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或者大攤位買菜很體面,也很干凈,但我每每看到路邊的老人家賣那些賣完了也賺不到幾個錢的青菜,我一般優(yōu)先去那買。
我告訴自己說:你覺得大超市大攤位的東西能買能吃,干凈衛(wèi)生,難道這些老人家們賣的東西就很低賤么?這些才是純天然無公害的呢。
小時候和奶奶去街市賣菜也好賣雞鴨也好,很多年輕人都會跑過來把老人家賣的東西優(yōu)先買掉,不夠了才考慮其他家。奶奶賣的東西也都算順暢,很少有賣不完的,貴一點別人也愿意買,便宜一點,也很實在。
現(xiàn)在看到老人家賣菜,自己自然而然就眼泛淚光。勾起思念的就是這些經(jīng)歷了季節(jié)的青菜,從菜子到菜苗,到現(xiàn)在可售于市面的菜,施肥挑糞,于這樣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而言,其中的勞動價值,時間價值,應該遠大于兩塊錢一斤吧。
我似乎看到奶奶又弓著那佝僂的背影,奔忙于山腳下的水溝里。有一次她把大腿摔傷了痛了一年。干旱的時候,還要用各種塑料瓶子或者水桶蓄水,她踉踉蹌蹌下到深溝把桶嘴按下去,水咕嚕咕嚕進的很艱難,她便又使出更多氣力按壓,水滿了她便扶著石壁,把那桶水挪上來。她已經(jīng)很難挑動大糞了,于是我主動去挑,奶奶說,你一個男孩子做這種挑糞的活,真是難為。可我更希望奶奶聽話,不要種菜了。她卻永遠聽不進去。后來我看到年邁的外婆也總是閑不住,在醫(yī)院救治了一年的她,甚至接近死亡,只要身體好一點點,就非要拿著鋤頭下地除草,而此時的她,記憶已不太清晰了,唯獨不忘勞作。我才真正理解了,老人的孤獨,是勞作可以緩解的。沒人說話,沒人懂,不如做做年輕時類似于體力勞作這樣的事情,感覺自己還很健朗,感覺歲月猶在,可以寬慰。
有些老人哪怕什么都不記得了,肌肉記憶還是會指引他們?nèi)谧?。歲月真是深刻的劃痕,任你變老,也抹不掉啊。
我抓起四五棵菜,應該夠兩塊錢了。我對那位賣菜的奶奶說,我要一斤吧。一斤就兩塊錢。賣菜的奶奶接過我手中那四五棵菜,感覺明顯不夠一斤,就又拿了一些。稱完后我覺得好多菜啊,才兩塊錢。
心里著實有些軟,但對她勞動成果的尊重大于施舍。
假如她賣五塊一斤,我也是愿意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