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楊松在海邊和一伙漁民救了一個西洲人。
不過,周邊的漁民,卻都叫楊松為“白圭”。
因為,楊松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他原本是大學里一名輪機工程專業(yè)的教師,喜明朝歷史。本來要評上副教授了,結果萬萬沒想到,自己在去學校上班的那天,掉進下水井蓋里了!
而由于窨井年老,且井道復雜,施救非常困難。消防隊費勁千辛萬苦救上來的時候,楊松已經沒了呼吸。
可是,這感覺在楊松身上就像做夢一樣。他仿佛睡了四五百年,醒來時,他躺在京城的一張錦床上,有人告訴他——
他是大明東閣大學士白圭,因重度感冒,燒的昏迷不醒。
病好后,白圭覺得自己不適合京城文職,便奏請朝廷請求“下基層”。正值天津衛(wèi)指揮使回家守喪,白圭便到天津任職去了。
于是,才有了破船靠岸的故事。
看著這個西洲人,白圭起初并沒有太多疑慮——《明朝那些事》上說的,明朝期間,西洲人來訪并不是稀罕事。
“Hello?”
白圭像模像樣地給西洲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from?”
沒想到西洲人上來就給白圭潑了冷水:
“我不是不列顛人,我乃……大秦人……”
大秦?
白圭腦袋反應了一下,調動了前世和今生所有的記憶,馬上反應過來——
漢朝的羅馬帝國,叫大秦。
可拜占庭不是滅了有一百年了嗎?怎么還有人自稱“大秦”人呢?
白圭馬上把他接到衛(wèi)所,讓他心神穩(wěn)定下來,準備一問個究竟。
沒想到那個“大秦人”二話沒說,從舊衣服里拿出來了一摞羊皮卷,寫滿希臘文。
通過“大秦人”的不斷解釋,白圭知道了,這個人叫做利奇,原名阿列克修斯,原為拜占庭貴族,拜占庭淪陷前舉家逃亡羅馬。在一次為故國“求救”的旅途中,他在黃海海域遭遇風暴,誤打誤撞地漂入渤海,在天津衛(wèi)登陸。
而他帶的書,正是拜占庭貴族抄錄的《機神實錄》,是一部超越當前凡人想象的魔導機械奇書。
書中說,只要有“神玉”(一種奇石),就能支撐起一個龐大的帝國。
但是拜占庭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組織力,根本支撐不起這本書里的技術。
只有馬可波羅筆下的東方,才有可能支撐起來。
同時,利奇也想借著這片土地,振興一個新的“羅馬”。
白圭憑著前世對機械的認識,尤其是對輪機的認識,欣然答應了利奇的要求。
三天之后,一封來自天津衛(wèi)的急報,通過加急審批,連夜送到了朝廷手中。
又三天,天津衛(wèi)指揮使再次換人,通政司秘傳白圭與利奇入京,與皇帝交談。
這場對話,沒有人知道說了什么。
事后,白圭與利奇快速翻譯書卷,歷時一月,將《機神實錄》譯為漢語。
年末,白圭任內閣首輔,并全權負責《機神實錄》的落實。
至隆慶六年,十七年時間里,上行下效,《機神實錄》的技術從以順天為核心,流淌到各個繁華的地方,整個大明畫風完全轉變。
大明在各個地方都開采到了為數(shù)不少的神玉。
同時在十七年內,順天作為王京,經過白圭的一手打造,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之所在。
萬歷三年,白圭指揮討伐瓦剌,大勝,西北被工部開發(fā)。
萬歷四年,白圭率船隊到爪哇,與爪哇國王“互開神玉之市”。
萬歷八年,白圭指揮薩爾滸戰(zhàn)勝,遼陽被工部開發(fā)神玉。
自此,逆風局完全變成了順風局。
同年,白圭退居東閣大學士。
同年,利奇墜江。
一切仿佛一個傳奇,又仿佛是一場夢。
故事,從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