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第一個原始人

第018章 種族之火

第一個原始人 成沐 2028 2019-11-25 22:08:14

  “小心地把干草堆到火焰上!”

  干草堆疊上去,火焰由一縷慢慢壯大成一團!

  這一組的黑毛猿們看到火焰左右搖曳,不由得隨之心潮起伏,黑毛猿興奮的動作不一而足。

  有的咧嘴大叫,有的東跑西跳;時而抓耳撓腮,時而捶胸捶地。

  這一幕也引起了其他組的黑毛猿的注意,一個個的把腦袋轉過來盯著這邊,反而停下了手頭最重要的事情。

  看到興奮的黑毛猿,楊燧也心生歡喜。

  從最開始收集材料,到楊燧一個個步驟的教授指點,花了大半天的工夫,終于,通過黑毛猿自己的手取得了整個種族的第一團火焰。

  這第一團火焰,是整個黑毛猿種族文明的一個重要轉折。

  楊燧相信,當他們能獨立生出第一團火焰以后,整個種族文明會一步步朝著燦爛的方向前進。

  他也無法預料,以后會進化出一個什么樣的繁榮多彩的文明!

  而在這文明進化的初始,是因為有了楊燧的介入。

  當然,如果沒有他的介入,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也有可能會因為某個原因,而使黑毛猿族群文明朝著其他。

  但這并不妨礙此時楊燧心情激蕩,正是因為他的存在,使黑毛猿種族文明在此時此刻有了轉折、或者令文明進化的時間進程得以提前。

  有了火,楊燧心中一些計劃可以慢慢施展開來。

  有了火,族群可以慢慢增強防御能力。

  有了火,族群能夠嘗試吃一些其他食物,不用再每天都吃果子了。

  有了火,也許黑毛猿族群中會誕生一些令楊燧也意想不到的新奇發(fā)明。

  不過,高興歸高興。其他組還沒有完成生火,這可不行。這組的黑毛猿能成功生火,并不代表其他組的就可以不管不顧,照樣要繼續(xù)做下去。

  就如上學時,楊燧經常聽老師講的一句話——“別人學會的知識只是別人的,你眼饞也沒用,想要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只有自己學會才行?!?p>  楊燧身體慢慢轉著圈,目光巡視著周圍的黑毛猿,高聲道:“已經生出了第一團火焰,下一團火焰在哪里出現?”

  “不要在看這里了,看著自己手里的東西,自己想想,火焰什么時候才能從你的手里產生?”

  “趕緊動起來!”

  楊燧的話說完,大部分的黑毛猿很快就反應過來,認真繼續(xù)著手里的動作,少數反應稍慢的黑毛猿就被楊燧一個個地瞪著,直到他轉過頭去,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團隊里。

  有了那么好的一個開頭,接下來就要順利得多。

  很快,楊燧就發(fā)現,第二組的黑毛猿手里的樹皮開始冒出一點點白煙,即將產生摩擦出火焰。

  他趕緊過去,慢慢指導。

  不多久,第二團火焰產生!

  時間慢慢推移,一團團火焰陸陸續(xù)續(xù)產生。

  第二團……

  第三團……

  第四團……

  ……

  直到最后一組的黑毛猿也生出火,楊燧的第一次教學圓滿成功。

  整個族群都因為火焰的成功出現而顯得十分高興。

  在楊燧告誡過他們,只要身體不接觸火焰,就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之后,他們對火焰的態(tài)度,從最初的恐懼變成了現在的小心翼翼。

  在他們幾番嘗試以后,漸漸摸清了火焰的特性,只要不靠得太近,對他們是不會造成威脅的,反而能使身體變得更加暖和。

  楊燧臉上露出笑容,對自己的教學成果很是滿意,看來自己這個學渣也能成為一個很好的老師嘛!

  歪樹也能結好棗,學渣教出優(yōu)等生!

  他在心里暗道:這算不算一次學渣的逆襲呢?

  第一步教學結束,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的教學了。

  如何保存火種?

  生出的火如果不好好保存,很快就會燃盡。

  如果等到想要用火的時候,再臨時生火,有時可能會出大問題。

  就比如這次楊燧和夜遇到巨型黑斑蝰,如果不是他事先準備好了火折子和火把,那他們只有一路狂奔,能逃多遠就逃多遠。

  能逃得掉還算好的,如果遇到像巨型黑斑蝰那種自帶追蹤功能的生物,無論逃多遠,都能被追上來,逃都逃不掉。

  如果不是有地利人和,楊燧用火燒死了巨型黑斑蝰,現在他們倆指不定還在哪片地域的樹上蕩秋千呢?

  保存火種的方法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火折子那樣可以隨身攜帶的,另一種就是就地保存,也就是用沙土掩埋燃著的木炭。

  火折子的方便不用多說,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

  而就地掩埋的方法,針對性就很強了,一般來說只適用于穩(wěn)定的生活場地,未來會用到的,現在可以按下不提。

  “生火,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要教大家怎么保存好火種!”

  楊燧找出樹脂、干枯的藤蔓和小的竹筒。

  楊燧搬了一塊小的石頭放在火堆旁邊,然后舉起樹脂,說道:“找出這個東西,把它放在石頭上?!?p>  一段時間后,樹脂會在被燒得滾燙的石頭上慢慢融化。

  而在這段時間里,他可以制作竹筒和處理藤蔓。

  楊燧找出一根枯死的竹子,找到竹子末端,和拇指放在一起比較了一下差不多大小。

  “找出它,在這個地方用力折斷。”

  “從這個地方折斷?!?p>  “這里再折斷。”

  幾番折斷,火折子的外筒和蓋子弄好了。

  后面就是處理藤蔓,找出一根藤蔓。

  “找到這種東西?!?p>  “用石頭反復錘打?!?p>  “注意,不能錘斷了?!?p>  楊燧把自己處理好的藤蔓展示給大家看,藤蔓錘得扁平,就像一張厚紙,輕輕撕扯,就可以撕開,絲連絲、層疊層。

  錘打好的藤蔓再用石頭截斷,長度比竹筒多出半根手指。

  楊燧一邊轉悠,一邊指導。

  “這里可以了,錘那里?!?p>  “你把藤蔓墊在石頭上錘打?!?p>  “把藤蔓翻個面兒?!?p>  “做得好!”

  “不錯!”

  有了前面的錘打經驗,這一步進行的非常順暢,很快大家都做好了。

  “接下來,我們把石頭上的樹脂涂抹在藤蔓上?!?p>  “涂抹好以后,就像之前那樣把它卷起來?!?p>  

成沐

好像無fa可說的樣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