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溫水煮三國

第42章 無妄之災

溫水煮三國 諸神渴了 2118 2020-01-13 22:02:15

  過得數月,青州多地,黃巾賊又起,聚眾數十萬,頭目不等,分多路劫掠良民。

  時曹操鎮(zhèn)守東郡,候得黃巾賊入兗州,擊賊于壽陽。

  合該曹操時來運轉,大膽收降黃巾賊,后以賊破賊,越打越順。不過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操擇精銳者,號為“青州兵”,其余盡令歸農。

  操自此威名日重。

  捷書報到長安,朝廷加封曹操為鎮(zhèn)東將軍。

  曹操自此揚眉吐氣,令泰山太守應劭把遠避瑯琊郡的父親曹嵩接回享福。

  當初因曹操刺殺董卓一事,累及其父曹嵩攜老帶小到處躲藏,如今終可衣錦還鄉(xiāng)。

  其父曹嵩接了書信,便與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帶隨從家仆百余人,車百余輛,徑望兗州而來。

  途經徐州,時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因曹操英名,常想結納曹操。正苦于無其由。曹操父親經過,逐急急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款待兩日。

  曹嵩歸心似箭,休息兩天就想趕路。陶謙親自送出管轄區(qū)域,又一時間鬼迷心竅,特差都尉張闿,將部兵五百護送。曹嵩率家小一路風雨兼程,行到半途間,時夏末秋初,大雨驟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

  曹嵩安頓家小,又因古寺狹小,命張闿將軍馬屯于走廊。眾軍衣裝,都被驟雨打濕,同聲嗟怨。

  張闿喚手下頭目于靜處商議道:

  “我們本是黃巾余黨,勉強降順陶謙,未有好處。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計何如?”

  眾屬下皆齊聲應允。

  出來混不就為了錢財嘛!

  以他們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得到陶謙提撥。

  是夜風雨未息,曹嵩正坐,忽聞四壁喊聲大舉。著其弟曹德提劍出看,剛露頭就被搠死。曹嵩大驚失色,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后院,欲越墻而走。此時張闿等破門而入,一陣亂砍,曹家百余口盡被亂軍所殺。

  獨泰山太守應劭死命逃脫,不敢回去見曹操,只好投袁紹去了。

  應劭部下有逃命軍士,逃脫后急報與曹操。曹操急火攻心,哭絕于地。幸得在場眾將七手八腳把他捏掐救活。

  “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吾恨!”

  曹操醒后,即當眾立下毒誓,盡起大軍。

  留荀彧、程昱領軍三萬守鄄城、范縣、東阿三縣,其余盡殺奔徐州。

  復命夏侯惇、典韋為先鋒,以軍令下達,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以雪父仇。

  這等行為,比昔日董卓更為殘暴,其梟雄一面盡露無遺。

  當時有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素來交厚。聞知徐州有難,又看不慣曹操暴行,自引兵五千來救。沒想剛至半路,被夏侯惇截殺,全軍覆沒。

  時陳宮為東郡從事,亦與陶謙交厚。聞曹操起兵報仇,欲盡殺百姓,既星夜前來見曹操。

  昔日他因曹操嗜殺、盡屠曹父之友一家而與曹操分手,算是深知曹操為人,說盡圖徐州可不是說說而已!

  曹操知是為陶謙作說客,欲待不見,又念其當日救命大恩,只得請入帳中相見。

  “今聞明公以大兵臨徐州,報尊父之仇,所到欲盡殺百姓,某因此特來進言。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闿之惡,非謙罪也。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仇?殺之不祥。望三思......”

  沒等陳宮暢所欲言,曹操即打斷說道:“公昔棄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復來相見?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公為陶謙游說,吾念當日之情,不與你計較。請罷!”

  陳宮辭出,嘆道:“吾亦無面目見陶謙也!”遂馳馬投陳留太守張邈而去。

  曹操見過陳宮,亦發(fā)殘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百姓,掘人墳墓。

  陶謙在徐州,聞曹操起軍報仇,殺戮百姓,驚得仰天慟哭。

  這場無妄之災,他是躺著中的槍,奈何。

  是日,曹操兵臨城下。

  遠望城外,操軍如鋪霜涌雪,中軍豎起白旗二面,大書“報仇雪恨”四字。

  觸目驚心!

  不一會,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陶謙無奈出陣,策馬于門旗下,欠身施禮曰:“謙本欲結好明公,故托張闿護送。不想賊心不改,致有此事。實不干陶謙之故。望明公察之?!?p>  曹操破口大罵,“老匹夫!敢殺吾父,尚敢亂言!誰可生擒老賊?”

  先鋒夏侯惇聞言,應聲而出。

  陶謙慌走入陣,等夏侯惇趕上來,陶謙部將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

  兩馬相交,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暴雨驟然急降。一時間兩軍皆亂,各自草草收兵。

  陶謙入城,唉聲嘆氣,“曹兵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p>  言未絕,帳下一人進前言道:“府君久鎮(zhèn)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雖眾,未能即破我城。某有一策,可解徐州之圍。”

  眾人視之,原來是糜竺,字子仲。

  此人家世富豪,為人仗義,廣舍家財,濟貧拔苦。后入陶謙治下,聘為別駕從事。

  陶謙大喜,急急問道:“子仲有何良策,速速教我?!?p>  糜竺不慌不忙,上前獻計道:“某愿親往北??ぃ罂兹谄鸨仍?。更須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若二處軍馬齊來,操必退兵矣!”

  陶謙即刻從之,遂急書二封,問帳下誰人敢去青州求救。

  一人才身,應聲愿往。

  眾視之,乃廣陵人,姓陳,名登,字元龍。

  陶謙即命兩人速做準備,陳元龍前往青州,糜竺攜書赴北海,自己率眾守城,以備攻擊。

  這日午時。

  張抗正與孔融蔡邕等屯圍一起,準備試下他再三改進的火鍋。

  北??で昂螅饔袃商庍h古名山,泰山,嶗山。

  三國時期,兩座山川地勢范圍,遠非后世可比。無處不是原始地貌,野獸出沒。

  從北邙山出世的禁衛(wèi)軍,凡捕獵到野獸,必給張抗備上一份。

  眾多將領自然知道張抗好這一口,送得多了,家里、衙門,到處都是山珍野味。

  此時、火鍋里翻滾起一陣一陣香味,惹得眾人口水直冒。

  正待開吃,下人匆匆進入,報徐州糜竺求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