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粗魯,不識禮數(shù),昨日進城領(lǐng)糧之時,與貴縣的衙役們發(fā)生了沖突,實在是不該啊,我已嚴詞訓斥過了,今日特來登門致歉,還請主簿大人海涵,這是小小心意,請笑納!”
……
出乎李主簿的意料,對方不是來興師問罪的,反而是來道歉的,并在長袖的遮擋下,悄悄推過來一封銀子!
“好說,好說,不知者不怪嘛!”送上門來的銀子,沒有不要的道理,李主簿順勢接了過來,用手掂了掂,起碼一百兩!
再用目光一掃,心中頓時樂開花了,竟然是兩錠-五十兩的金花銀!
金花銀,銀錠中的上品,一般是給朝廷的文武官員發(fā)俸祿用的,河間府距離京師不遠,身為正五品的千戶,是有機會領(lǐng)到這種銀錠的。
看來對方身份不假,的確是衛(wèi)所千戶之子,也只有這種宦官之家的貴公子,才會出手這么大方!
不像自己這個小主簿,只有每年上交賦稅的時候,才能刮一點油水,每次弄個幾百兩就不錯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來人啊,給李公子換一杯好茶,把我珍藏的峨眉-竹葉青拿出來,公子出身名門,又長在天子腳下,不知為何來到了杞縣呢?”
發(fā)了一筆小財,李主簿心情大好,一面拿出好茶奉客,一面借閑談的機會,盤一盤對方的底細!
“小生奉父母之命,要前往云南府-左衛(wèi),拜見舅父、舅母大人,并在今年年底之前與小表妹完婚,然后把落籍的……的……呵呵!
此行路途遙遠,父母大人放心不下,故而讓我與張小旗的隊伍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顧,等到了陜西-渭南之后,再南下翻越秦嶺、通過蜀道前往云南!”
薛羽假裝失口,并露出了忐忑之色,好像不小心暴露了大秘密!
而這一切嗎,都被李主簿看在眼中,聽進耳中,想在心中!
‘原來這小子是去舅舅家,并與表妹完婚的,表兄妹之間親上加親,本是一件大喜事,他忐忑不安什么呢?
另外嗎,現(xiàn)在是七月中旬,從杞縣到達云南府,起碼要走三四個月多的路程,也就是說十月以后才能抵達!
這小子又說年底之前完婚,那他就不是接新娘子回河間府了,而是在云南當?shù)爻捎H,這豈不是入贅嗎?
堂堂衛(wèi)所千戶之子,給人家當上門女婿,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了吧?’
……
古代,贅婿的家庭地位極低,男方要到女方家入戶,所生子女一律跟隨母姓,甚至男方也要改成女方姓氏。
贅婿的社會地位就更低了,與犯罪官吏、逃亡人員和商賈一樣看待,是國家的二等公民,經(jīng)常被迫服勞役或戍邊,而且沒有參加科舉、或者做官的權(quán)利!
這小子看著并不傻,怎么往火坑里跳呢?
“敢問一聲,公子的舅父大人是?”
“哦,云南府左衛(wèi)-指揮同知!”
“原來如此,難怪,難怪了!”
李主簿微微點頭,一個千戶的兒子,給指揮同知(正三品)做上門女婿,也不算是委屈了。
可是仔細想想,好像還是有點不對!
這個少年取名李探花,又是縣學童生,說明一心要走科舉的路子,如果給人做了上門女婿,可就不能參加科舉了!
就算是父母之命難違,他也該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很抵觸這門婚事才對,如今卻一臉竊喜之色,仿佛有天大的好事一般,這是為什么呢?
成婚、入贅、落籍……原來如此,我想明白了!
李主簿本是心思敏捷之人,回味剛才的對話,瞬間想到了一個答案:偷天換日,金榜題名!
這個答案比較復雜,要想解釋清楚呢,就必須說說大明朝科舉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南北榜血案!
……
大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份,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來臨了,朱元璋經(jīng)過反復斟酌,任命了翰林學士劉三吾、白信蹈等人為主考官,經(jīng)過三個月的廷試,共計錄取了五十一名進士!
可是榜文公布之后,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原來錄取的這五十一名進士,竟然全都是南方人,北方考生一個也沒有!
這下北方考生們不干了,于是聯(lián)名上疏,狀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人營私舞弊,偏袒南方考生!
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詔,復查考生們的試卷,是否有徇私舞弊之事!
四月末,復查結(jié)果出來了,卻讓朱元璋瞠目結(jié)舌,這次考試非常公正,錄取的五十一人南方考生,的確是成績優(yōu)秀,沒有任何問題!
換而言之,北方考生中的第一名,連南方考生的第五十一名都不及,故而一個都沒錄??!
這也不奇怪,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北方出將、南方出相的傳統(tǒng),在讀書做學問上面,南方人的確略勝一籌!
南方又是魚米之鄉(xiāng),經(jīng)濟發(fā)達,文教昌盛,故而優(yōu)秀學子不斷涌現(xiàn)!
北方剛剛經(jīng)歷了元末混戰(zhàn),地方殘破,民生疾苦,人們連飯都吃不飽,那有心思讀書呢!
兩相比較之下,北方人自然考不過南方人了!
問題是,一個北方考生都不錄取,北方人心能服嗎,人心不服的話,又如何安定天下呢?
要知道,大元滅亡之后,其殘余勢力退居蒙古草原,秣兵歷馬、積蓄力量,時刻準備卷土重來,恢復大元帝國的榮耀!
如果北方人對大明朝廷不滿,轉(zhuǎn)而投靠了蒙古人,朱元璋的皇位恐怕就坐不穩(wěn)了。
在帝王的眼中,沒有公正,只有利害,朱元璋當即下旨,追定主考官-劉三吾為藍玉余黨,以老戍邊,白信蹈﹑張信等考官被凌遲處死,陳?(狀元),劉諤(榜眼)﹑宋琮(探花)也遭遣戍,其余南方進士一律罷黜,受牽連者不下千人!
六月份,朱元璋親自策問,重新取錄了六十一名進士,而且全部是北方考生,故而稱之為北榜,而之前那次考試,則被稱為南榜,這就是大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了!
可以說,朱元璋是用無辜考官、考生的鮮血,拉攏了北方人心,進而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
問題是,南北榜的事件解決了,南北考生的事情卻沒有解決!
以后還要開科取士,如果公平考試的話,北方人還是考不過南方人,久而久之呢,必然會引發(fā)南、北之間的矛盾!
這個問題,朱元璋沒能解決,因為南北榜事件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就搬家去了紫金山-孝陵,駕崩了!
(閻王爺讓你搬家,誰又能不搬呢?)
直到明仁宗時期,大學士楊士奇才制定了解決辦法,就是科舉考試之時,在考卷上標明南、北字樣,而后按照區(qū)域錄取考生,其中南六,北四!
也就是說,國家錄取一百名進士,其中南方六十人,北方四十人!
那怕南方第六十一名考生的成績,遠遠高過北方第一名考生,也要淘汰前者,錄取后者,從而達成南北區(qū)域平衡!
到了景泰五年,為了照顧偏辟的西南地區(qū),進一步對科舉名額進行了規(guī)劃,分成了南、北、中三卷,比例為55:35:10!
南卷:包含浙江、江西、福建,湖廣,以及應天府,蘇州府等地!
北卷:包含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以及北直隸各府!
中卷:包含四川、廣西、云南、貴州及鳳陽、滁州等地!
?。P陽是朱元璋老家,也是大明王朝的中都城,故而特殊照顧一下。)
這種分區(qū)錄取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區(qū)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平衡了內(nèi)部政治關(guān)系,進而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tǒng)治!
不過嗎,很快就有聰明人,找到了這種考試制度的漏洞了!
比如一名南京籍考生,學習成績一般,如果在南場考試,與江南各大才子比拼,他只怕一輩子也中不了進士!
可是他的成績放到北場,或者中場,就變成了佼佼者!
于是乎,這個考生就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戶籍從南京遷移到北方地區(qū),最好遷移到西南地區(qū),這樣就有金榜題名的機會了!
可是前文中說過了,大明朝實行黃冊制度,對人口的管理非常嚴格,想換個職業(yè)都很難,換個戶籍區(qū)域就更難了!
難,不代表辦不到,有些人還是可以改變戶籍區(qū)域的!
比如這個李探花,是家中第四子,沒有機會承襲父親官職的,估計學問也很一般,如果在北場考試的話,是很難金榜題名的!
不過他到了云南,跟小表妹完婚,做了上門女婿之后,就能把戶籍落到云南了。
按理來說,贅婿是不能參加科舉的,可是堂堂千戶之子,指揮同知的女婿,肯定有辦法繞過規(guī)定,進而順利參加科舉考試!
在北場考不中,換到了中場,這家伙就可能考中了,如果運氣好一點的話,沒準真能當個探花郎呢!
因為皇帝點狀元、榜眼、探花,不止看學問,還要看容貌,這小子可是英俊瀟灑,卓爾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