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一片盎然。
蒼穹之下,云層之上,一老者直立昂首踩在一柄劍上,那劍通體幽蘭,有七星紋刻,當(dāng)是無上至寶,七星龍淵。
曾有人說過,龍淵劍,劍如其名,如龍在淵,飄渺深邃。
老者踩在劍上,御劍飛行。長長的白發(fā)與胡須向后飄揚(yáng),速度極快,轉(zhuǎn)瞬飛過不知名的村莊,飛過高山流水,飛過雪山蠻荒。
老者之后數(shù)十里跟著一名少年,少年一身藍(lán)衣,面容冷峻,也如老者一般昂首站在劍上,烏黑的頭發(fā)一樣飛揚(yáng)。
他們一前一后到達(dá)目的地,青川山脈的東南方,距山脈三千里的大國,國名九方。
九方國的君王名為九方烈之,九方乃是他的姓氏,他祖父九方昊銘一手開辟九方國。彼時九方昊銘已年過半百,一身武藝,威震四方。后拜入劍宗門下,修行數(shù)年卻不得成績。八十九歲高齡時,于九方國內(nèi)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隸屬于國的修行宗院,名為蜀丘。后九方昊銘歿,其子九方鈞繼位,九方國步入強(qiáng)大昌盛,年過數(shù)十載,已成為唯一可匹敵孤元國的強(qiáng)國。
九方鈞死后,九方烈之繼位國主,其性格溫和,不喜爭斗,專攻于內(nèi)政,倒也使得九方國民生安穩(wěn),民心團(tuán)結(jié)。
一老一少御劍飛行,于百里城外將劍收回,徒步而行。
九方國的都城名為百里城,坐落于九方國的正中心,聽聞當(dāng)初九方鈞征戰(zhàn)四方時,便是以這百里城為中心點,四面八方征戰(zhàn)城池。
此時已是晌午,各大酒樓飯館都飄著菜香,老者一手置于身后,一手捻須。腹中毫不掩飾地咕嚕咕嚕叫,吞了吞口水,皺著眉對身側(cè)的少年說:“三柴啊……”
少年一怔,立馬止步,拱手一禮說道:“師尊可是餓了?”
“哈哈哈。”老者捻須笑道:“還是我這大徒弟最知我,最深得我心啊?!?p> “師尊?!鄙倌暌琅f彎著身子,畢恭畢敬地說:“弟子知道您腹中饑餓,但……”
老者臉色一變,撇撇嘴道:“沒錢了?”
“……是?!?p> 老者擺擺手,卻根本不管錢的問題,轉(zhuǎn)身走進(jìn)百里城最大的酒樓,這酒樓名叫李家銅鍋,里面的銅鍋涮肉深得老者之心。
三柴跟在身后,忍不住連連搖頭。
看來一會兒自己又要托人去蜀丘送信,讓二師弟來結(jié)飯錢了。
沉沉地嘆了口氣,心中諸多疑問盤在心頭,卻猶豫著不知如何開口,最終還是閉著嘴吃完了一餐飯,找了個小伙計去蜀丘帶話,垂頭喪氣地等著二師弟的救援。
老者倒是一副泰然處之的樣子,吃飽了飯正在慢悠悠地喝茶。
兩人無話,大概過了半柱香的時間,從酒樓外匆匆而來一個人,此人身著白衣,形體肥胖,天庭飽滿,一副吃穿不愁的相貌。腰間別著個顯眼的錢袋,錢袋上用金線繡著銅錢的圖樣,仿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錢似的。
此人一進(jìn)酒樓便鞠躬一禮,憨憨地聲音說道:“師尊,大師兄?!?p> 老者抿了一口茶笑著說道:“九筒啊,為師甚是想你啊?!?p> 名為九筒的胖子笑了笑,憨厚可掬的樣子說道:“九筒也想念師尊和大師兄,”
老者嘆了口氣,“哎,你不知為師這一年游歷四方受得多少罪,幾乎沒吃什么東西,如今我可是想極了咱們百里城的糕點小吃啊。”
九筒忙著點頭,與三柴那副扣扣索索不忍花錢的樣子不同,他爹在家鄉(xiāng)是首富,在錢的方面自然豪爽。
“師尊您等著,我這就將您愛吃的那幾樣點心買回來!”
說著,一溜煙兒就跑出了酒樓。
老者捻須點頭,拿眼神掃了掃三柴。
三柴有些尷尬,忙找借口想溜,他低頭說道:“師尊,我……我想……”
老者一眼看破他的心思,擺擺手說道:“你也去……幫著你師弟多買點兒?!?p> “……是。”
三柴走出酒樓時,九筒正笑瞇瞇地站在酒樓側(cè)旁等他,他早就知道三柴會跟出來,倒不如等等他一同去買。
“大師兄,好久不見,跟著師父出去游歷,錢袋還好嗎?”
三柴伸手佯裝要打他,罵道:“死胖子!”
師兄弟二人嘻嘻哈哈,往販賣糕點的街道走去。
二人邊走邊開始閑聊,大抵都是聊師父多么多么能吃,多么多么坑錢之類的。
三柴搖搖頭忍不住抱怨道:“你說咱們師父都已修得驚神境,當(dāng)是無欲無求,不吃飯也不會餓死,怎么還對吃東西這么執(zhí)著講究?”
九筒倒是不做此困惑,他回道:“大師兄,餓不餓和吃不吃本來就不是必要關(guān)系?!?p> “什么意思?”
三柴慢悠悠地走,他體型寬大,走起路來左搖右擺,活脫脫像個巨大的企鵝。
“就是說我吃是因為我想吃,不是因為我餓,我想吃便吃嘍?!?p> 三柴一頭霧水,他記得當(dāng)初細(xì)雨纏綿時他曾問過執(zhí)著于給杏樹澆水的師尊,有雨為何要澆水?師尊回他,想澆便澆嘍。
三柴突然止住腳步,轉(zhuǎn)著臉一臉認(rèn)真地問九筒:“不餓為何要吃?”
九筒懶得解釋,翻了個白眼說他:“呆子,就是修行修傻了你!”
三柴一臉懵懂,他覺得九筒的話和師尊的話都有些不可理喻,可那些不可理喻后面,卻隱隱還有那么些道理。
二人前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這一年的游歷之事,九筒看上去興趣不大,反而是三柴,喋喋不休的抱怨著,猶如一個怨婦那般,哪里還有蜀丘大師兄的樣子。
“那你跟師父出去這一年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九筒問道。
三柴搖搖頭,說:“這一回游歷,倒不如起名叫枯樹之旅。”
九筒不解其意,問道:“枯樹?什么意思?”
三柴嘆了口氣回答道:“他澆水,像魔怔了一樣……”
九筒還是沒聽明白,轉(zhuǎn)頭看著三柴,一臉問號。
“師弟可聽過百年前有一神樹,名為若木?”三柴緩緩問道。
九筒點點頭,他自然知道,不僅他知道,恐怕只要踏入修行界哪怕是最低的劣骨都知道,從前有一株樹,巨大無比,其根綿延幾十里,此樹不開花不結(jié)果,四季綠葉不曾凋零。修行者都知,若木之根能夠錘煉成丹,用以提升修為,所以數(shù)十年來眾多修行者前來掠奪,后魔宗現(xiàn)任宗主率領(lǐng)一眾門徒來搶,占領(lǐng)若木,終將若木之根全數(shù)挖出,若木倒下,枯萎殆盡,化為泥土,融入大地。
三柴皺著眉,百思不得其解地說:“那枯樹,或許與若木有所關(guān)聯(lián),但我也不知有何關(guān)聯(lián)。師尊每日都要給那枯樹澆水,問他為何,他卻從不作答,只說要等,卻不知等的是什么?!?p> 九筒皺著眉,露出憨厚可掬的傻笑,問道:“那就沒什么別的有意思的事?”
三柴皺著眉,依舊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想了想,搖搖頭回答:“沒什么?!?p> 九筒也沒再問,他本來就對外面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感興趣,既然大師兄說沒什么,那便就是沒什么有意思的事。
三柴沒告訴九筒,他與師尊在長竹村聽到了不滅冥王的消息,也沒告訴他劍宗那位一先生投靠了左嶺神域,更沒告訴他師尊在村子里助了一個小姑娘逃跑卻沒有救她,不知何意。
三柴沒告訴他,是因為這些確實也不是有意思的事。
有意思的事在于哪家的銅鍋涮肉好吃,哪個攤子上的桂花糕糯米藕最香甜;有意思的事在于師尊今日坑了哪個師兄弟的錢,買了什么無用的破爛;有意思的事在于蜀丘十年一度招收門徒,又該有什么樣兒的人前來逗樂,能不能超越六師弟當(dāng)初在入院考試時出的洋相。
而那些你生我死,救來救去,輪回歸路的事,確實說不上有意思,只能像纏死的線球兒一樣,讓人徒增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