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厚洋成了空心屯
大災過后,許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添蘭、添春都把媳婦和孩子接到了廈門;添凱則把媳婦孩子接到了龍巖,他在那里開了個家具鋪,專門制作仿古家具;添洪把媳婦孩子接到了東莞,反正得租房子干銷售,干脆租了一個上下樓,一層干業(yè)務,二層家人??;慶遠都73歲了,老伴得了腦血栓,被添培接去他那住了。
厚洋就剩下添雄和添龍兩家了。添龍開了一個中藥鋪,整天走屯串戶去賣藥,老母和媳婦種著3畝地,看護著兩個孩子。添雄和添娥,一個打工,一個種田,供兩個孩子上學。
添喜又接下了添蘭、添春、添凱、添洪家的10.2畝水田,使自己的耕作面積達到了18.4畝。他把牛和拖拉機及農機具都擺到了土樓前的院子里,他的牛己經達到12頭了,7頭孺牛,5頭牤牛。
那臺手扶拖拉機成了添喜手中的金箍棒,凡是農活,就沒有它干不了的。他每天一早就騎著摩托來上班,支好摩托就發(fā)動拖拉機,連添雄、添龍的5.4畝地他也包翻、包耙、包插秧了。
添喜把他包的田上的防護網(wǎng)都拆了,不拆就耍不開他的“金箍棒”。他開始使用除草劑和化肥了,留下4畝地種兩季稻,其余的14.2畝地都種糯稻。
添喜是這樣算計的:4畝兩季稻能收一萬斤稻谷,夠自己家和添蘭三兄弟家的13口人,添洪家的3口人吃的了,糧食不用外購;14.2畝糯稻能出2萬斤糯米,出2萬斤紅酒,收入16萬元;牛、林及“三干”出的錢,夠種地費用就行,不夠再從紅酒中出一萬;豬、雞、鴨、狗養(yǎng)來自家吃;油菜要種,能出6000斤油籽既夠油米柴鹽的了,又夠喂牛的了;而5.4畝的代耕費則夠買柴油和汽油的了。
按這個算計,三年就能建起樓房來,五年就能買臺小汽車,十年就能給兒子再蓋樓房、買車、娶媳婦。
添雄一年要支付兩個孩子的兩萬學費,他必須打工,只有添培把錢還給他,他才敢想建樓的計劃。
厚洋屯近500口人,現(xiàn)在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了,出去打工的有200多人,土地都轉到同宗種田戶手中了。
添雄家的流向和別人家截然相反,孩子流出了,大人在家里。這樣的流動在厚洋,乃至寨背也是奇葩。
燕華和益華放假時才回家,姐弟倆一回家就把許多添娥沒聽過的新事說給她聽。
添娥從沒離開過湖洋,去湖洋也只有一次,就是去登記結婚。她自從嫁給添雄后,就把自己封閉在家里了,每天從家到田,從田到山,從山到河。家里有多少錢,她從來不問,家里缺一只雞,她立刻知道。她就是這樣,默默地奉獻,從不索取。
燕華每次回來,都想帶媽媽去上杭城玩一玩,因為她身上有爸爸給她的,沒有花完的錢。添娥不是說雞鴨沒人喂,就是說田里生蟲啦,再就是山上有菇能采了,推遲不去。她是舍不得那來回的車票錢。
益華只知道學習,回到家里也不出屋,從早到晚地看她姐姐的書。他從小就是這樣,上學前班時,就把姐姐一年級的課本啃得差不多了。本來聰明的他,又堅持笨鳥先飛,學習做到了精益求精。
燕華、益華一回家,院子里的燈光就會亮到很晚。平時,添娥連看電視都不看到太晚,她是怕費電。家里安了電話,她沒有急事從不摸它,是怕費電話費。
明年,燕華就升初中了。實驗小學將她推薦到了縣第一高中附屬初中,一年學費、住宿費、伙食費要1.5萬元,添雄眼睛都沒眨一下,到學校交上了預付款。
添雄說:“只要孩子肯學,花多少錢都行,不管男娃還是女娃?!?p> 懂事的燕華哭了,她感到出生在這個家里的女娃,太幸運了。
添雄見到女兒掉了眼淚,知道她在感謝自已,為了不讓她覺得自己是女娃,不該享受這份待遇,他又拿益華說事了,還是那句話:“你先給弟弟探路數(shù),然后再帶好弟弟,只能做好,不能做差!”
他說這話是告訴女兒,給你花錢是為了你弟弟,你不要有思想負擔。他說得很平淡,心里卻起伏不平。要不是父親把妹妹送人這件事給他的烙印太深了,連讓燕華上縣城讀小學他都不會同意。他又一次向父親在天之靈發(fā)問:“你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添雄打工,東奔西走,對社會發(fā)展的形勢知道得不少,對知識改變命運這一格言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孩子能認真讀書是父母的福氣,不管男孩女孩,只有有能力,才能盡孝心,而要使其有能力,就要讓他們多讀書。
添雄對孩子理想的支持,也來自他父親的作為,他父親阻止他參軍時,他曾說過一句:“沒見過你這樣當父親的,別人家的父母都盼著孩子有出息?!?p> 如今,他不能把說父親的話,再讓孩子們這么說他。在某種意義上講,遇到一個不好的父親,對子女也不是什么壞事,可以成為子女的鏡子。
厚洋成了空心屯,添龍不理他家事,整個文陞家族的事都落到添雄身上了。村里一有事,他就用電話通知在外的湯氏長輩和兄弟,有一些交錢的事,他就找添喜墊付。因為凡是村里集資和收錢都是和土地掛鉤的,添喜租用了人家的土地,就應該承擔這份責任。
添喜對他大哥還是很尊重的。首先,他體驗到了,每次他惹事,都是大哥鼎力相助,讓他逢兇化吉;其次,他知道他能掙到錢,全靠賣紅酒,大哥一點私心沒有地幫助他;第三,大哥比他有頭腦,想事比他想得周全,幫他從不要回報,他越來越體會到了兄弟一心,其利斷金的含義。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出去的人都要回來,這是一年三次大團聚的第二次。
第一次是春分,不是回來種地,而是回來祭祖,這是寨背的傳統(tǒng)。寨背人的傳統(tǒng)是:土地是祖先留給他們的,在插秧之前要敬天、敬地、敬祖先,這樣才會風調雨順,取得豐收;
第二次是中秋,這是客家人的傳統(tǒng)??图胰硕际桥鲀龋兄魍猓^去男人一般是祭完祖就出去,到收獲時回來,交上在外掙的錢。然后就不出去了,在家過完年再走;
第三次是春節(jié),這是解放后新立的風俗,中秋到到春節(jié)時間太長,一個季度不勞作,在新中國被視為懶墮,為此,男人還是要出去做工的,生產隊全靠這一收入分配呢。另一個原因是春節(jié)全國都放假,在外也沒有工可打,不如回家團聚。
那么,1999的中秋,厚洋屯會有一次怎么樣的團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