以擦掉。
我感到很幸運成為Mr.R的學生。他的開朗性格和耐心使得理科課程有趣不枯燥,反而是我每天最期待的課程。
然后讓我們接下來說一說英語。
英語老師Mr.K。他的求學經(jīng)歷符合大眾對西方學生的刻板印象:年輕時并不喜歡英語,選了一個理科的。上了大一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這門課,退學一年,后轉系去了文科學英語和教育系。Mr.K還是學校摔跤隊的教練,看那一身肌肉和他不茍言笑的樣子,上課半點不敢掉以輕心開小差。被Mr.K盯著是一種驚心動魄的體驗。做小動作他都能立馬發(fā)現(xiàn),而且很恐怖的是,他不會立馬批評你,只會用他那如老鷹一樣銳利戳人的眼神冷漠地盯著你。就算你沒有干什么錯事,也會下意識地想把眼睛移開。上他的課,也絕對不會開小差打瞌睡。當時我們在學莎士比亞,古英語讀得大家昏昏欲睡,Mr.K突然平地驚雷般斷喝一聲:”?。×_密歐!“,頓時把離家出走的魂兒都招回來了。除此之外,我十分欽佩Mr.K對英國歷史以及莎士比亞的深度理解。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如臺詞,人物的服裝和場景,Mr.K都能做出聯(lián)系。分析這反映了伊麗莎白時期的某種思想,文化,社會現(xiàn)象等。
跟Mr.K這種板著臉,擅長黑色幽默的老師不同,化學老師們都是慈祥的老奶奶。
兩人都是六十歲左右,各自家里的孩子們都已工作。她們都是學校里出名的出題刁鉆,給分底的老師,當時上這個課的時候有很多同學都叫苦連天。其中Ms.M頭發(fā)已花白但一張娃娃臉總是笑嘻嘻的,慈祥地看著大家。每次去找Ms.M理論考卷出鋼,最后總是悄然之中被洗腦,覺得這些題都不難反而是自己沒準備好。另外一位老師,Ms.H,成功把我?guī)肓嗣驴氐慕M織。無論什么節(jié)日或氣候,她總備著各種各樣的毛衣:圣誕節(jié)馴鹿的,新年喜慶紅的,秋天薄毛衣或者冬天又厚又暖和的高領毛衣,等等。這兩位老奶奶別看年紀大了,但腦袋瓜還是倍兒靈,天天和我們又是爭辯扣分問題,又是解釋復雜的概念。這一路的磕磕絆絆,從最開始的看不對眼激勵摩擦,到最后結課時的依依不舍。兩位老人的性格俘獲了全班,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唯獨分數(shù)扣的太死,讓人又愛又恨。
最后一位就是我的戲曲老師。第一次見Mr.D,心想:這人真的是老師么?怎么像個混混?
他大部分腦袋已禿,只有正后方有一小片細碎的小波浪。手臂上還有刺青,兩個銅鈴般的眼睛滴溜滴溜直轉。六小齡童大家都知道吧?類似的感覺。像個猴一樣,特別機靈呆不住的感覺。Mr.D挑戰(zhàn)了我對一個老師形象的理解。當時,我覺得他看著非常不專業(yè),雖然是教戲劇的,但這幅樣子成何體統(tǒng)。對老師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點就是要看著比較嚴肅,沉穩(wěn),為人師表的行為舉止。然而之后Mr.D給我們表演示范,滿地打滾,裝瘋賣傻,怒吼咆哮,深情自白---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驚呆又被吸引,因為我看到了他對戲劇的熱愛。完全解放天性的演出來,完全沒有形象包袱。上戲劇課其實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一是語言問題:他們能現(xiàn)場編臺詞也就像是正常對話,但是我就會很害怕這種當著所有人的面臨場編的表演。二是文化上也有一些缺漏。同學們提到的一些作品或者演員我根本不知道。Mr.D并不一次性挑戰(zhàn)我的極限,而是鼓勵我去一點點去拋開害羞和尷尬,融入到情節(jié)中,忘記觀眾的注視。
這幾年學習我遇到這些老師無一例外都給我一種安全感。我問題目時不會擔心自己被老師嫌棄笨嫌棄理解能力差。他們的耐心幫助鼓勵我去不恥下問。我也有遇到有些老師,他們要么嫌棄我為什么總是有那么多問題真煩,或者就是不愿意幫助我因為他們自己家里有事要去照顧。總而言之,所以就會讓我覺得上這門課又難又累,而且沒有動力。
那我上述那些老師,雖然有的也是態(tài)度高傲評分嚴,但是他們歡迎大家不懂就問。于是,很快我就理解他們的思想方式,然后去改進。中西方其實教育這個隔閡也有很多專業(yè)的學者做過分析,我個人認為無法評出勝負。西方這種放羊式教育特別需要自主學習,而且要和老師經(jīng)?;咏涣鞑拍芨美斫庹n程的目標和思考方式。不想學習的人們老師也不催,不及格重修一門課的案例也常見。他們要么受到家庭影響,要么覺得努力上學為了掙多錢不值得自己的精力。民主社會是尊重他們的選擇的,讓他們玩,最后就變成了底層的流浪漢和混混。但那些繼續(xù)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他們會參加很多課外活動,也有取得很優(yōu)異的成績;并不比中國的學生們差。這些學生是真的喜歡自己的工作和學科,投入很多精力在里面。就像我的英語老師,他對莎士比亞那些文章研究的非常深入。每次上課我都豎著耳朵聽,簡直就像一節(jié)歷史文化課。許多文中與歷史的聯(lián)系都是他自己總結的。學習達到這種境界,不僅讀懂還能自己做拓展聯(lián)系,讓人佩服。
黑糖栗子
下一篇,配樂:青春微甜_程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