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弟子攜姬稚、白靈、黑玄前來拜見師尊!”少年一行上上山來,少年、小稚跪在殿前,小白站在小稚的肩上,小黑這是在少年身后,乖巧的站著不動。
一陣仙風(fēng)飄來,一個高挑精瘦的身影逐漸浮現(xiàn)出來,正是少年心心念念依舊的師尊。
“有幾句話我先說在前面,爾等聽好!”九江真仙雙目微啟凝視前方,十分鄭重嚴(yán)肅的說道。
“弟子謹(jǐn)記,請師尊示下!”少年恭敬的一拜到地,小稚一行也跟著一拜到地。
“吾本是一千兩百年前大周朝武王麾下一名夏官,本名姬淵,說起來這小丫頭沒準(zhǔn)還是吾之后人,武王伐紂封神之時,吾等得幸,未上封神之列,便為散修,后拜入師尊門下,號九江仙人,千年之后吾已是真仙之體,這一次千年之際會,本該破開這大道,成大羅金仙之體,位列仙班,奈何師尊將你小子交給了我,怕是這一次又得在等百年,無他,修道本就是修緣,既已緣定,便隨緣而落?!本沤嫦烧f的句句灑脫,倒也不惱,反倒很是自如,“這一次該是本尊最后一次收徒了,本尊在此方洞天帶上你共有三位弟子,日后你自會知曉你的師兄們是誰。既已入吾門下,拜師禮自是不可少,修仙可以不成,但禮不可不懂?!?p> “一敬天,知天道輪回,悟蒼生茫茫,記住何為敬畏!”
“二敬地,知萬物之艱,悟四季更替,記住何為舍得!”
“三敬日月,知歲月輪轉(zhuǎn),悟宇宙洪荒,記住何為格局!”
“四敬生死,知大道無形,悟長生天命,記住何為堅毅!”
“五敬人主,知秩序倫理,悟世間百態(tài),記住何為忠義!”
“六敬父母,知生命可貴,悟紅塵情義,記住何為感恩!”
“七敬親友,知肝膽相照,悟規(guī)矩尺度,記住何為恭謙!”
“八敬師長,知再造之恩,悟傳業(yè)之道,記住何為敬重!”
“九敬仇敵,知內(nèi)憂外患,悟縱橫謀略,記住何為謹(jǐn)慎!”
這九句話剛說完,九道金光,上面小篆體的金文像是一道道的護(hù)身符,慢慢的滲入少年的體內(nèi),少年也不由的跪在九江真仙面前,敬重的磕下九個頭。身后的小稚一直跪拜在地,不敢動彈。
“這九句真言,望你好好體會,現(xiàn)在你就是本尊座下關(guān)門弟子。為師教你百年,百年之后若無長進(jìn),還請自行歸去。”九江真仙凝重的盯著少年。
“謝師尊,弟子定當(dāng)苦心修習(xí),不負(fù)師尊所望,只是弟子族人皆于亂世,師尊教弟子敬父母、親友,弟子無法在這隨師尊百年,若是師尊可助弟子,弟子愿隨師尊左右,永不離開!”少年心里很感激九江真仙,只是自己的家人們還在洛陽,無法舍棄,不得不說出這樣的話,想要先救出自己父母。
“哈哈哈,徒兒,你可聽過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我這湖心島可是人間方一日,洞天已十年啊,莫急莫急,我這百年,不過人間十天而已,徒兒還是放下心來,專心修習(xí)仙道吧!”
“師尊莫要騙人,莫要讓弟子悔恨終身!”少年不可思議的看著九江真仙。
“這叫什么話,為師千年的歲月豈能騙你個黃毛小兒?”九江真仙不悅的睜開眼睛瞪著少年。
少年見自己的師傅不像是騙自己,還有點生氣,連忙想到當(dāng)時給自己眉心金光的老仙人,他記得九江真仙說過,那是他的師尊,想來搬出這位老仙人,師尊該是不會繼續(xù)跟自己生氣了。
“師尊,當(dāng)時在破廟的時候,那個老仙人和弟子說過,說是日后成金仙之體,弟子還能見到他老人家,這金仙之體是什么意思啊?”少年一臉真誠的問道。
“哦?師尊真的是這么說的?看來你小子的天資不錯啊,以后不能叫老人家了,要叫師爺知道了嘛?那可是為師的師尊!”九江真仙聽到少年提到那位老仙人,頓時沒了不悅,換來的是敬重的眼神和溫暖的笑容,不過心里也在嘀咕,這小子能成金仙之體?這師尊也是,讓自己教一個能成大羅金仙的孩子,自己還只是真仙,也不怕自己誤了人家,不過既然是師尊的安排,一定是沒有錯的。
“這金仙之體,就是為師準(zhǔn)備破開大道,成大羅金仙的金仙之體,明白了嗎?也就是說你得到為師的境界之上,你才能見到你的師爺!”九江真仙裝作很嚴(yán)肅的樣子說道。
“既然拜師禮已畢,為師便帶你看一看這一處洞天,畢竟你也要在這修行百年!”說罷,九江真仙便大袖一揮,將少年一行卷在袖中,便騰空而去。
“這洞天之說源于為師的師尊,當(dāng)初師尊座下弟子無數(shù),又不可隨意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然而這世間固有的洞天福地本就那么多,師尊便和他的兩位師兄弟,合力開創(chuàng)洞天,這原有的世間洞天福地共三十六處,為三十六洞天,開創(chuàng)的七十二處為七十二處福地。為師的這座洞天福地就是三十六處洞天中的云夢心?!?p> “這一處是你們進(jìn)來的山門,上書為師的仙號九江二字,待你修為有成,便可參悟其中奧妙!”
“這九十九階山路是為了修行之用,初次入山便可洗骨伐髓,除卻凡間雜塵,此后修行一次便難度更加一分,也算是磨煉修為的一處寶地了?!?p> “你剛剛跪拜的地方是拜師臺,在這九十九階山路末端的東面,前面那座小殿里面設(shè)立著天地人三君和為師的師尊,所以剛剛你拜的不僅僅是為師,更是這天地大道!”
“這西面便是為師的修行之處,記得每日前來,一是尊師之禮,二是授你仙法大道!”
“再往山上走,后有萬仙樓,里面藏有世間仙術(shù)絕學(xué)!”
“再往上還有演武臺,若是修行有成,為師會在那里檢驗所學(xué)!”
“再往上還有一處神兵閣,待你修行有成,可在此選擇適合自己的兵器或者鑄造自己想要的兵器!”
“這處洞天的最中心處,有一處洞天內(nèi)的洞天,是一座寶塔,名曰修羅塔,是一處精進(jìn)修為的好去處啊,日后你便知道了!”
“這主峰周圍,有三座小峰,你可有注意?這稍大的兩座便是你兩位師兄之前的修行之地,你的便是那座最小的,日后,你們一行都在那里修行吧。若是修為越深,則山峰越高大,若是可以,為師希望你的山峰可以超過為師的主峰!”九江真仙耐心的給少年介紹著這一處洞天,說道最好還很信任寵溺的看了少年一眼。
少年跟隨九江真仙的介紹看去,真的是好大一處洞天,和自己剛進(jìn)來的時候看到的不一樣了,這站得高,看的更全面,整座洞天仙云環(huán)繞,峰峰相連,微微吸一吸這洞天的空氣,都能感覺仙氣在體內(nèi)游走。少年聽著九江真仙和自己說的那兩座山峰,一座峰上刻著紫薇二字,第二座刻著真武二字,兩座山峰不相上下,也近乎主峰高度。
“而如今,你也為本尊門下關(guān)門弟子了,待你仙體有成之時,為師便授你仙號,也算是你在這仙途上留下了屬于你自己的一筆!”九江真仙認(rèn)真的看著那處沒有刻著名號的山峰,心里也在盤算,這小子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呢。
“謝師尊,弟子定不負(fù)師尊所望!”少年很是恭敬的朝著九江真仙拱手一禮。
“去吧,先去休息,明日寅末,來我殿前!”九江真仙說罷,便左手一揮在這無名峰上開出一片空地,憑空變出一處宅邸,房屋園地應(yīng)有盡有,又是右袍一甩,將少年一行送去峰上,便消失在少年眼中。
少年對著九江真仙消失的方向深施一禮。
少年想著,明早寅時?那會天亮還沒亮的時候,自己不好把握時間啊,而且自己得先走下自己的山峰,再上師尊的主峰,怕是時間也不好控制。這回估摸著才申時,自己還是不要真的休息了,待到亥時便出發(fā)吧。
“小稚,我們來看看我們的新家,我們要在這里待很久的?!鄙倌曜龊糜媱澅憷≈勺哌M(jìn)了院落里。
“公子,這里好漂亮啊,只要公子在身邊,待多久我都愿意!”小稚緊緊的拉住少年的手,含著淚水看著少年。
少年安置好小稚、小白、小黑,自己便去習(xí)武了,少年知道即便自己已經(jīng)是九江真仙的徒弟了,但是自己的功課還是一刻不能停下。這一次,經(jīng)過那九十九階山路的洗禮,自己練功的時候,腳下的金光更加明顯了,少年也能明顯的察覺到自己腳下的金光。不多一會,便是亥時了,少年下山上山,到達(dá)師尊的主峰殿前時,抬頭看看月亮,才剛到丑時,便一直立在師尊殿前,拱手拘禮,等師尊叫自己。
漸漸的,東邊微微泛起黃暈,點點的金色灑在山間的瀑布上,晶瑩剔透,風(fēng)中帶著清晨的味道,鳥兒也開始高聲說著早上好,少年在山中夜里本已凍僵的身體,漸漸的暖和起來。
“幾時來的?”一聲洪鐘般的聲音傳了過來,震透了少年的身體,少年的全身瞬間溫暖起來。
“回師尊,弟子怕誤了時辰,丑時便在。”少年不敢抬頭,恭敬的答道。
“善,汝勤奮之志,望可常在!進(jìn)殿來!”九江真仙很喜歡這個徒弟,很勤奮,也很懂禮貌,就是有時候也很調(diào)皮,沒大沒小的。
“喏!”少年抖了抖長時間沒有活動的身體,輕輕的推開殿門,走了進(jìn)去。
“坐,為師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只見九江真仙盤腿坐在殿中,五心朝天。
“喏!”少年便在門口盤腿坐下。
“為師昨夜知曉一件人間的大事,與你族人有關(guān),想來還是告訴你!”少年一聽是關(guān)于自己的族人的,便抬起頭急切的望著九江真仙。
“昨夜董卓連夜遷都,一干人等全部趕往長安,其中便有你的族人!”九江真仙一邊看著少年,一邊說著。
只見少年先是激動,再是焦急,最后歸于平靜,一系列表情變化不過一個呼吸之間。
“汝可是不安?”
“回稟師尊,畢竟事關(guān)弟子族人,自是不安,只不過若是族人一同遷都,那說明族人還算安全,弟子很是激動,但又急于救回族人,便焦急,細(xì)細(xì)想來,不學(xué)成下山,不過是徒增麻煩,故而平靜下來?!鄙倌陮⒆约旱男乃既P告訴師尊。
“善,有此心性,很好,還需多多修行,為師知道你肯定會焦急,不過不管事態(tài)如何,定要先處理好自己,才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這就是今天第一課,便是教你遇人處事,莫要喜怒溢于言表!”九江真仙閉眼說道。
“弟子謹(jǐn)記!”少年強行將心安定下來,便跪拜下去。
“你且在此打坐,辰時出殿,為師去這人間一趟!”九江真仙說完,便消失在原地。
“喏!”
少年盤腿坐在門口,將心慢慢靜下,想著師尊所說,想著自己的族人,想著小稚的未來,想著自己的未來,思緒萬千。門外的流水聲、瀑布聲、鳥聲、風(fēng)聲自顧自的響著,卻不能流入少年心中一絲一毫。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10-11/5d9f6a6a64633.jpeg)
九曲文祺
190年1月,董卓遷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