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風雨滄海之風雷

第十九章 千里求學

風雨滄海之風雷 寒雋 2857 2019-12-10 05:39:19

  僧一行小時候就很聰明,他博覽經(jīng)史,尤其精通歷象、陰陽、五行之學。這當然都是伏羲的功勞,從鬼谷子那一世開始,他就將五行八卦之術(shù)教與他,米迦勒當然領(lǐng)悟極深。

  當時道士尹崇是博學、德行高、學問深的知名先輩,向來有很多典籍。一行拜訪尹崇,借了揚雄的《太玄經(jīng)》回去讀。數(shù)日后,再來拜訪尹崇,歸還他的書。尹崇說:

  “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深奧,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曉,您應(yīng)該試著多加鉆研,為什么這么快就還給我了呢?”

  一行說:“我已明白它的義理了?!?p>  于是拿出撰寫的《大衍玄圖》和《義決》一卷給尹崇看。尹崇大驚,于是與一行談?wù)撈渲芯⒌牧x蘊,十分嗟嘆佩服。對人說:

  “這個后生是顏淵再世啊?!?p>  佩服是佩服對了,但名字搞錯了,他便是熾天使米迦勒的轉(zhuǎn)世之人。

  他曾不遠千里到天臺山國清寺從一位大德那里學習算術(shù)。

  在國清寺墻外的豐干橋橋頭,豎著一塊潔白如玉的石碑,上面寫著“一行到此水西流”七個大字。這塊石碑就是為了紀念他而立的。

  那天,在通往國清寺的萬松徑上,急匆匆地走著一個人,只見他腳著麻草鞋,身穿玄袈裟,肩背小包袱,手持古藤杖,真是步履輕輕,風塵仆仆。

  他轉(zhuǎn)過一個山彎,猛見眼前一座高塔聳入云霄,古塔下萬松疊翠,松林間飛檐翹角。他高興地把小包袱換個肩,揩揩汗,歡叫道:

  “啊!終于到了?!?p>  僧一行從長安來到天臺,一連走了三百零三天,足足走了三千三百里。

  原來,唐玄宗為了計算日蝕,按照當時通行的《麟德歷》來推算,算來算去算不準,心里很不高興,有人推薦僧一行,說他通曉天文。

  那時候一行內(nèi)外兼學、造詣精深,名聲也很大。唐睿宗即位后,曾派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征聘,一行稱疾堅辭,卻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去與悟真律師學習毗尼。

  開元五年,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禮部郎中親自去湖北請他入朝,協(xié)助善無畏翻譯《大日經(jīng)》。后來,唐玄宗叫他重新編寫一本歷法。

  僧一行領(lǐng)了旨,把準備編寫的歷法命名為《大衍歷》。但日也算,夜也算,實地測量后又算,解決了千百個難題,但是還有幾個很要緊的數(shù)字算不出來。

  他聽說天臺山國清寺的主持僧達真大師精通算法,于是不辭辛苦,前來拜師解難。

  這天,正是連日大雨之后,國清寺的主持僧又拿出計算籌碼,在寺院中演算起來。那些籌碼長長短短,五光十色,在他手中飛快地擺動。“蟋蟋嗖嗖”、“的的篤篤”,一眨眼工夫就算出一個足足有十幾位數(shù)的算術(shù)題。圍觀的僧徒見了,無不暗暗稱絕。

  突然,他停下手中的籌碼,回過頭來,對最小的徒兒說:

  “今天有個弟子前來求我算法,已經(jīng)到寺,怎么還沒進來呢?你快到山門外迎一下。”

  小徒兒聽了,奔向山門而去。其他僧徒聽了,個個驚奇,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覺得師父今日的話語太古怪了。

  案桌上的檀香已燃去小半支,又一個足足有幾十位數(shù)字的天文數(shù)據(jù)算出來了。

  主持直起身子,搓搓手,望著山門方向,沒見小徒兒的影子,又高聲說:

  “門前水西流,弟子當至。”

  眾徒聽了,肚里暗暗發(fā)笑。有的說:

  “師傅今兒這是怎么了?”

  有的說:“自從佛祖開山幾百秋,不見門前澗水朝西流!”

  有的說:“天上紅霞霞,門前日曝沙,澗水如何朝西流,真是叫人笑掉牙。”

  那小徒兒一溜風跑出山門,來到寒拾亭,真看見有個和尚正坐在亭子里休息,身邊放著一個包袱,風塵仆仆的樣子。再仔細看一看,這和尚生得骨骼清奇,面如朗月,氣宇不凡。

  他見小徒兒來到面前,就站起身來,合十施禮道:

  “小師父,請問這里是國清寺嗎?”

  小徒兒答道:“正是。”

  接著問道:“請問師父法號?”

  那和尚笑道:“在下名一行,從長安來。求訪貴寺高僧學習算法。”

  小徒兒聽了,樂得拍著雙手說:

  “啊呀呀,我家?guī)煾缚烧媸巧裣裳?,他說你要來,你就真的來了。我就是他差來接你的呢!”

  一行聽了小徒兒的話,心理暗暗稱奇,忙問:

  “老方丈現(xiàn)在何處?”

  小徒兒說:“正在寺里教師兄們學算法呢!”

  一聽這話,一行樂煞啦!趕緊合掌致禮道:

  “煩請小師父通報一聲,就說長安僧一行,千里求師,現(xiàn)在寺外求見?!?p>  小徒兒高興得拍手拍腳,扭轉(zhuǎn)身子,飛也似的跑進山門去了。他一邊跑,一邊喊:

  “長安名僧一行禪師來啦!”

  主持僧聞聲迎了出來,傳令大開山門,眾僧列隊迎接。幾千名和尚,身穿袈裟,合十垂首,齊頌佛號。從大雄寶殿一直排到山門外。主持僧領(lǐng)著高徒出了山門,徑直朝豐干橋走去。

  僧一行遠遠望見高僧親自出來迎接,趕忙背起包袱,飛出寒拾亭,朝豐干橋奔來。

  主持僧走上豐干橋,站住了,等著一行。一行來到主持僧面前,“撲”地一聲跪了下去,說:

  “弟子一行,叩見吾師?!?p>  主持僧一邊還禮,一邊攜住一行的手,說到:

  “不必客氣,快起,快起,隨我進寺吧。”

  只聽得鐘磬齊鳴,松濤訇訇,一行和主持僧肩并肩,手挽手,走下豐干橋。且說這豐干橋頭有個勝景,名叫“雙瀾回澗”,一東一西的兩支澗水在此會合。

  所謂雙澗,是指發(fā)源于天臺北山的北澗和發(fā)源于靈芝峰黃泥山岡的西澗。兩澗之水匯合于寺外的豐干橋畔,向東流去,入赭溪。北澗自北山而下,曲折奔流幾十里,始至國清;而西澗從靈芝峰上直湍而下,流程僅二三里。

  因此,北澗之水常清澈,西澗之水常渾黃。特別是每逢夏秋大雨時節(jié),橋下溪水滿盈,東澗水色黃濁而湍急,西澗水色清澈而平緩,兩澗之水在橋下匯合沖激,漩渦迭現(xiàn),形成回瀾之勢,十分壯觀。加上拱橋、古木、黃墻、青巒陪衫,就形成“雙澗回瀾”一大景色。

  平日里,東澗濁,西澗清,會合后,澗水一黃一碧,煞是好看。這時候,一行和主持僧剛走到東西澗會合的之處,那澗水見到一行,似有靈性。剎那間,“嘩啦”一聲,橋下澗水一反常態(tài),水頭騰起三丈高,水花團團朝天躍起,呼嚕嚕,竟跟著一行向西澗上游涌去。

  這國清寺外,自古以來只有澗水朝東流,沒見過澗水朝西流的。原來,東澗上游發(fā)了山洪,山水奔騰澎湃,急湍而下。由于東澗狹窄,水流一時間無法泄瀉,就朝西澗奪道而走。

  因為主持僧通曉天文,善觀氣象,他早已測定今天必有山洪,果然得到應(yīng)驗。

  眾人跟著一行朝西澗逐波而走,主持僧“刷”地登上山澗邊一塊大石上,對眾徒說:

  “徒兒們,一行禪師不遠萬里前來求師學藝,他的精神連山水都為之感動。你們看山澗之水滿了尚能西流,世上還有辦不到的事嗎?求知譬如蓄水,水蓄滿了自能縱橫開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難不克。徒兒們,這真是‘一行到此水西流’呀!”

  眾徒兒一聽,齊聲應(yīng)和:“一行到此水西流!”

  這時山鳴谷應(yīng),地動山搖,直震得五峰搖晃,連澗邊的千年古松也笑得抖落了一地金針。歡呼聲中,一行和主持僧并肩進了山門。

  從此,一行就在國清寺跟著這位主持僧鉆研算法,學習天文知識,解決了編修的疑難問題,《大衍歷》終于草成了。

  為了紀念一行禪師千里求師的頑強毅力和虛心好學的精神,后人就在國清寺外當年澗水西流的地方,豎下了這塊“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石碑。

  在伏羲的幫助下,他還制造了黃道游儀和水運渾天儀。特別是在水運渾天儀上,還設(shè)有兩個木人,用齒輪帶動,一個木人每刻自動擊鼓,一個木人每辰自動撞鐘。這兩個木人是運用機械原理而制成的古代機器人。這是一個十分巧妙的計時機械,是世上最早的機械時鐘裝置。

  他還重新撰寫了《開元大衍歷經(jīng)》。寫完此作,十五年后死去,當時四十五歲,玄宗賜給他謚號“大慧禪師”。

  至此,米迦勒終于結(jié)束了他的轉(zhuǎn)世之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