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不顧重重反對,原因很簡單,看梁氏的姓就知道,她是個漢人。
但李諒祚不在乎,這可憐的小伙子好像真的動了感情。
無論他與沒藏太后感情如何,但不得不承認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沒藏皇后的影子。
比如裝孫子……
哦不,這個不能算,這是西夏的傳統(tǒng)藝能,也許是李元昊的遺傳。
總之在他掌權(quán)的第一時間,就跟宋朝解決了邊界爭議,退還他舅舅費盡心思連偷帶搶在屈野河開墾的耕地,雙方在河西二十里重新劃定邊界,而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也很和諧,除了劃分邊界外,還同意雙方的邊界巡邏人員不得超過三十個,不帶鎧甲兵器。
按照慣例,每當西夏國內(nèi)有變故,遼國都會插一腳。
耶律宗真死時,西夏無力抱負,但遼國并未因此感激,這次趁亂約了吐蕃唃廝啰共取河西。
這位唃廝啰也是個人杰,吐蕃自九世紀中期內(nèi)亂直到被蒙古人征服,一直處于混亂且黑暗的分裂狀態(tài),唯有在這位仁兄三十年的統(tǒng)治下休養(yǎng)生息百姓安居樂業(yè),最富裕之時一年向宋朝進貢四萬匹馬,據(jù)說青唐城內(nèi)的糧食足夠一萬士兵十年所需,這當然是夸大,但可以想象那三十年是吐蕃幾百年內(nèi)少有的安定。
不過他在本次的故事中之時一個小龍?zhí)?,就不細說了。
李諒祚得到消息后,使出了看家本領(lǐng),派人去宋朝裝孫子,去進貢、求結(jié)盟,順便還想求個公主結(jié)親。
仁宗表示——滾,別想好事,但可以賜你個姓。
李諒祚自此成為趙諒祚。
被拒絕后,趙諒祚殺了自己的原配沒藏皇后,立表嫂梁氏為皇后。
像所有皇后一樣,梁皇后也有個哥哥……
哦不,梁太后有的是弟弟。
這個弟弟叫梁乙埋,他成為皇后,而他也雞犬升天,擔任管理皇族事務的家相。
這其實是很健康的結(jié)構(gòu),梁家是漢族,會因此得到很多黨項貴族的排斥,但同時也正是漢人的身份,會讓很多人支持他們。
因為外戚專權(quán)的前提就是后族強而皇族弱,現(xiàn)在趙諒祚剛剛在親皇貴族的支持下族誅沒藏氏,聲望如日中天,而后族是沒什么根基的漢人家族,可以說短時間內(nèi)對皇權(quán)沒有絲毫威脅,從這一點來看,梁氏當皇后未嘗不是最優(yōu)解。
無論是趙諒祚被迷住了還是出于利益考慮,總之事情就是這么發(fā)生了。
或許是受到親宋的母親的影響,或許是因為漢人妻子而愛屋及烏,又或是希望樹立權(quán)威,趙諒祚親政之初就開始推動漢化,在國內(nèi)廢除蕃禮改用漢禮,立皇后第二個月,也就是當年十月,上書給仁宗說自己欽慕中國衣冠,明年會穿漢服迎接使者。
仁宗很高興,答應了。
第二年正月,上表求太宗御制詩章隸書石本,并且進貢五十匹馬,求《九經(jīng)》、《唐史》、《冊府元龜》及宋正至朝賀儀,仁宗下詔賜《九經(jīng)》,并且歸還了他獻的馬。
不知道仁宗還的和李諒祚獻的是不是同一批馬,很大可能只是口頭上一說,不然如果真的折騰了五十匹馬,那這些馬可真是倒了霉了,從興慶府到開封直線距離八百多公里,這一來一回膘也掉得差不多了。
不僅是向仁宗表態(tài),在國內(nèi)也將多處地名改為宋制,增加大量漢族官職稱號,總之跟李元昊口頭喊爹不同,趙諒祚擺出一副真心誠意要認爹的模樣。
對吐蕃就沒那么友好了。
前面說了,遼國約唃廝啰一起攻打西夏,唃廝啰有個兒子叫董氈,董氈有個妻子是遼國公主,大概是夫妻關(guān)系不和諧,遼國派使者想把人要回去,被董氈砍了,一來二去就鬧掰了。
趙諒祚一看,這是機會啊。
他屯兵古渭州,想要吞并熟戶諸族。
所謂熟戶,也就是一些少數(shù)民族。
秦州知州張方平下檄文號召官吏百姓嚴加守備,李諒祚的算盤落空了,又轉(zhuǎn)頭向西去青唐打了個敗仗。
砸了,吞并人家是不可能了,還是老老實實在古渭州旁邊修了個堡壘以抵御唃廝啰。
這是小李諒祚親政的第二年,同時是失敗的一年,但第三年,他將否極泰來。
轉(zhuǎn)折來自一次禮法沖突。
嘉祐八年、拱化元年正月,各國使者在紫宸殿參加宴會,在排座次時,西夏使者的待遇比遼國使者要低,西夏使者很沒面子。他是個漢人,想學學春秋時期有名的外交人才們,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自家國主找個場子。
西夏使者說自家老大趙諒祚自稱南院宣徽使,自己應該和遼使同等待遇。
不僅沒找回面子,還被羞辱了一番,仁宗派人告訴他,這個官職不是你們能用的,老老實實用老子給你的封號,不要僭越。
使者回去就抱著趙諒祚的大腿哭——宋人表面上是在打我的屁股,可實際上是在打您的臉??!
趙諒祚說,我們黨項人不要臉。
由于他舅舅的神操作惹怒了宋朝,邊境榷場被關(guān)閉,趙諒祚想把本國產(chǎn)的銅賣給遼國。
遼國不同意。
不同意,那就走私。
耶律洪基下詔嚴查。
此時是二月,到目前為止,趙諒祚的親征生涯很不順利,直到四月底的某一天……
河州刺史王韶在洮西搞民族融合,搞到西使城首領(lǐng)禹藏花麻頭上,這個不識大體的家伙不同意,秦州鈐轄向?qū)毐硎?,你是不是欠打?p> 禹藏花麻欠打不欠打另說,他實在是不怎么能打,直接帶著西使城和蘭州一帶土地投了西夏。
時來運轉(zhuǎn),自覺天降餡餅的趙諒祚很高興,找了個西夏宗室女子嫁給禹藏花麻,讓他當了駙馬。
高興了沒幾天,橫山酋輕泥懷側(cè)叛亂。
所謂橫山酋,就是東至麟、府,西至原、渭,二百余里之間橫山一帶的吐蕃部落。正所謂窮橫窮橫,這種偏僻地區(qū)的土著是很能打的,每次宋朝攻打西夏,橫山酋都會作為抵抗的先鋒。但黨項人對他們并不怎么好,所以橫山酋將領(lǐng)輕泥懷側(cè)叛變,率軍來到延州,與宋一方約定共同攻取靈州、夏州。
按理說這是削弱西夏絕好的機會,不只是削弱,橫山之于西夏,就好比燕云之于北宋,只要拿下橫山,往西便是一片坦途再無阻礙,西夏旦夕可滅。
但仁宗猶豫了。
猶豫就會敗北,趙諒祚派人安撫,沒有得到宋方響應的橫山酋只得乖乖回家。
年輕人啊,有了點小成績就沾沾自喜找不著北,不知天高地厚了?!R克·吐溫
趙諒祚不僅從父親的基因母親的教導中繼承了裝孫子,還從舅舅那里學會了耍無賴。
七月分,復故姓李氏。
西夏皇族的李姓,來自于唐末的黨項平夏部首領(lǐng)拓跋思恭,北魏拓跋氏之后,黃巢之亂時馳援長安,與尚讓、朱溫交戰(zhàn)。黃巢之亂平定后,唐僖宗賜拓跋思恭李姓,晉爵為夏國公,拜夏州節(jié)度使。
李元昊自稱拓跋思恭的后代,實際上他們兩家親戚關(guān)系遠得很,確切地說,李元昊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斒抢钏脊У奶酶纭?p> 李元昊表示我連親媽都能殺,亂認祖宗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本人上位后為了籠絡(luò)黨項族人心,拋棄了唐宋兩代賜予的國姓,給自己改名為嵬名曩霄。
而他兒子李諒祚為了推行漢化,先后又改回了趙和李姓。
當然,這都是細枝末節(jié)。
這一年還算是比較順利,但宋朝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仁宗死了。
英宗即位,西夏遣使請求重開榷場,英宗不同意。
治平元年正月,西夏按例派遣使者恭賀新春,以及給新任老大英宗拜碼頭。
也不知道是不是李諒祚故意挑釁還是西夏的使者都是二百五,這次又鬧矛盾了,而宋方的態(tài)度是讓李諒祚自己管教。
西夏使者對李諒祚說,宋仁說要用一百萬兵,逐入賀蘭巢穴。
這樣看來,這極有可能是一種試探以及借口,經(jīng)過連續(xù)兩年的使者挑釁,李諒祚覺得宋朝脾氣很好,可以欺負一下。
但自己又在走霉運了。
五月,夏州羌邈奔等人看著李諒祚三番五次打不過西蕃,有小心思了,以隴、珠、阿諾等三城叛投唃廝羅。
李諒祚也意識到,自己即位到現(xiàn)在,對外還沒打過勝仗,想當初沒藏訛龐雖說天天偷雞摸狗,但也在小規(guī)模團戰(zhàn)中擊敗了宋人幾次。
不能等了,他決定學習自己舅舅的優(yōu)良經(jīng)驗,開始偷雞摸狗。
當年秋天,出兵秦鳳、涇原,抄搶掠當?shù)厣倜?,擾邊塞弓箭手,殺掠人畜以萬計。
宋方保持了一貫的克制,派人責問李諒祚。
李諒祚說正月時中國侮辱他的使者,自己心里有氣,宋方接受了這個說法,但警告他以后老實點。
面對宋方一而再的忍讓,這個年輕人蹬鼻子上臉了。
一邊騷擾宋朝,一邊勾搭遼國。
但耶律洪基面對宋朝,絕對是個乖寶寶,不理李諒祚。
李諒祚一邊騷擾邊境,一邊保持著雙方外交,派去宋朝的使者絡(luò)繹不絕,似乎想證實自己的說法,這些軍事行動只是因為宋朝的侮辱,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讓中國尊重自己。
同時,他還沒忘記繼續(xù)推行漢化,每有漢人來投,都會給予重用,包括在騷擾邊境時抓獲的漢人俘虜,甚至在陜西犯了死罪的人去投靠,他也會接納,真有些千金市骨的感覺。
治平三年、拱化四年,將駙馬禹藏花麻投降時帶來的西使城升為保泰軍,建造衙門,修糧倉囤糧食,并命禹藏花麻駐守。
事實證明,李諒祚并不只是想得到宋朝的尊重,他還是有些想法的。
他先是出兵大舉攻大順城,分兵圍柔遠砦,被州兵、熟戶、蕃官趙明共同擊退,宋方派人責問,李諒祚獻禮謝罪。
半年后,賊心不死的李諒祚再次領(lǐng)步騎共數(shù)萬進攻大順城,被流失射穿鎧甲,狼狽逃走。
逃跑后還向宋朝求歲賜,將厚顏無恥發(fā)揮到極致。
而宋方將隱忍同樣發(fā)揮到極致,表示雖然你侵略我國土殺我百姓攻我城池,但你只要改過自新,咱們還能回到從前。
另一方面,他千金市骨的計策奏效了,環(huán)慶路蕃官思順聽說李諒祚重用犯死罪的漢人后,舉族來降。
而經(jīng)略使蔡挺直接公開放話讓思順滾回去,還出兵西迎。
這次李諒祚真的中了反間計,毒殺思順。
除了思順之外,這一年中還有西蕃瞎氈子木征率河州來投。
治平四年、拱化五年,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在位不足四年的英宗又死了,這次上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神宗。
神宗繼位之初,口頭上對西夏依然采取拉攏態(tài)度,補賜治平三年冬服。
李諒祚認為這位新皇帝跟仁宗相同,自己可以繼續(xù)一邊偷雞摸狗一邊討要歲賜。
同時連攻帶打,積極拉攏吐蕃各部,以鞏固南疆。
八月,宋朝恢復了西夏期待已久的互市,這讓李諒祚更加膨脹,他進行了第三次使者試探。
九月,遣使進奉山陵。當時英宗葬于永厚陵,使者再次在禮節(jié)上出了問題,依然是被罵一通了事。
宋方的軟弱可欺讓李諒祚自以為可以將宋朝君臣玩弄于股掌之中。
然而接下來的事再次打擊了他的信心。
十月,種諤,也就是當初和李元昊一唱一和干掉野利遇乞那位大佬種世衡的兒子,再次做出神操作。
西夏駐守綏州的將領(lǐng)名為嵬名山,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不錯,李元昊給自己改名嵬名曩霄,這是一位黨項貴族。嵬名山的弟弟嵬名夷山歸降宋朝,種諤通過他弟弟買通了嵬名山的手下,直接全軍出動包圍了嵬名山的部落,嵬名山直到被重重包圍才知道自己被親愛的弟弟和信任的手下出賣,手中長槍一扔坐在地上眼淚一抹投降了。
綏州的收復,便是如此簡單。
知青澗城的文官陸詵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認為種諤師出無名,召他回去。軍隊到達懷遠時,種諤早上唱著歌梳著頭,突然就被人圍了。敵軍號稱四萬,種諤來了手空城計,大開城門讓新歸降的嵬名山率百人為先鋒,經(jīng)過一番戰(zhàn)斗擊潰敵軍,追擊二十里。
李諒祚很生氣,后果……并不嚴重。
嵬名山帶部眾內(nèi)遷,延州東路巡檢折繼世分給他三千戶上萬人在大理河落戶,李諒祚派人打了兩次,都輸了。
惱羞成怒之下,他決定做些大事。
保安軍知軍楊定,多次出使西夏,而且熟習邊境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跟李諒祚關(guān)系不錯。
確切地說是跟李諒祚送給他的金銀關(guān)系不錯。
種諤取綏州后,李諒祚認定是楊定出賣自己,于是騙他去商議事情,把楊定和都巡檢侍其臻殺了,擄走楊定的兒子。
教科書般的無能狂怒,這件事完全暴露了李諒祚的格局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