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蜀北往事

秋冬時節(jié)

蜀北往事 竤貝貝 2264 2019-12-08 23:16:25

  前幾日,閑來無事,便問自家長女,問她屬于我們蜀北這座城市的各個節(jié)日。

  長女一臉茫然,只知道放假的那些日子才算得上是節(jié)日。

  其實(shí),我們蜀北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在數(shù)千年的傳承中,自然也形成了一套屬于她的特殊風(fēng)俗民情。

  以前,在除夕前的一個月開始,家家戶戶便要準(zhǔn)備過冬過節(jié)的東西。

  記憶中最讓我深刻的便是腌制臘肉。

  從我出生以后有記憶開始,每年到了金秋十月,家家戶戶便會將地里的紅薯挖回來,換上蘿卜種子種上。

  一部分紅薯會被洗的干干凈凈,每天將紅薯放在鍋里蒸熟,然后給豬圈里的年豬舀去喂上。那時候每天蒸煮紅薯的時候,便也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日子,因?yàn)槟切┘t薯孩子們也可以吃,剝了皮又香又甜。有時候吃膩了紅薯,孩子們也會將紅薯扔在鍋爐下面,讓滾燙的熱灰將紅薯煨熟。

  除了將紅薯這樣在大鍋里蒸熟,有的家庭還會將紅薯做成各種各樣的零食。

  比如將煮熟的紅薯去皮切成條,在陽光底下曬干,做成黃澄澄的紅薯干,這種紅薯干可以直接吃。又比如將洗好的生紅薯切條曬干,用來熬稀飯,放點(diǎn)蜀北這座城市特有的土酸菜,一碗香噴噴的“紅苕夾子酸稀飯”便好了。這種煮熟的干紅薯?xiàng)l吃起來香甜可口,很有嚼勁。

  也有巧手的蜀北農(nóng)家小媳婦,她們會將紅薯、土豆去皮切成條,過水晾涼,做成炸紅薯?xiàng)l、土豆條。或者將紅薯做成炸紅薯丸子,方法似乎就是將紅薯去皮蒸熟碾成泥,再合著淀粉或者是蘿卜蔬菜,再在油鍋炸熟。還有些過壽或者喜、喪席也會將紅薯放在碟子里用來蒸肉,這種紅薯中和了農(nóng)家肉的油膩,又自帶香甜軟弱,香味十足,帶著濃濃的蜀北風(fēng)味。

  只不過因?yàn)槲夷棠滩粫鲲?,我媽忙于農(nóng)活,以前米飯都沒熟都已經(jīng)出鍋了,也極少去做,小時候的我們經(jīng)常也只是看著鄰居餐桌上的各色小吃吞著口水而已。

  最讓我記憶深刻便是有一年臘月,因?yàn)橄氤哉ㄋ秩?,便去了爸爸那邊的奶奶家,和比我大兩歲的堂哥搗鼓了半天的面粉,炸了一盆半生不熟的“面疙瘩”。結(jié)果不知道是因?yàn)槊娣蹧]和均勻,還是因?yàn)殄伒妆徽匙×?,最后那熱油四嘣,濺起來的油點(diǎn)子把我給燙了好幾個疤。那年春節(jié),我沒少被親戚們笑話,一個“體面”年也沒能過到。

  每當(dāng)家里的紅薯喂完了豬,也該到了殺年豬的時候了。

  每到殺豬的時候,我奶奶或者是媽媽就會買回一些黃紙香燭,在豬圈的巷子里點(diǎn)上香蠟紙燭祭拜“圈神”。聽奶奶說每個地方都有神仙會保護(hù)農(nóng)民取得豐收的喜慶,比如保佑養(yǎng)豬平安和順的“圈神”、保護(hù)做飯香甜可口,健康長壽的“灶神”、保護(hù)五谷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天神”、保護(hù)住宅安寧、幸福快樂的“門神”等等。

  直到后來,我才明白,其實(shí)那根本不是迷信,而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對幸福安康的一種期盼。

  殺年豬便是小時候我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日子。

  這一天早上,大人們早早地便起了床。

  家里的幾口大鍋都被燒上滿滿的幾鍋熱水。離家不遠(yuǎn)的田埂上也會挖出一個地鍋,燒上熱水,以便于“燙”出一個白滾滾的大年豬。

  小時候,我最想要的便是豬頭上的那個“豬八戒”。

  傳說豬八戒成神以后,為了紀(jì)念自己成為凡間“二師兄”的那些日子,他便化身為家家戶戶年豬的守護(hù)神。

  每一頭年豬的腦袋里都藏著一只“豬八戒”。只要小孩子取下那只“豬八戒”,做成骨頭項(xiàng)鏈,二師兄豬八戒就會守護(hù)這個孩子平安長大,因?yàn)樨i八戒最開始在人間的時候是以豬妖的身份出現(xiàn),有的地方也把這個叫做“野豬精”或者是“豬精”。前幾天閑來無事,我在某寶上搜索“豬精骨”,果然還找到了這個東西,只不過它已經(jīng)換了個名字叫做好聽的“豬驚骨”,是可以給孩子們保平安的。

  小時候,最想讓爺爺奶奶用斧頭敲開的東西,二十多年都沒有完成,可最后當(dāng)它真正能夠唾手可得的時候,我已經(jīng)過了當(dāng)年的那個做夢的時光了。

  人果然是得不到的東西才會覺得彌足珍貴!

  奶奶說,豬眼睛吃了最明亮,可是小時候的那些時光里,我從來沒有覺得那些豬眼睛有多么漂亮,反而覺得那些豬眼睛、豬腦髓和豬內(nèi)臟是天底下最恐怖的東西。

  每年殺豬,我最喜歡的便是那些豬血,或者是加工的“血皮!”這種血皮是用了新鮮的豬血合著面粉,然后在大鐵鍋上烙熟,然后切成大拇指長短、寬度的薄皮,厚度約1毫米。厚了容易壞點(diǎn),薄了煮出來味道不怎么好,而且沒有韌性,容易糊湯。攤好了血皮以后,一定要乘著大太陽天,將它們曬干,用來煮面條或者是做白菜血皮湯,味道非常不錯。

  我長了這么大,唯有一年見我媽媽做過這種血皮。

  殺了年豬,剩下的便是制作香腸和臘肉。那些紅白相間的臘肉被放在大“黃桶”腌制(蜀北農(nóng)村一種木質(zhì)的大桶,深約1米左右,直徑寬約1.2米—1.5米,用鐵絲或者是竹條箍制,常常設(shè)置有木蓋!用來盛糧食。)

  等那些臘肉腌制好了以后,便會將他們放到“火堆”旁邊熏制。蜀北氣候寒冷,是整個巴蜀之地的門戶,屬于秦巴山脈,每家每戶都會在家開辟一個角落或者拿出一間房子用來烤火和熏制臘肉。

  在蜀北,最好熏制臘肉的樹枝便是桑枝和松柏。

  作為巴蜀之地的川北重地,蜀北曾經(jīng)也是蠶桑大戶,這里的桑樹曾經(jīng)遮天蔽日,那些桑果便是孩子們最美味的零食,只是現(xiàn)在那種傳統(tǒng)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因?yàn)槌擎?zhèn)化的加劇,那些蠶桑種植養(yǎng)殖早已經(jīng)被廢棄了。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都沒有見過桑樹了,曾經(jīng)那些“桑葉玉米饃饃”“桑葉水泡甜柿子”等等都已經(jīng)成了一種回憶了。

  松柏在我們老家還是比較常見!

  兩種樹木交錯相生,讓整個蜀北的冬日都有綠色。

  很多年前的幾個冬天,我去了蘇北和東北。一過秦嶺,便覺得天都變了一個顏色,那些樹木大多都是落葉喬木,一到了冬天,寒風(fēng)刺骨,大雪紛飛,見不到什么綠色的植物。

  但是在蜀北,因?yàn)橛辛饲貛X那座天然的屏障,這里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充滿了生機(jī)。

  所以在我的印象之中,蜀北的臘肉總是比其它地方要香的多,大概就是因?yàn)槟切┥V?、松柏的家鄉(xiāng)味道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