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插口說道:“你這老頭子真是不開竅,那固本精丹是為了生兒子,兒子都生了,這丹藥皇上也不看重了,看重的多半是這假道士會煉丹藥,想讓他煉制別的丹藥?!?p> 唐順之道:“小道長這話正中要害,圣上多半是有此意。只是這煉丹的費(fèi)用花銷巨大,猶如流水。國家就是在富足,也禁不住如此花費(fèi)。”
林云子有些吃驚,問到:“煉制丹藥能用這么多錢?”唐順之道:“道長有所不知,建造煉丹房,煉丹爐,購置材料和一切所需,需要不少的錢。銀子都是從戶部出,我聽?wèi)舨咳苏f。這一月消耗的銀兩,快趕上打仗時期,一支十萬部隊一整年的開銷了”。
余福拜師之前,在京城的鏢局待過,那鏢局就有幾十號人,每月發(fā)餉時就一大袋銀子,自己那會總是想,這些銀子要是都給自己,還不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這十萬人一年的花費(fèi)的銀子,還不得裝滿幾個屋子?
唐順之見林云子以為錢財都花在了煉丹上趕忙解釋道:“道長誤會了,煉丹我不懂,不過肯定花不了這么多錢財,這些銀子得有一多半是被這陶中文給貪污了,不然弘陽教里里外外這么多人,那里來的錢供養(yǎng)他們。”
林云子聽了覺得有道理“如果真是這樣,這陶中文可真罪大惡極,國家的蛀蟲,在加上弘陽教為虎作倀,真是天理難容?!?p> 唐順之道:“如果道長能找到那殘卷,煉制丹藥,再加道長名聲在外,定能被圣上重用,除去這陶中文。道教講究濟(jì)世救人,功德于民,功德于國,還請道長出山入世,降妖除魔。”言語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
林云子手捋胡須,閉眼沉思不答,不知道是在思考答不答應(yīng)出山,還是在想那殘卷是否能找到。
余福本就對唐順之有好感,這唐順之多是為了天下百姓,余福聽了這話,心里也是一動。見林云子閉眼不語,甚是惱怒。從椅子上跳下,手指林云子罵到:“你這臭道士,行不行你到說話啊,道教不是講究濟(jì)世安民嗎?如今百姓都吃不起飯,要餓死了。你還要窩在這山上?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要是長春真人活在世上,定然是立馬下山,打跑那個假道士?!?p> 林云子本來對余福的話充耳不聞,但聽到余福說道要是長春真人在世,定會下山時,心里卻是一動。
余福見自己說起長春真人時,林云子似乎有點動靜,心說好你個老頭子可鎮(zhèn)沉得住氣,繼續(xù)說到:“也好,本來能趕跑那個假道士。卻都裝大爺不挪窩,那好,就等這假道士帶著他那弘陽教殺完了小門派,在殺大門派,殺完了小道士,在殺臭道士,殺了七真派再殺全真教,到最后殺了皇上自己做皇帝?!?p> 林云子怕一會余福不知道還會扯出什么,趕忙睜眼看向唐順之,說道:“貧道,已年過半百,這找殘卷煉丹先放一邊,要是這樣真能救百姓與水火,那貧道義不容辭,可是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別耽誤了大事”。
唐順之聽了知道林云子這是答應(yīng)了,趕忙說道:“道長哪里話,國家有難,匹夫有責(zé)。我們這么做也是盡力而為,如能除去這陶中文固然是好,即便除不去,以道長的名聲修為,能在圣上身邊勸解幾句,想來也能救不少百姓與水火。”
林云子聽了覺得有理,趕忙道:“如此說來,那貧道定當(dāng)全力以赴?!碧祈樦溃骸斑€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道長能夠答允?!绷衷谱拥溃骸疤拼笕苏堉v,如能辦到,貧道義不容辭”。
“早年我遇明陽先生門下弟子王畿,所講乃是陽明先生的明陽心學(xué)。當(dāng)時聽到之后,醍醐灌頂,從此拜其為師跟隨學(xué)習(xí)明陽心學(xué),受益匪淺。
今天來找道長講道,實數(shù)好奇,可是聽道長講述道法,讓人茅塞頓開,直覺其中包含之廣,道理之深,讓人佩服。順之心想,如能跟隨道長左右,習(xí)得皮毛,定能受益匪淺。所以有欲拜道長為師,還請道長能夠成全”。
林云子道:“折煞貧道了,道家講究道法自然,師徒只是名分,先生為天下蒼生費(fèi)心盡力,被貶返鄉(xiāng),與我教宗旨濟(jì)世救人一致,比我這個老道士強(qiáng)了不知多少倍,大人不棄,愿入我門下,貧道榮幸之至?!?p> 唐順之聽林云子答應(yīng)心里高興,從座位起身,向前兩步撩衣拜倒,說道:“師傅在上,請受弟子一拜?!?p> 林云子趕忙起身相扶道:“快快請起,我們修道之人只拜天地,其他都是平等,這等俗世上的禮節(jié)以后就不用了?!?p> 唐順之起身,合掌施禮說道:“師傅說的是,今后能伴師傅左右,弟子定能受益匪淺。見這小師兄,總是能看透事情本相,讓人佩服。只是不知師傅座下還有幾個師兄弟,是否在這觀中?”
林云子聽了說道:“為師有三個徒弟,算上你是第四個??茨隳昙o(jì),只比你大師兄小,我門下以年齡為序,以后你就做二師兄吧。你大師兄最早入門,年紀(jì)最大,早年下山去了。這余福是你小師弟,入門不久,年齡最小。李元一比你年小,以后是你三師弟,現(xiàn)在多半已經(jīng)睡著了,名日再見不遲。福兒快來,拜見你二師兄”。
余福聽了起身,合掌施禮道:“見過二師兄,以后還請師兄多多指教。”
從那之后師傅林云子開始找那殘卷鉆研,后來覺得呆在道觀之中不太方便,就把道觀之事交給自己的師侄打理,帶著自己與兩位師弟來到這盤山建了兩間木屋專研煉丹。
當(dāng)時在這住的只有自己,師父林云子,小師弟余福,三師弟李元一。三師弟李元一沒多久就下山去了,隔一兩個月會來一次,每次回來都很這小師弟余福談?wù)撐涔?,都是從早說到晚。自己平時又忙著練武,學(xué)習(xí)道法,幾年之中與三師弟說的話也不過幾十句。
轉(zhuǎn)眼來到山腰的蒼翠亭,師傅平時最喜歡在此打坐,吐納,煉丹之余總是來此。這亭子建在山崖邊上,年代已久。不知何時而建,不知何人而建,只是亭子上寫著蒼翠亭三字?!渡n翠亭》
風(fēng)來松濤生,風(fēng)去松濤罷。
雖非參禪客,暫此學(xué)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