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行至一無人之處,周允道:“趙兄剛才夸小弟學問淵博實屬看走了眼。趙兄有所不知,小弟在進宮之前家中開有學堂,也幫著父親教學生些簡單的文章。這些經(jīng)書我早就讀過千百遍,說句讓人見笑的話,小弟連睡夢時都會說上幾句經(jīng)文?!?p> 趙仲青笑道:“原來兄弟之前是做先生的,不過兄弟的學問還是遠超與我等。在下還是無比佩服?!?p> 趙仲青無比喜歡與人交談,便又拉周允聊了整整一個下午。自入宮以來,除了韋妃、趙構和銅鈴以外,周允與旁人說過的話還不超十句,今日得了趙仲青引導,才算敞開了心扉。
回到家后周允躺倒床上細想今日之事:前段由于自己太過自卑和封閉,便把這些宗室子弟看成高高在上之人。與趙仲青一席話后,發(fā)覺其實他們也和自己差不了多少。即使出身不同,處在同樣位置的人還是能夠成為朋友的。尤其是皇三子趙楷,竟是一個如此隨和之人,若是能與其深交,定會對前途有大大的幫助。
入睡之時周允發(fā)現(xiàn)中午塞入懷中的那本書竟被他帶了回來。從皇宮中帶東西出來可是重罪,周允瞬間慌了神。只怪下午先遇趙楷賞識,后又與趙仲青聊得太過深入,所以竟忘了懷中之書。好在北門侍衛(wèi)都已認得周允,出門時并沒有搜查,真是萬幸。看來只能待明日再帶回宮去,就算進宮時搜查嚴格,但自己是侍讀,帶本書進去也不會有人懷疑什么。
周允想到如此也便平靜了心神,隨手去翻看那本書。
此書扉頁上寫“臣青獻于嘉祐二年二月”,周允對這嘉祐二年無比熟悉,他最崇拜之人—蘇軾蘇東坡大人便是生于這年,算起來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不過此書不似翻看的痕跡,里面的字跡還無比清晰,甚至還有墨香散出。
可這“臣青”又是何人,周允在腦中不斷搜索名字中帶“青”字的大臣,突然間想到一人——狄青。他對狄青了解不多,只知是仁宗年間的名將,而嘉佑恰是仁宗的年號,如此推測就這本《武經(jīng)總要》的作者定是狄青。
周允往后翻了幾頁,里面果然有些手繪小人狀的圖譜,另有文字說明,這看來就是趙構所言的秘籍。他對武功本沒太大興趣,但那晚見到幾個武林高手的身手算是徹底開了眼界,便認真翻讀了起來。
周允所不知的是這本書其實不是封皮上寫的《武經(jīng)總要》,那本書編撰者是文臣曾公亮與丁度,是奉圣命所編的兵書,里面并沒有什么練功之法。
這本書記錄的正是狄青畢生的武學。狄青卒于嘉祐二年二月,臨死之前將畢生所學編成書冊獻于仁宗皇帝。只可惜仁宗不懂武功,雖感其忠義但也不知該如何處置此書,只能將書藏于御書庫之中,以備不時之需。仁宗去世之后此書被藏書官誤認是《武經(jīng)總要》的部分,于是便加了書皮,接著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到了皇子們的書庫之中。直到近日被趙構偶然發(fā)現(xiàn),才算沒有被徹底的埋沒下去。
周允對武學可謂一竅不通,書上寫的穴位與經(jīng)脈讓他看的云里霧里,要是今日趙構硬拉著讓他指導書中的內(nèi)容,他也是無從下手。
書中開篇介紹的刀法,接著是拳法,周允對上述沒任何興趣,便接著往后翻。最后一篇名為“神行之法”,周允見這名字覺得定是輕功,便細細研讀起來。
雖然狄青是天下間有名的武功高手,但其大半生都待在軍中,著書之時他已時日無多,所以書上寫的都是便于修煉的功夫,可以用來強軍,像那些高深的輕功并未記錄在內(nèi)。“神行之法”講的急速行軍之術,講的是如何訓練可以讓部隊日行二百里。
周允在心中計算:舅父家距皇宮北門八里有余,目前自己連走帶跑需近半個時辰,若按一天行軍六個時辰,按神行之法一個時辰可行三十余里,半個時辰可行十六里,按此來算八里需要一刻就夠。如能練成,他早晨就可以多睡小半個時辰。周允大喜,開始照書中所寫開始練習調(diào)整呼吸,不料效果顯著,當晚就睡得比平時深沉。
第二日周允照時起床,出發(fā)之前又細看一遍書中教的法子,然后大步朝宮城趕去。路上行人不多,自沒人在意大步疾行的周允。
這次周允到達北門之后銅鈴還未出現(xiàn),看來確實較平時早了一些。周允想起懷中之書,便主動掏了出來。侍衛(wèi)早就對他熟識,只象征性搜查了一下,見他手中之書乃是大宋著名的兵書,便笑道有空讓周允給他講解一二。周允見過了這關,微笑點頭同意。
周允在門口又等了一會兒,銅鈴才邁著大步出現(xiàn)。
周允見面便問:“銅鈴姐,今日可是起的晚了?”銅鈴一臉嫌棄道:“姐姐豈是會起晚的人,是你小子早到了一會兒。說來也真是麻煩,要不是因為你,我也不用每天早上走這么遠的路?!?p> 周允聽此心生喜悅,看來這神行之法真是管用,在心中默默的謝了狄青百遍。他本想將此法也告知銅鈴,轉(zhuǎn)念一想這畢竟是偷學來的,還是低調(diào)為好。周允道:“這幾月在下確實勞煩了姐姐。他日構皇子成為國之棟梁,姐姐當記頭功?!便~鈴笑道:“今個你小子怎么嘴巴變得像抹了蜜,姐姐可不想占什么功勞,只盼皇子能平安長大就好。”
周允進書院后第一件事便是將那本“武經(jīng)總要”藏進書庫的角落,趙構昨日得了兩個蹴鞠歡喜不已,便也便忘了此書。周允本對練武沒有任何興趣,經(jīng)過早上之事后開始對那“神行之術”有了興致。每逢閑時他便取書出來念上一會兒,清趕路時再依照著練習,如是過了半月他便達到了書中的速度,至于能不能日行二百,由于沒有施展的空間還不可得知。
借著趙仲青的引薦,周允漸漸與其余侍讀熟識了起來。眾人對他的印象果然也和趙仲青一樣,覺得他將來必成大事。周允內(nèi)心竊喜,但也只能謙虛說自己記性不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研讀。
自結識眾人之后,周允苦讀的時間開始變得少了。其余侍讀都是出身富貴,腹中經(jīng)綸自沒那么多,凡是遇到不解之處便會過來請教與他。借此周允也逐漸地與其他皇子熟識了起來。
趙仲青極善交際,與所有人都很合得來,但對周允最感興趣,每天都要拉著他聊上一刻。據(jù)趙仲青所言其祖父與英宗皇帝同屬一脈,要按輩分他該喊當今圣上為兄長,當然他沒有膽子和圣上稱兄道弟,現(xiàn)在能和趙楷兄弟相稱已屬萬幸。
趙仲青自小只喜歡花鳥魚蟲,極其討厭讀書。父親知其定無出路,便花大錢送他來宮里好結識權貴,誰知道進來后發(fā)現(xiàn)身邊的都是和他一樣的草包。目前據(jù)他來看,未來諸位侍讀里成就最高的肯定是周允,所以一定要搞好關系。周允被夸入心坎,便與他親近起來。
閑暇趙仲青便會組織眾人在院里踢會蹴鞠和毽子,周允自然被拉進其中。周允打小都是在旁邊看別人玩這些東西,并沒有實際參與過。不過由于他修煉了那神行之法,腿腳漸漸變得無比靈活,踢了幾次竟成了其中的佼佼者。旁人皆是驚嘆不已,覺得其天賦異稟,真是文武雙全。
至于周允期盼結交的三皇子趙楷,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轉(zhuǎn)眼入冬,京城降雪,銀裝素裹。
周允已照書中練完神行之法,到宮城北門只需一刻就夠。好在出門之時天色仍黑,幾無行人。周允便在雪地中放肆疾行,甚是暢快。若照往年周允入冬就得穿上皮襖,不過這段時間他吃的好又練了神行術,就算身著單衣也不覺寒意。
不過有天趙構突然想起來那本“秘籍”的事,便又纏著周允講解。他只得照著書上的拳法裝模作樣地練上幾招,然后粗淺的教了趙構。趙構倒還挺適合練武,竟比他還練的有模有樣。但周允心中始終覺得這些都是傷人的東西,自己一介書生向來秉承動口不動手。趙構日后更是沒有動武的機會,練多了也是無益。草草地教完后便謊稱書丟了。還好趙構也是三分熱度,沒有追求到底。
這日天終于放晴,雪亦化了幾分。
今日教授是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自不必多說,以書畫聞名天下,深的當今皇帝喜愛,不過此時已經(jīng)離世。米友仁雖然水平差父親一些,但依然是世上頂尖。眾皇子知道父親最喜愛米家書法,學的格外認真。
不過小米先生畏寒,教上一會兒便借口回家烤火去了,留皇子和侍讀們在堂中自行練習。周允眾人督促皇子們練了一會兒,便有人嚷嚷說凍得手疼。趙仲青為人靈活,見狀便提議出屋活動片刻。眾人一拍即合,便蜂擁而出。
院子本來挺大,但眾人往里一站瞬間顯得有點小了,根本活動不開。平日里都是眾人輪流活動,有人玩有人看,今日大家凍得哆嗦,都急需活動一番。
趙構雖小,但馬上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便提議道:“不如我們分成兩幫人,一幫在這踢毽子,另一幫去場里踢蹴鞠?!北娀首育R聲同意。周允知其口中的場地,離書院不遠,但正位于皇宮的主道邊上,一直都是人來人往,若是被人瞧見上報給皇帝豈不是不妙。不過皇子們可沒有考慮這么多,爭相出了院門,侍讀們見狀只能跟著出去,剛才擁擠的院子隨即空掉。
好在天氣仍是寒冷,屋外見不得幾人,周允擔憂的心也放了下來,再說就算被人上報,處罰的也是大家,也不是他一個。眾人一路小跑到了場邊,發(fā)現(xiàn)高高的球門兩邊各站兩人,正在踢著蹴鞠,周允認得其中一人——正是三皇子趙楷。
四人見眾人趕來,便停了下來。趙楷忍不住笑道:“諸位兄臺,諸位皇弟,可也是來踢蹴鞠么?!壁w構走在前面,點了點頭。這時趙仲青走到周允身邊輕聲道:“另一位穿錦衣的便是皇長子。”
周允在皇宮混了這么久,聽得皇長子的消息并不多,今日得見感覺他與常人無異,只是多了一臉冷漠。其余皇子似是有些懼怕這位長兄,變得集體沉默。趙楷對趙桓道:“皇兄,咱們不如帶皇弟他們一起玩會,人多也更有趣些?!壁w桓面不改色,點頭道:“那就一起吧。”
趙楷便把眾人分成了兩隊,趙構、趙植、趙仲青與周允都分到了趙楷隊。
趙桓既是長子,又是嫡出,自然在眾多皇子中地位最高,縱使他表現(xiàn)的無比冷漠,分到他的隊伍之人還是紛紛上前行了大禮。趙桓只冷冷地回道:“不必多禮?!敝茉书_始時也有些畏懼趙桓,思索一會后反倒有些同情他。這位僅比自己大一歲的少年,生母早逝,出生便肩負重任,無時無刻都有無數(shù)人攀附,以致他不敢表露太多的感情和性格,必須時刻保持冷漠來與旁人拉開距離。
宋時蹴鞠屬于文雅運動,由兩隊人站在球門兩邊對踢,和毽子規(guī)則相近。但趙楷覺得這樣踢得不太過癮,他見場上立有兩個球門,便提議仿照古法,每隊一門,互相攻守。趙桓表面冷漠,內(nèi)心還處于血氣方剛的階段,便點頭同意。
和周允預想的一樣,這場蹴鞠較量分別以趙桓和趙楷為中心,兩人持球時下人們都不敢上去防守。小皇子們倒是無比積極,但無奈身子太小,被兩人輕易甩開,加上力量不夠,根本踢不進高桿上的球洞。
趙構幾人踢了一會覺得沒趣,便下場助威去了。其余人都是陪玩的角色,完全跟著那二人在瞎跑。周允跑了一會兒,連腳球都沒有碰到。趙仲青也好不到哪去,接球馬上就傳給趙楷,趁人不注意時還跑到周允身邊閑聊上幾句。
趙桓雖然看起來冷冰冰,但腳下一點都不含糊,不一會兒便進了三四個。趙楷腳下實力卻不如其腹中才華那么出彩,踢了幾腳才勉強進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