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化的唯一愛好就是收藏古玩,因為每件古玩都有很多信息,這讓他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很多快樂。
此刻,他便把楊漣和左光斗等人當成眼前的古玩。
徐大化望著架子上的古董,想著即便你楊漣和左光斗是古董,我就能從中發(fā)現點不為人知的東西。
就在這時,家丁在外面稟報黃府來人送信。
徐大化讀完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秦朝虎符???
徐大化雙目放光,心潮澎湃,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啊。
據他所知,只有陽陵虎符、杜虎符藏在皇宮中。其它虎符只有史料記載,并沒有任何消息,徐大化有些狐疑。
徐大化又讀了一遍銘文,徐大化認為極有可能是真的,值得一去。
突然靈光一現,黃永華與楊漣都是湖北廣水人,他也許會知道一些楊漣、左光斗等人的事情。
于是急忙拿好銀票出府,趕向黃府。
……
黃氏坐在大廳中焦急等待,見徐大化帶著兩名跟班前來,大喜過望,道:“姐夫好,我夫君在后宅等你?!?p> 后宅是不允許閑雜人等隨便進出的,所以兩名跟班沒有跟著,便在庁前等候。
徐大化進房間便感覺不對勁,五個少年圍在桌子前大吃特吃,黃永華則是坐在書案前,一動不動,表情木訥。
“永華,這幾人就是持符之人?”徐大化問道。
黃永華苦笑不語。
吳三桂和云驚塵在門開的瞬間,便起身走向門口,徐大化話音剛落,兩人迅疾沖上去,抓住徐大化的胳膊。
徐大化想轉身,但身后是黃氏,已經退無可退,被吳三桂和云驚塵連拖帶架,弄到飯桌旁邊。
徐大化已經預感到危險,驚叫道:“你們是什么人,來……”
吳三桂拿起桌子上的匕首頂住徐大化的前胸,一手捂住徐大化的嘴,惡狠狠地道:“再喊,老子就捅了你?!?p> 云驚塵迅疾拿起繩子,把徐大化綁在椅子上,道:“銀子呢?”
徐大化魂飛天外,保命要緊,想都沒想,頭向下低,望向胸部,吳三桂伸手入懷,掏出一大疊銀票,遞給朱由檢。
朱由檢看了幾張,開心地笑了,揣入懷中,用匕首拍著徐大化的臉,笑道:“你很明智,這就叫消財免災。”
然后對四人道:“今天任務完成,撤?!?p> 云驚塵看了一眼黃永華,道:“你們先走,我殿后?!?p> 吳三桂第一個出去,緊接著是周玉鳳和紅娘子,朱由檢在最后,走到門口,對黃氏道:“黃夫人,你表現很好,再表現一次,麻煩你送我們出去?!?p> 黃氏望了一眼黃永華和徐大化,轉身跟吳三桂身后,小聲哀求道:“大爺啊,我都按照你們說的辦了,這回可以放了我兒吧?!?p> 云驚塵等眾人出去后,緩步走到黃永華身邊,低頭湊到其耳邊,小聲道:“徐大化的綠帽子可不是好戴的?!?p> 黃永華已經面露喜色,以為云驚塵說點兒場面話就會走,那樣自己就沒有性命之憂。但少年的一句話如同一記重錘,擂在他的心口窩上,差點噴出一口鮮血。
黃日華瞬間癱軟在椅子上,雙眼驚恐萬狀,差點尿褲子。
原來,黃永華與黃氏經常去徐府做客,姐妹倆總有聊不完的話,有時候徐大化不在家,黃永華也就沒什么事,便去花園溜達。
有一日遇上徐大化的小妾,兩人攀談起來,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黃永華對付女人自是有一套,花言巧語不說,又送了不少禮物,其后,便是這個小妾借著什么上香、購物等等事情,與黃永華幽會。
這小子怎么會知道的?
嘿嘿,這小子是從他大哥王福那里知道的。
云驚塵見黃永華的神色,得意萬分,大哥不愧為是信王的書童,消息真是靈通的很啊。
昨日,朱由檢命曹化淳搜集徐大化和黃永華的資料,曹化淳通過關系,買通了徐大化小妾的貼身丫鬟,很輕松得知黃永華的勾當。
徐大化見黃永華臉色大變,驚恐地盯著自己,不明所以,想聽云驚塵說什么,但一個字都沒有聽見。
云驚塵走到徐大化身邊,也是低頭湊向他的耳邊,小聲說道:“你的表白很有價值,至少葉向高和方從哲是這么認為的?!?p> 徐大化初始沒反應過來,隨后心神一震,差點要崩潰。
云驚塵的話,是指早年徐大化為了向上爬,分別拜會了方從哲和葉向高,并且大表忠心。但二人都沒有接納他這個見風使舵的墻頭草。
像這種小人,二人本著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不理不睬,并沒有對外說過此事,其后也就不了了之。
以前徐大化并沒有在意,后來二人相繼失勢,徐大化感覺危險逼近,再后來沒有任何不利自己的信息出現,徐大化以為兩人沒有告發(fā)自己,便安下心來,隨后也就把這事忘記了。
徐大化為什么向二人表忠心?
因為三人是同年,都是萬歷十一年進士,而且都是二甲進士。
徐大化與方從哲又都是浙江人,所以關系自然是要好一些。
另外,葉向高和方從哲都被選為庶吉士,前途無量。
選庶吉士,又稱為“選館”。就是從二甲、三甲中,選出年輕、有才華的人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翰林院是大明朝儲備人才的地方。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是明朝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
所以,庶吉士也號稱為“儲相”。能成為庶吉士者,基本都有機會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正因為如此,徐大化才及早下手,主動殷勤二人,去抱兩人大腿。以期二人得勢后,能拉自己一把,自己也可以飛黃騰達。
此時的徐大化已經是閹黨中的一員,剛剛受到顧秉謙的指示,上疏彈劾東林黨楊漣、左光斗等人。
而葉向高則是東林黨的重要成員,曾一度被認為是東林黨黨魁,一人主持閣務長達七年之久,人稱“獨相”。雖然去年致仕,但其弟子、門人眾多,影響還是蠻大的。
那些對抗魏忠賢的朝臣大多依靠葉向高,所以閹黨對葉向高恨之入骨。
這個時候要爆出徐大化曾向葉向高表忠心,無疑是給他脖子上勒了一個上吊的繩套。徐大化焉能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