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賈詡的建議
衛(wèi)元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這老賈厲害啊,不愧是毒士,就這四個字,他就能聯(lián)想到這許多。
一拍腦門他決定了,大聲說道:“文和我知道了,現(xiàn)如今咱們不能談取而代之的話,一切還是以匡扶為借口,壯大自己,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好!好!有這九字,主公就立于不敗之地了,詡絕不藏私,一定助主公成就大業(yè)。”
老賈同志再次激動了,開始詳細的推演,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后,天下將會有何種變化,衛(wèi)元憑借后世的經(jīng)驗,說了一些日后的變化,獲得賈詡的贊同。
當然,也不可能全按照歷史的經(jīng)驗,畢竟現(xiàn)在的軌跡已經(jīng)改變不少。
“主公,既如此,詡覺得咱們的重心不該放在討董上面,取得整個荊州才是最重要的,然后西進益州,討伐劉焉不臣,只要占據(jù)荊益兩州,日后不管怎么變,咱們都立于不敗之地。”
不得不承認賈詡的眼光毒辣,這完全和諸葛亮后來的隆中對一樣,著眼點都是這兩處。
大漢十三州,唯有這兩州最富裕,但衛(wèi)元并不認可,指著自己畫的地圖說:“文和所言是對的,但這現(xiàn)在很難實現(xiàn),現(xiàn)在擺明了劉表要來荊州,劉景升可不是易于之輩,咱們要全占荊州恐怕辦不到?!?p> 后世都知道劉表是守成之犬,可別忘了他是怎樣取得荊州的,單騎入荊州,能干下那番事業(yè)的,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劉表在當世被稱為八顧之一,沒點本事是不可能的,衛(wèi)元現(xiàn)在并不是根深葉茂,曹操也是挾大勝袁紹之威,才敢南下取荊州的。
而且那時候劉表已經(jīng)死了,在他活著的時候,曹操也只敢在南陽占占便宜,絕不敢全面開戰(zhàn)。
賈詡自然也知道劉表不俗,沉吟著問:“那主公有何想法?”
衛(wèi)元嘿嘿地笑了,指著益州道:“占荊西取益州,奪漢中,有此三地在手,咱們坐觀其變,積蓄力量以圖后續(xù)如何?”
賈詡卻不同意,他認為益州內部主客爭斗太過于損耗,若不能迅速的整合益州,形成讓各方的都認可的利益關系,占據(jù)益州只能偏安一隅。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最后叫來幾員大將一起商量,又是各自都有人支持,權衡了良久,張繡煩了,嚷嚷的叫道:“想那么多干嘛,要我說,咱們若是有了益州,先取關中,占據(jù)西涼得了。”
“占據(jù)西涼干嘛,你想回家啊?”
典韋嘀咕著拿眼瞪他,不料衛(wèi)元和賈詡眼睛一亮,相視大笑道:“子修之言甚妙啊,關中之地才是坐看天下的最好地方,加上蜀中糧草,何愁天下不平。”
其實他兩不是沒想到這里,只是目前明顯不行,可這是著眼于未來的打算,自然是可行的。
他兩爭得面紅耳赤,忘了這是后續(xù)的事了,現(xiàn)在顯然衛(wèi)元的見解更好一下,全占荊州不僅目前阻力太大。
就是占據(jù)之后,還要面對關洛、揚洲、江東和西面的徐洲等地的威脅,顯然不合算。
但僅占領南郡南陽郡,甚至荊西北一兩郡就不同了,背靠益州,可以守得住,也不會四面御敵,只要防住東西兩面即可。
一旦關中動亂,就可以趁勢取之,穩(wěn)固崤崡,坐觀天下。
既然定下,那宛城就在大家眼中了,南陽郡可以不全要,但宛城一線是一定要的,這地方在后世不重要,但在三國時代太重要了。
向東可以威逼洛陽,向西兵蜂指向陜西,向北是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向南是保護南郡的屏障。
“南陽張咨不用咱們動他,以他的尿性,討伐董卓開始,自有他人動他,咱們只要坐收漁利即可,只是咱們的戰(zhàn)略要調整了。”
賈詡呵呵笑道:“主公既然信任漢升將軍,那主將就不要動,屬下覺得一旦取下宛城,讓子修配合漢升,再收攏南陽的軍隊,有個五千,幾年內宛城無恙。”
衛(wèi)元連連點頭,贊許道:“不錯,南郡交給興霸,文遠騰出手來,進駐巫山,文華坐鎮(zhèn)新野,向上支援漢升,向下支援興霸,有個兩三年,咱們就可以討伐劉焉?!?p> 巫山正是屬于南郡管轄,其實已經(jīng)是后世重慶地區(qū)了,只是現(xiàn)在縣城不在后世的巫山縣。衛(wèi)元這是要在巫山設軍營,居高臨下,威懾劉焉。
在場的諸將大家面露喜色,這是要占地盤了啊,有了地盤他們自然水漲船高,日后封妻蔭子了啊。
剩下的事就是等待了,一個月后,洛陽傳來消息,朝廷改元,定今年為初平元年,衛(wèi)元暗暗點頭,歷史還是回歸了。
雖然有些事改變了,但年號還是回到原來的起點。
三個月后,初平元年四月初七,陸續(xù)的諸侯兵馬開始會和,衛(wèi)元也領兵北上,到南陽和袁術會和。
此次北上他沒帶全部人馬,甘寧文聘按在南郡,黃忠張繡出新野為先鋒,徐榮和典韋緊跟其后,把張遼和太史慈藏起來。
他自己帶著高順,此番南郡出兵五千,已經(jīng)足夠打醬油了,對外可是宣稱,自己舉全郡兵馬出動,人家信不信他才不管。
“子修啊,這次你得給我穩(wěn)著點,別忘了你叔父還在董卓手下,別嘚瑟的猛沖猛打知道嗎,咱們就是來壯聲威的。”
到了南陽駐扎下來,衛(wèi)元再次叮囑張繡,這家伙好戰(zhàn),要是真把董卓打疼了,張濟還不坐蠟啊。
雖說這個時代,一家人分兩邊是正常的,可董卓這憨貨,誰知道會不會不按常理出牌呢。
張繡不滿的嘟囔著:“叔父就是個棒槌,這次我都跟他說了,帶著心腹一起來主公這,他就是不聽,就知道眼前官大一點,簡直就是鼠目寸光。”
這話讓大家哈哈大笑,黃忠知道以后這家伙是自己的搭檔,這些日子自然更親近,也明白他的性子了,拍著他的肩膀道:“子修說得對,為將者眼光不放長遠一點,是打不了勝仗的。”
“是吧,漢升大哥也覺得我說得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