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從涼城回來,我寫完了《38歲這年,回到18歲離開的地方》一文,發(fā)布在個人微信公號上。
寫完此文后,我卻無法再有新的開始。
有那么一段時間,夜里我睡不著。黑暗中,有人在眼前跳動、說話、與我交流,上演一幕幕的情景,催逼我看他們的故事。
有一些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我仍然感受到他們深沉的憂傷。這憂傷帶著一股力量,與我反復(fù)碰撞。
我常常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如同看自己。像觀賞透明器皿之中的植物,我用眼神撫摸它們的每一個紋理,清晰而理性。
但我卻不是一個會傾訴的人,和世上大多數(shù)人一樣言不由衷,時間長了就喪失了傾訴的欲望和能力。
那段時間里,晨昏之間,我不時與內(nèi)里對話,帶著許多期待與不安。有天早晨,我正看到《羅馬書》之“靈與肉的交戰(zhàn)”。忽感內(nèi)里一貧如洗。我想以新的方式去體驗人生,以從未有過的方式。然而,肉體卻一再提醒自己要回到從前的狀態(tài)之中去……
自從幾年前信靠上帝以來,心中龐雜、多如牛毛的否定聲浪漸漸被清晰、肯定、溫柔的聲音壓過。
而每每得到安慰,就更感羞愧,覺得配不上如此的勉勵和呵護。
終究說來,是十分自卑,不夠接納自己。
這樣的人生如何重新開始呢?但,這又是生命體最真實的本像。
就這樣,在自我否定和重新得力之間循回婉轉(zhuǎn),向前行走。而我們終究要挾裹著自己的不完美前行,直到終點。
2019年11月。我得到了“尋蔭記”這個名字。
樹成蔭而眾鳥息。
我終于想寫這個故事,給那些和我一樣,曾經(jīng)追尋,或正在追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