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名羨,乃帝太丁之子,被雷劈死的帝武乙之孫。帝乙與父祖相比,雖無卓異才能,但為人寬厚,持政簡樸,雖無大的建樹,畢竟是將父祖兩代造成的爛攤子,維持下來。
帝乙的祖父,武乙,自大、殘暴、好戰(zhàn),雄心勃勃,要重振其父康丁衰頹的國勢。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是鬼方,又稱九國,姜姓,屬東夷集團,其勢力更是達到商朝統(tǒng)治的中心地區(qū)殷都,不得已,武乙將國都從亳遷到朝歌,避開九國的鋒芒。
武乙遷都后,馬上開始北伐南征,北向征伐黎國,黎國乃是商朝西方的大諸侯國實力非常強大,武乙不惜血本多次調(diào)動重兵加以征伐,最后武乙征服黎國,俘虜?shù)睦鑷F族二千余人,全部降為奴隸,黎國普通百姓全部殺戮殆盡。武乙南向出兵討伐并征服了南方的諸侯國歸國,歸國不論貴族平民很多都被武乙殺害。
武乙接連滅掉兩個諸侯大國,很是志得意滿,覺著自己天下無敵了,發(fā)動了對諸侯國畢國和有戎的戰(zhàn)爭。有許是老天看武丁這個暴虐狂不順眼,戰(zhàn)爭曠日持久,武乙就像紅眼的賭鬼,不斷出兵,但是久戰(zhàn)無功,空耗國力。前順后逆,讓武丁不禁對自身產(chǎn)生懷疑,當然不是對自己窮兵黷武的行為產(chǎn)生質(zhì)疑,而是認為自己祭祀的時候,不夠誠心,祭品不夠豐盛,祭祀用的酒醴不夠好,那怎么辦?改吧!祭祀齋戒三天,改成五天,一個月;祭品豬牛羊太牢不算什么,那就改用人牲,羌人成百上千的殺掉血祭,自己抓來的不夠,就讓諸侯進貢。就這么著,折騰了幾年,國家被折騰的夠嗆,武乙也越來越偏執(zhí)了。
武乙三十一年,歧侯季歷來到殷都,朝見殷帝。自從武乙曾祖父祖甲后期殷商衰弱后,前來朝見的諸侯越來越少,作為聲名鵲起的歧侯季歷卻在這個時候前來進貢苞茅,武乙當然十分高興。武乙這人雖然殘暴,自大,喜歡暴力,窮兵黷武,但是對于那些顯示自己忠心的人,還是不錯的,為了表彰季歷的忠心,殷帝武乙不惜重賞厚賜,給季歷三十里的周原土地、十匹良馬以及若干玉器。季歷也就是西伯侯姬昌的爹,當然現(xiàn)在的季歷還不是西伯,也不是歧侯了,而是歧周侯了。
歧周侯季歷本就是個忠厚之人,武乙這么一來,頓時感覺食君之祿,必須要忠君之事了。正所謂,“君待臣以誠,臣侍君以忠?!?,季歷馬上針對武乙為了打敗畢、有戎,大肆祭天的做法,進行規(guī)諫,尤其是對武乙拿人來做犧牲的做法,進行了嚴厲批評。
季歷上本,奏道:“臣聞,以一敵二,一力兩分,是以小敵大也。小之能敵大,是因小善于利用形勢,將無利化為有益,同時也需要等待敵人內(nèi)部出現(xiàn)混亂的時機?!?。
“若要小能利用時機,首先要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國君能夠時時想著什么有利民,這就是忠于民;祭祀上天的時候,祭辭能夠義正辭嚴,說明國家的真實情況,這就是信于神。”。
“今臣觀國中,民有饑色,路有凍餒,而陛下只顧放縱自己的欲望,祭祀上天的時候也只是以矯飾虛美的言詞欺騙上天,臣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適。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解決民眾的生活問題,再對上天進行祭祀?!?。
“祭祀上天的時候,在祭臺奉上純色肥美的犧牲,目的是向上天表明民力普遍都在,君主沒有濫用民力,家畜長勢很好,沒有疫病;在祭臺奉上干凈的小米,是為了向上天說明,春、夏、秋三時沒有災(zāi)害發(fā)生,沒有違背農(nóng)時,民眾和睦,物阜年豐;在祭臺奉上酒醴,是為了向上天說明,國中君臣上下皆有嘉德,而沒有做喪良心的違心之舉。酒醴的馨香,揮發(fā)在祭臺之上,讓上天享用,寓示著君臣民眾無奸滑狡詐,貪婪邪惡傷人行為,大家都是純潔的好人?!薄?p> “如果這樣,百姓能夠忠心從事三時的農(nóng)作,講習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的人倫五教,親和九族,虔敬地祭祀上天。那么,人民也就都很和睦,上天也就會賜福于陛下,陛下希望消滅畢國,有戎的目的就會很容易達成。”。
“如今,百姓都有自己的打算,上天也就沒有主人,無所適從,光靠陛下您的祭禮豐盛,上天怎么會滿意呢?陛下您不整頓內(nèi)政,團結(jié)友好諸侯國,而是倒行逆施,用人來做祭品,真是毫無仁人之心!如果陛下一意孤行,也許災(zāi)禍就在目下?!?。
武乙聞奏,大笑,道:“朕富有四海,天下之所有,皆朕之所有,何思不得?爾一小子,只知有民,而畏天,不知天地間有人中王,貴在天之上?既然歧周侯有這般大道理,班班大才,囿于彈丸之地,豈不可惜,朕命你為征西元帥,即日起,領(lǐng)兵帶隊二十萬出征,擇機消滅畢國,有戎,欽此!”,武乙就是這么自戀。
歧周侯聞旨意,頓時目瞪口呆,只是倉促間,無言辭答對,也只好領(lǐng)旨謝恩不提。
歧周侯季歷天生就是一位優(yōu)秀的軍事統(tǒng)帥,而且簡直運氣爆棚,領(lǐng)兵剛一出征就打了個大勝仗。
當時畢國的首領(lǐng)畢程,和帝武乙打了多年一直英明神武,可能是打累了,遇到季歷,一下變成大昏君,他為了中飽私囊,盤剝底下官員的俸祿,賣官鬻爵。這些官員只好向下盤剝百姓,致使民不聊生。在季歷看來,這可是下手的大好時機,當年的成湯不就是靠“討伐不義”來消滅對手的嗎?季歷出動大軍,牛刀小試,三下五除二,畢國土崩瓦解,接著滅了畢國,俘虜了畢國侯畢程。這是季歷第一次領(lǐng)兵,就打了勝仗,真是上天眷顧的人??!
既然消滅了畢國,下一個就是有戎了,有戎可不是善茬,一直是華夏族的勁敵,可是呢,不久,又一個機會降臨了,有戎部爆發(fā)內(nèi)亂。預(yù)知后事如何,下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