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張家父子

第十章 打牌(一)

張家父子 拾荒向暖 2363 2019-11-29 11:00:00

  牌,在中國很常見,若是說家家都有也不為過。

  牌在國內(nèi)的定義很廣泛。無論是麻將,還是撲克,很多人在平常的交流中都統(tǒng)一稱之為“牌”。要問牌的樣式究竟有多少,恐怕很難數(shù)清。即便是一個四線城市,牌的樣式至少都要5種以上。

  別看牌的樣式多,玩法那更是五花八門。每個地區(qū)有每個地區(qū)的特色。同樣一種牌,哪怕只是相鄰的村莊,玩兒法都是大相徑庭。

  比如麻將當中的“七大對”(全部都是對子),有的地區(qū)按照普通胡牌算錢,有的地區(qū)則按照特殊胡牌算錢。一場下來,就能差出幾十塊錢。

  因此,若是來自不同村莊的人們聚在一起打牌,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擺桌、碼牌,而是要提前商量一下規(guī)則。只有溝通一致,制定出統(tǒng)一的玩兒法,后面才能更好的“算錢”。

  畢竟關(guān)系到自己口袋里的票子,馬虎不得。如若不然,口角、打架很難避免。

  打牌,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玩兒牌。說法不一樣,指的當然也不一樣。

  很多人將打牌中的“牌”默認成撲克,而在農(nóng)村,人們默認的卻是麻將。

  三五成群,圍坐一桌,有玩兒牌的,有旁觀的,有聊天的,甚是熱鬧。還未進屋,便能遠遠的聽到人們的叫好聲。

  有人喜歡上手玩兒上幾把,有人卻喜歡在一旁觀看別人玩兒牌,各有各的樂趣。別看只是旁觀,若是牌桌上出現(xiàn)了罕見的胡牌,比如一條龍,旁觀者也會和贏家一樣興奮,叫好的聲音甚至連路上經(jīng)過的人們都能聽到。

  若是有好奇者,聽到屋內(nèi)傳出來的聲音,還會快走兩步進屋,看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每到這個時候,贏家往往都會爽快地從桌口袋里掏出一點錢來遞給旁觀者之一,口中大聲說道:“拿著,給!”意思是讓其去旁邊的小賣部去買點零食,像瓜子、糖塊之類的,買回來給大家分一分,讓所有人都沾沾喜氣。

  一方面來顯示自己的“大氣”,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延續(xù)自己的好手氣。

  當然了,贏家給的錢也就是意思一下,哪可能把大把的錢都拿出來去買吃的,畢竟人家接下來還要玩的!

  通常情況下,贏家給錢,沒有旁觀者會私藏起來。街坊四鄰,沒有人會沾這點便宜。

  有時圍觀的人多,贏家給的錢不太夠,被派去買零食的人還會自己再添上一點兒,爭取多買點回去,讓周圍看牌的人都能吃上。

  在張勵的印象中,童年生活基本和牌是分不開的。

  張勵小的時候,張少坤和張瑜都忙于農(nóng)活,每天天剛亮就要下地,中午回來吃頓飯就又走了,直到天黑才回家。小孩子嘛,調(diào)皮,若是帶到地里去,稍微不注意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張少坤和張瑜還要干農(nóng)活兒,哪有那么多的時間來瞅著他。

  于是,幼時的張勵就被“托付”給了爺爺奶奶照顧。張勵家的地多,張勵的爺爺也是經(jīng)常下地幫忙,張勵“理所應當”的就被推給了奶奶照看。

  那個年代的老人喜歡玩“黑牌”。

  黑牌,有些地方也叫做長牌。背面黑色,正面是一些圖案,具體的玩法張勵現(xiàn)在已記不太清,連對圖案的記憶都已模糊。

  每當午飯后,張勵的奶奶總會帶著張勵外出玩兒牌。幾個老人圍坐在炕頭上,一玩兒就是一下午。

  玩兒這種牌的氛圍,和麻將完全是兩種風格。

  玩兒黑牌的老人很少說話,基本都是默默的洗牌、摸牌、打牌,很少大聲交流。偶爾一局結(jié)束,老人們會邊洗牌,邊感慨自己對上一局的看法。聊上兩句,就又開始了新一局的“排兵布陣”。

  這樣的氛圍也給了張勵足夠的玩??臻g。

  老人們打牌,張勵就自己待在一旁。有時坐在奶奶旁邊,好奇的看著奶奶手中的牌,小小的腦袋裝滿大大的疑惑。安靜的環(huán)境中,張勵不時的問上一句,“奶奶,這牌是什么呀?”然后奶奶就會耐心的給張勵解釋,每張牌的名稱以及玩法。

  幾圈看下來,張勵也能慢慢的摸清黑牌的“套路”。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記得,但在當時,張勵對于黑牌比同齡人要懂得多的多。

  但張勵畢竟還是小孩子,對于新鮮事物的新鮮勁兒總是有限的。

  有時看的乏了,張勵就會打開電視機看動畫片??戳瞬恢嗌俦榈摹拔饔斡洝?,再看一遍仍舊看的津津有味??吹睦哿?,張勵就會躺在人家炕上睡上一覺。等到醒來,再同奶奶一起回家做飯。

  有時張瑜會帶著張勵回到僅相隔一條河的張勵姥姥家。張勵的姥爺同樣也有“牌癖”。

  張勵的姥爺玩兒的是不同于撲克和麻將的另一種牌,俗稱叫做“頂?!?,有些地方也叫作“推牌九”,大致玩法相似。

  奶白色的扁平長方塊,有些地方則為通體全黑。背面純色,正面是不同數(shù)量的點數(shù)。張勵每次和張瑜去姥姥家的時候,總能碰到張勵的姥爺坐在過道口的桌旁,和一群人在玩“頂?!?。

  每當這個時候,張勵就會一路小跑,跑到姥爺身邊,看姥爺玩兒牌。

  “頂?!钡姆諊吐閷㈩愃?,也是比較歡鬧。這樣的氛圍下,張勵也會被周圍人的歡呼聲感染,而下意識的跟著鼓掌喝彩。

  玩上那么一會兒,姥爺就會帶著張勵回家。畢竟張瑜和張勵“遠道而來”,雖說是回娘家,但來者皆是客,哪有不顧“客人”,只顧自己在外玩兒牌的道理!

  張勵的姥爺領(lǐng)著張勵慢悠悠的走回家,到家后照例拿出棋盤,端出象棋,開始教給張勵下棋。

  張勵每次來姥姥家,張勵的姥爺就教他下棋。畢竟相對于其他玩具,象棋還是能修身養(yǎng)性一些。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即便張勵已過而立之年,去姥姥家必下象棋的傳統(tǒng)一直沒變。

  就這樣,耳濡目染之下,張勵從小對于這些牌的玩法多多少少還算精通一些。

  張勵上小學之后,每年過年,張勵都會和自己同村同學聚在一起玩兒撲克,邊玩兒邊守歲。

  幾人拿著各自的零花錢,在牌桌上玩兒個痛快。沒有大人看著,幾個小孩子就按照自己的規(guī)則來定,玩的也很快樂。

  直到現(xiàn)在,即便同村同學各自成家立業(yè)。但若過年的時候有人回村來,在群里吆喝一聲“玩兒牌”,其他人就會欣然前去“應約”。

  趙亮家沒有老人,爺爺奶奶去世的也早,趙亮的父母對趙亮管的也不緊。因此,他家就成了這些人玩兒牌的“根據(jù)地”。只要想玩兒牌,就去他家。

  趙亮的父母也很歡迎這些趙亮的發(fā)小們。孩子們玩兒牌,夫妻倆又是洗蘋果,又是端糖塊,在一旁“伺候”著。等到牌局結(jié)束,夫妻倆送孩子們出門,還不忘再次“邀請”一番,“趕明兒再來玩兒??!”

  大家紛紛笑鬧著揮手告別,臨了再夸一遍趙亮家的蘋果真好吃,糖塊兒真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