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否認,就是表示默然了。
五日后,天空還灰蒙蒙一片,連紅色的霞光都沒有出現(xiàn)在山巒上,華雄便來到了落門聚的渭水畔。
沒等一刻鐘,夏育便出現(xiàn)在視野中。
和之前一直不修邊幅不同,他這次將自身收拾的很整潔,還穿上了大賓的禮服和帶上了冠。看來,他對這次當大賓還是很鄭重的。
也意味著,他終于認可了和華雄的師徒關(guān)系。
而當他到了華家里,也引發(fā)了一陣子騷亂。
那是華立在軍中的老友。
在華立向眾人的面叫出“夏司馬”的名號后,他們都連忙行禮。繼而,便將羨慕的眼光投在華雄的身上。
他們久在行伍中,當然知道夏育這號人的威望。
更知道夏育來當冠禮的大賓,對華雄日后從軍的助力會有多大。
同樣有羨慕眼光的人,是華雄的總角之交王達。
他在定下親事的第二年,就冠禮了。那時候,他可沒有膽子、也沒有這個福分請來夏育為他當大賓。
同樣是一起接受教導的兩人,被承認為徒兒的人,卻只有一個。
王達羨慕的眼光中,還夾帶著一絲嫉妒。
無論是從體魄、騎射還是待遇,他都被鄰里的阿兄超越太多了。就連在前來觀禮的血親阿舅和表弟車兒,都對華雄更加熱情。
但是呢,他的情緒沒有人去關(guān)心。
對夏育到來而受寵若驚的華立,連忙將冠禮儀式開始。
他怕耽擱太多時間,讓夏育心生不滿。
祖祖輩輩,都沒有出過食百石俸人物的家里,能迎來大人物大駕光臨,已經(jīng)是一種福分。怎么能耽誤太多時間呢?
作為生父,華立當仁不讓的充當加冠者。
既是開心孩兒成年又是開心夏育到來的他,紅光滿面。幾乎是用顫抖的雙手,遵照禮儀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每次加冠畢,夏育也依照禮儀對受冠者說祝辭。
就是內(nèi)容有些不一樣。
以往慣例中,祝辭大意都是寓意美好的勉勵和祝愿之類。
到了夏育這里,就變成了各種訓示。什么當忠君愛國,恪守忠義本分了;什么征戰(zhàn)沙場,當奮勇殺敵揚我大漢之威啊......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取的表字,也是張嘴來了兩個字“狩元”,連表字的寓意都不解釋一番的。
然后呢,冠禮最后的流程饗食,也沒有參加。只是從腰側(cè)扯下玉玦扔給華雄后,便施施然的離去了。
不過呢,沒人膽敢對此說什么。
鄰里們和華立軍中老友的茶余飯后,都是在給別人傳達一個消息。
華立子雄,乃夏育之徒!
這個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在漢陽郡內(nèi)傳播,也為華立夫婦解決了一個憂慮。
他們想為自家孩兒物色個好人家的女兒,終于不用擔心別人嫌棄華家的世代清寒了。
嗯,華立連字都不認識。
這也是他從軍十余年,卻一直止步于屯長的緣由。
而且他們還有了更高的期盼:帶上狐貍皮去獂道外家,請龐家人出面物色兒媳。
華雄阿母出身于獂道龐家的旁支,而龐家是個讀得起書的中等人家。由他們出面周旋,說不定就有了個知書達理的兒媳。
要是華立自己去找.....
呵!
那些大戶人家連門都不讓華立進!
至于很早就沒有來往的龐家,會不會愿意幫忙出面,沒看到華立都帶上狐貍皮嗎?沒看到連夏育都來當冠禮大賓了嗎?
世代傳承在涼州的龐家,就算看不上狐皮,總不會連夏育徒兒這層身份都忽略吧!
華立夫婦覺得,龐家會再度念起血親關(guān)系的。
所以呢,在冠禮的三日后,華立便趁著在城里戍守之時,跑去上官那里請求告假。
沒有想到,漢陽太守剛好也找他呢!
嗯,如今的漢陽太守,是蓋勛。
字元固,敦煌郡廣至縣人。
祖上出過九卿之一的大司農(nóng),是典型的官宦世家。
年輕時曾被舉為孝廉,后來遷為漢陽長史。長史的這個官職,最早設于秦代。其執(zhí)掌事務不一,多為幕僚性質(zhì)的官員,然而在邊郡的長史則是不一樣。
他們的職責是主征伐與戍守,為太守掌兵,權(quán)柄很重。
蓋勛,就是從長史的官職呆了不少年,才升遷為漢陽太守的。也是華立這十幾年從軍生涯里,直接的頂頭上官。
蓋勛找華立,正是得知他兒子華雄是夏育徒兒了。
出身于西涼的蓋勛,從小就在斷斷續(xù)續(xù)的羌亂中長大。
他也很敏銳的意識到一點:隨著涼州三明相繼故去,和這些年羌人承受太重的賦稅,再度叛亂的基礎已經(jīng)誕生!而且如今朝廷為了鎮(zhèn)壓黃巾之亂,將涼州精銳將士調(diào)走了不少,這就讓羌人看到了機會!
身為太守,有守土安民之責。
為了有備無患,招募兵卒訓練、修繕兵甲戰(zhàn)具必須要提上日程。
剛好,昔日平定西羌叛亂中立了汗馬功勞的夏育,這時候忽然冒出個徒兒來,他怎么能不關(guān)注一二呢?
蓋勛今歲四旬出頭,為人剛直仁義,在西涼名聲甚佳,普遍被人所敬仰。
對于華立告假五日的請求,他一口就允了。
然后呢,便問起其子華雄之事來。
得知華雄志在沙場,不久后便來投軍,他撫摸胡須點頭而笑。
得到夏育給華雄取的字是“狩元”,他眼光就有一縷精光閃過,臉上笑容更勝。
這個表字,自幼熟讀詩書的蓋勛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狩元,前后調(diào)換就是:元狩,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年號。
相傳這個年號,是漢武帝在一次狩獵時獲得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獸,因此改的年號。但人們都知道,這里面還有另一個原因。
狩,有征伐的意思。
元狩,是指漢武帝當時,對匈奴大規(guī)模進行反擊的時間!
夏育給將漢武帝這個年號調(diào)換過來,當成徒兒的表字,其意義不言而喻:期待這個徒兒,此生能驅(qū)逐外族,保衛(wèi)漢室威嚴!
虛歲十六的少年郎,就讓夏育寄托了冀望,將是什么樣的人呢?
蓋勛心中有些好奇,等待著兩個月后,華立說其子來投軍的日期。
然而,他并沒有等到這個少年郎的到來。
因為他等到的是,五日后麾下軍候來報,說華立夫婦被賊寇殺害在獂道縣城外的渭水畔。